天天看點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石榴皮始載于《雷公炮炙論》,其曰:“凡使榴皮、葉、根,勿令犯鐵。”《名醫别錄》列為下品,謂“療下痢,止漏精。”《藥性論》曰其“治筋骨風,腰腳不遂,步行攣急疼痛。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淚下。”《本草拾遺》謂可“主蛔蟲,煎服。”故以上各醫籍記載了本藥澀腸止瀉、殺蟲的基本主治。其後《滇南本草》謂:“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同馬兜鈴煎治小兒疳蟲。并洗膀胱。”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中醫

中藥石榴皮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幹燥果皮。主産于陝西、四川、湖南。秋季果實成熟時收集果皮,曬幹。本品氣微,味苦澀。以皮厚,色紅棕者為佳。切塊,生用或炒炭用。

本品性味酸、澀,溫。歸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

注意:瀉痢初起者忌服。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石榴皮因昔漢使張骞出使西域,得将林安石國榴種而歸,其皮入藥,故名,一名安石榴。其異名有石榴殼、酸石榴皮、安石榴酸實殼、酸榴皮、西榴皮等。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石榴皮為石榴果實的果皮,石榴根皮為石榴根部的幹燥根皮,傳統上兩者均有澀腸止瀉、殺蟲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于久瀉久痢、滑脫不禁及蟲積腹痛等病證。但是,兩者在臨床上不可混淆及互為代用。雖傳統上兩藥功用相似,但臨床上以澀腸止瀉多用果皮,而殺蟲驅蛔多用根皮。其根皮具有毒性,根皮煎劑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故需注意其用量,胃炎者慎用。

現代藥理

中藥石榴皮主要含鞣質:石榴皮鞣質、2,3-O-連二沒食子酰石榴皮鞣質等。還含石榴皮堿、僞石榴皮堿、異石榴皮堿、沒食子酸、鞣花酸、異槲皮苷等。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

中藥石榴皮所含鞣質,具有收斂作用。鹽酸石榴堿對縧蟲有殺滅作用。石榴皮煎劑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石榴皮醇提物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指數。此外,還有保肝、調節免疫、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潰瘍等作用。

時間:2024
石榴皮(斂肺澀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