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豆蔻花很美麗,它的果實更是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和醫藥中,豆蔻家族中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紅蔻等,在藏醫藥中豆蔻、肉豆蔻與丁香、草果、紅花、竹黃更是被稱為“六良藥”。今來聊聊肉豆蔻。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中醫

中藥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幹燥種仁。主産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大陸廣東、廣西、雲南亦有栽培。冬、春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皮殼後,幹燥。本品氣香濃烈,味辛。以個大,體重,堅實,香氣濃者為佳。生用,或麸皮煨制去油用,用時搗碎。

中藥肉豆蔻性味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的功效。

注意:濕熱瀉痢及胃熱疼痛者忌用。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肉豆蔻因其花實皆似豆蔻無核,故名。寇宗奭曰:“肉豆蔻對草豆蔻為名,去殼隻用肉。”其異名有迦拘勒,豆蔻,肉果,玉果、頂頭肉等。

《本草乘雅半偈》

肉豆蔻。氣味辛溫,無毒。主溫中,消食,止洩,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鬼氣冷疰,嘔沫,冷氣,小兒乳霍。

【核曰】肉豆蔻,即肉果。生胡國,胡名迦拘勒。中國無有之,今嶺南人得種種莳矣。春生苗,夏抽莖,開花結實,都似草豆蔻,皮肉之顆則不同。其顆外有皺紋,内有斑缬紋,宛似槟榔,紫白相間也。修事:用糯米粉,熟湯和搜,裹包其實,糠灰火中煨熟,去粉用,勿犯鐵器。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參曰】樂音曰肉,《禮記》雲“寬裕肉好之音”也。方氏雲:璧外謂之肉,内謂之好。輔氏雲:肉好,猶言美滿,樂聲肥也。肉器曰豆。《詩》雲“于豆于登”,豆薦葅醢,登盛大羹也。物盛曰蔻。《說文》雲“從支從完”,當其完聚而蔻之也。蓋府器之薦登谷者胃,其受盛者體,轉輸者用也。設具體無用,則谷食不消,心腹脹痛,霍亂飧洩,嘔沫乳霍矣。此以寒中積冷,中惡鬼氣之所緻。肉豆蔻秉剛燖氣味,鼓發中黃,寇之使出,所謂開發上焦,宣五谷味而為養,宣五畜味而為充,充則肌肥而美滿,養則膚潤而媚好,命名“肉豆蔻”者以此。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以受為體,以輸為用,具體無用,則能受不輸,中消洞洩之類,可比量推度矣。

《本草經解要》

肉豆蔻。氣溫,味辛,無毒。主溫中,消食,止洩,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 鬼氣,冷疰 ,嘔沫冷氣,小兒乳霍。面包煨。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肉蔻氣溫,禀天春和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陽明燥金胃經、手陽明大腸經。氣味俱升,陽也。胃者中州也,辛溫溫胃,是以溫中。胃溫則食易化,故主消食。大腸寒則鹜溏 ,辛溫溫腸,是以止洩。日積月累,積冷于腸,冬日重感于寒,則大腸病脹,胃亦妨于食而胃脹,脹則腹滿而心胃痛矣。肉蔻溫腸胃,胃陽充而脹平也。霍亂,胃有濕熱也,辛溫燥胃,霍亂自止。胃者陽氣之原也,胃陽衰則陰邪乘之,而患中惡冷疰矣,肉蔻溫胃,胃陽充則陰邪消,而中惡冷疰愈也。肝寒而陰氣上升,則嘔沫而冷氣出矣,肉蔻溫肝,肝平嘔逆定也。小兒乳霍,胃寒不納也,辛溫散寒,是以亦主之也。

制方:

肉蔻同人參、補骨、吳萸、五味、砂仁,治冷洩。

同砂仁、陳皮、人參、紅曲、楂肉、藿香、麥芽,治洩消食。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同木香、棗肉,丸,治久瀉。

同川附,米糊丸,治寒洩。

不良反應

中藥肉豆蔻所含揮發油中有效成分肉豆蔻醚具有一定的毒性,動物試驗可引起肝變性;肉豆蔻醚對正常人有緻幻作用。對人的大腦有中度興奮作用。在中毒時,輕者出現幻覺,或惡心,眩暈;重者則谵語,昏迷,瞳孔散大,呼吸變慢,反射消失,甚至死亡。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現代藥理

中藥肉豆蔻主要含揮發油:去氫二異丁香酚,香桧烯,α-蒎烯,β-蒎烯,松油-4-烯醇,γ-松油烯,肉豆蔻醚等。肉豆蔻所含揮發油,少量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及胃腸蠕動,而有開胃和促進食欲,消脹止痛的功效;但大量服用則有抑制作用,且有較顯著的麻醉作用;揮發油中的萜類成分對細菌和黴菌均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醚對正常人有緻幻、抗炎作用;肉豆蔻及肉豆蔻醚能增強色胺的作用,體内外試驗均對單胺氧化酶有中度的抑制作用。肉豆蔻對MCA和DMBA誘發的小鼠子宮癌及皮膚乳頭狀瘤有抑制作用。

時間:2024
肉豆蔻(斂肺澀腸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