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據英國議會下院選舉的出口民調顯示,由基爾·斯塔默上司的工黨,已經赢得了議會下院過半的席位,斯塔默即将接替上任不到兩年的保守黨裡希·蘇納克,成為新的英國首相。
而英國工黨在得知這一好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對中國表明了态度,稱會積極與中國接觸,不日就會派遣高管前往中國通路,向中方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英國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
日前,在一場與媒體的見面會上,英國工黨發言人大衛·拉米對他們未來的執政方向做出了簡要的說明。
在對華關系上,拉米表示發展中英關系将會是工黨執政時的“長期戰略”,拉米宣稱他們對中國“既會有競争,也會有合作”。
甚至拉米還認為此前蘇納克政府疏于與中國接觸往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英國應該積極與中國進行全面接觸。為此,他們表示當工黨正式執政之後,就會立刻宣布派出其新任的外交大臣,和其他重要部門大臣前往中國通路商讨合作。
而在與歐盟的關系上,工黨表示仍将會帶領英國盡量置身于歐盟之外,但會重塑與歐盟的關系,和歐盟各國加強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拉米還對工黨對美國的态度也做出了闡述。表示工黨在執政後仍會與美國保持所謂的“特殊關系”,在共同戰略和利益上依舊會和美國保持統一的戰線。但在美國變得越加難以預測的背景下,其也會對美國抱有一定的防備。
分析之下就是說,工黨在執政時可能依舊會在意識形态上跟随美國,故意模糊自身的戰略立場,但也會優先維護自身的利益,重視英國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英國首相蘇納克)
這一感覺就和澳洲的執政黨很像,衆所周知澳洲的執政黨也是工黨,且還和英國工黨有着不少的相似之處。
首先,英國和澳洲的工黨都根植于20世紀初期的社會主義和勞工運動,同屬于更加中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其初衷和核心任務都是維護勞工階級以及勞動人民的利益,主張增加政府在教育、衛生服務以及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以促進社會福利和平等、提高生活品質,這也就導緻工黨執政時會在經濟上有着更高的需求。
其次,從發言上也可以明顯可以看得出來,英國的情況與澳洲類似,雖然從根本上依舊都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但是相對于此前的執政黨來說,工黨在對華态度上都有着明顯的轉變。
同類比較此前的澳洲,此前的澳洲在前總理莫裡森的上司下,就有跟随美國的步伐對華頒布了不少的強硬政策,這不僅導緻兩國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還讓兩國之間壘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澳洲那時每年都有将近200億的澳元的出口損失,直到阿爾巴尼斯上台後這一情況才有所改善。
近期,中澳兩國不僅恢複了彼此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還加強了軍事方面的溝通。
甚至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得知中方即将訪澳之時,還第一時間發表了一篇名為《與中國有效合作将使區域内所有人受益》的文章,向中方發出了願意加強合作的橄榄枝。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
是以此次英國工黨上台之後就很有可能會和澳洲政府做同樣的選擇。
因為英國工黨這次獲得政權雖然看似赢得了滿面的風光,但實則也算是繼承了一地的“爛攤子”。
自蘇納克2022年執政以來,至今不滿兩年的時間裡,就有不少輿論指出英國正面臨着許多嚴峻的問題。不僅面臨着高通脹、财政緊張、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且由于全球經濟下行導緻歐洲央行降息,以及英國“脫歐”的持續性影響,都使英國的經濟充滿了不确定性。
這種背景下,窺見英國經濟有着疲軟發展趨勢的工黨執政黨,從利益的角度出發,與中國交往就将會成為其首要的任務。而這對于中國來說,還是能夠收獲一定的好處的。
第一,從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角度來講。中英加強合作能向世界傳遞出積極信号,有助于平衡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促進全球力量的多極化發展。
第二,從弱化美西方向中國發起貿易戰争的角度來分析。英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也代表着西方聯盟内部的意見出現了分歧,這就有助于削弱美國上司下的西方對華戰略。且加強中英雙邊關系也能夠直接促進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有助于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全球化發展。
第三,從為中國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沖破美國封鎖和增加影響力的角度來看。英國作為全球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玩家,與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系也可以幫助中國産品和服務更容易進入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市場,這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利益,還可以增加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軟實力和影響力,為進一步打破美國建構的對華圍堵做準備。
(英國經濟發展趨勢疲軟)
總之,英國在新任政黨的上司下,主動尋求和中國破冰的機會,選擇在和平競争中獲得雙赢,對中英兩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工黨能執政多久,政策可以實行多久,隻靠目前的發言來判斷是不可靠的。至于中英之間的關系能否有新的突破,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證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