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紙闆床、蔬菜餐、8克金牌,這哪裡是奧運村啊,分明就是個大型露營地!""是為環保,還是圖省錢?巴黎奧組委這操作也太離譜了吧。""運動員們拼死拼活,就為了一張搖搖欲墜的床和幾片青菜葉子?"從社交媒體的熱議中,不難感受到人們對這屆巴黎奧運會的失望之情。号稱"浪漫之都"的巴黎,怎麼把奧運會辦得如此"接地氣"?面對争議,他們又将如何收場?

眼看離7月26日開幕式隻剩下十幾天的時間,巴黎奧運會籌備工作卻頻頻受挫。

奧運村條件簡陋、獎牌"偷工減料"等負面新聞接連曝出,讓這場國際體壇盛會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此,有人質疑是預算不足所緻,也有人稱贊這是"綠色環保"的創新之舉。然而,節儉辦賽不應以犧牲運動員利益為代價。這些問題背後,究竟反映出哪些深層社會沖突?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首當其沖的,就是奧運村的住宿條件問題。

本是運動員們賽後休整的"避風港",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複古風"露營地"。在高溫酷暑下,運動員們隻能依靠中國制造的蒲扇納涼,冷氣空調自然是妄想。再看看那張搖搖欲墜的紙闆床,總擔心哪位選手一不留神就睡到了地上。

環保理念值得提倡,但這也不能以運動員的睡眠品質為代價啊。要知道,對于體育精英們來說,好的休息和巅峰狀态的發揮密不可分。如此簡陋的住宿環境,怎能讓運動員們全身心投入比賽?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吃的問題也備受诟病。

奧運村食堂菜單上那滿眼的蔬菜沙拉,不禁讓人懷疑這是運動員餐廳還是家庭農場。肉類蛋白質幾乎絕迹,運動員們隻好望着滿是"兔糧"的自助餐歎氣。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要知道,合理的飲食搭配對于競技體育來說至關重要。沒有足夠的能量和營養補給,選手們上場比賽豈不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種為了省錢而犧牲食材品質的做法,無異于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開玩笑。

連代表榮譽的獎牌都不能幸免于難。

6克黃金的鍍金銀牌和銅鋅合金的"金""銀"牌,讓人不禁懷疑其含金量。雖然環保可嘉,但畢竟是運動員畢生夢想的象征,如此"寒酸"總讓人覺得少了儀式感。相比之下,北京奧運會上那沉甸甸的純金獎牌,才真正對得起選手們的心血。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種種迹象表明,巴黎奧組委似乎過于迷戀"節儉"二字。據報道,本屆賽事預算僅為91億歐元,奧組委手頭實際隻有50億,不到東京奧運會的一半。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控制開支本無可厚非。但如此極端的"摳門"行為,難道就不擔心影響參賽體驗、損害奧林匹克形象嗎?

不過,客觀來說,巴黎奧組委在其他方面也有亮點。

比如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理念,力争辦一屆"綠色奧運"。奧運村廣泛采用可回收材料,賽後還計劃改造成住宅區,這種長遠規劃值得肯定。

巴黎奧運會,一場大型露營活動,撕下了西方世界最後一片遮羞布

遺憾的是,在追求環保的同時,卻忽視了最基本的人文關懷。運動員們是奧運會的核心,隻有照顧好他們的切身利益,才能成就一屆精彩賽事。

歸根結底,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在于"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運動健兒們不辭辛勞,隻為在這個世界舞台上展現自我、為國争光。

作為主辦方,理應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參賽體驗和最崇高的榮譽感。否則,再漂亮的綠色口号也無法掩蓋内在的粗糙。

那麼最後小編想問:連最基礎的住宿、餐飲都如此寒酸,巴黎奧運會還能指望什麼?這份"樸素"背後,是創新還是無奈?在追求綠色、節儉的同時,是否忽視了對運動員基本利益的保障?奧林匹克的聖火,還能在這片土地上燃起希望和夢想嗎?對此你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