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绛先生曾對生活這樣诠釋:
“生命活到極緻一定是簡與靜,美到極緻一定是素與雅,稍縱即逝是天上的煙火,細水長流才是人間煙火。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樂。而是平靜。
活得通透的人,沒有特别想維持的關系,也沒有特别想要的東西。走近的人不抗拒,離開的人不強求。就連吃虧也懶得計較,時間不言不語卻能見證真情,時間悄無聲息卻能看透人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生活最好的狀态不是繁華萬丈,不是錦衣玉食,不是鮮花着錦,烈火噴油,而是簡單的生活,安靜的享受,不疾不徐,從容不迫,歲月靜好。
簡,是一種通透
幸福和物質有一定的關系,但一定不是主要關系。
有人富可敵國,而生活雞飛狗跳,一地雞毛。有人物質清貧,卻可以自得其樂,自娛自樂,知足常樂。
幸福的本質是在豐衣足食的前提之下,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态和從容不迫的态度。
陶淵明曾做江州祭酒和彭澤縣令,俸祿優厚,住在官衙,出入都有仆從伺候。但他非常厭倦這樣的生活,不喜歡官場的迎來送往,不喜歡同僚和下屬的趨炎附勢,不喜歡長官的作威作福,不喜歡官場的繁文缛節和虛情假意,最後,他挂印辭官,歸隐田園,過一種樸素簡單的生活。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簡簡單單,知足常樂,不追求物質的富足,隻要内心悠然,自然妙趣無窮,幸福美好。
少即是多,少即是福。物質極簡,生活極簡,越簡單越自由。
靜,是一種境界
歲月不驚不擾,你我不慌不忙。在匆匆而過的人生裡,不失本性,不亂方寸,不委屈自己,更不要着急忙慌,心浮氣躁,靜下心來,巋然不動,才能享受到現世安穩的惬意,歲月靜好的詩意,快樂自在的暢意。
水靜極則形象明,人靜極則智慧生。水沉靜下來,才能映照出風景的絢爛。人安靜下來,才能享受到世間的美好。
諸葛亮隐居隆中的時候,淡泊甯靜,恬淡守靜,讀詩書,交奇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參悟人間的道理和智慧。
劉備問童子,諸葛先生哪裡去了?
童子答:或駕扁舟于江湖之上,或尋僧道于山嶺之巅,或訪朋友于村落之間,或理琴棋于洞府之内,往來莫測,不知所往。
心平氣和,沉靜穩重,才能過輕松快活的日子,守住生命的福氣,從容不迫,随遇而安。
簡靜生活,極緻之美
白落梅說:“應該删繁留簡,任世事搖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綻放。就如同萬千溪澗,終究要彙入一條河流,潺潺清明,簡靜安甯。”
人生何必追求花裡胡哨的東西,何必在繁華萬丈裡自我迷戀,簡單安靜才是生活的極緻之美。
餘生,不奢求,不妄想,不執着于身外之物,不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生活能簡單,内心得安靜,手持清風待明月,眉挑煙火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