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陰縣人民醫院以資訊化建設為抓手,将資訊化的“觸角”延伸到醫院發展的各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改善醫療服務方面,資訊化建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立足患者看病就醫反映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努力打通看病就醫的“瓶頸”,讓患者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達成了患者、醫生和醫院多方共赢的局面。作為區域醫療龍頭機關,我縣自開展智慧化醫院建設以來,讓百姓在基層全面享受上級醫院醫療待遇,區域就診率逐年提升,2023年達95.2%。
資訊化賦能就醫新模式
“平陰縣戶籍人口約37萬餘人,常住人口33萬餘人,醫院的醫療業務能夠輻射到周邊區縣,覆寫約50萬人。”平陰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尹燕東告訴記者,多年來,平陰縣人民醫院始終将“改善醫療服務”列為頭等大事。為友善患者就醫,平陰縣人民醫院開通了“患者智能服務系統”,患者可以線上辦理電子就診卡,通過系統實作預約挂号、預約檢查、影像浏覽、檢視報告、醫患溝通等流程。此外,患者智能服務系統和醫保系統連結,患者就醫後可實時進行醫保報帳,為患者節省了等待和往返的時間,就診體驗更佳。
以電子病曆系統為例,系統從最初的十幾個資訊子產品增加到目前的50個,各個子產品無縫聯結,資源高度共享,醫療業務全覆寫。電子病曆系統按照醫生書寫病曆的習慣,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手段,自動擷取醫生需要的内容,幫助醫生完成重複性的文書處理工作,節省醫生的時間。完成一份傳統的手寫病曆需40—60分鐘,而完成一份電子病曆僅需6—10分鐘,醫生能把更多時間留給病人。目前,醫院的電子病曆還在不斷豐富,除了傳統文字、符号内容外,還逐漸增加了圖表、影像資料、聲頻信号等數字資訊,形成多媒體電子病曆。
據醫院護理部主任汝煥介紹,系統還有一個更人性化的設計,那就是實作了床旁入院和結算。“患者檢查後如果需要住院治療,拿着在門診上開具的入院申請,在護士站可以辦理入院,患者出院時也可以在護士站辦理結算出院。”汝煥說,床旁結算将住院患者的出院結算從固定收費視窗前移至病區服務,病人無需再到住院處,在護士站就可以辦理便捷出院結算服務,打破了傳統出院的結算方式。“患者可直接在護士站完成包括醫保報帳結算、發票列印、費用清單列印、報帳結算單列印等出院操作流程,将原本需要40分鐘完成的出院辦理結算環節縮短到了10分鐘,極大提高了運作效率,友善了患者。”實作讓“資料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切實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為患者提供直達式服務
不久前,做過腿部骨折手術的王先生要到平陰縣人民醫院複查,因行動不便又不想耽誤家人時間,王先生決定使用平陰縣人民醫院最新研發的線上預約陪診服務。他打開微信“醫心便民服務平台”小程式,進入“立即預約”服務界面,選擇門診基礎服務、填寫相關資料後發送“立即預約”申請,不到1分鐘,他就收到了預約成功的短信提醒,同時,還接到了“接單”專業陪護人員打來的電話,再次确認他的服務需求。到醫院就診時,王先生無需擔憂醫院的挂号、取報告、拿藥等繁雜流程,陪護人員全程陪同就診。“真是太友善了。”王先生感歎,看似簡單的“就醫幫”幫了他大忙,真是省心、省力、省時。
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友善快捷的就醫服務,讓患者看病更加省心、省時、省力、省錢,建構和諧醫患關系,提高病人就醫感受。2021年11月,平陰縣人民醫院成立就醫幫服務隊,于同年12月上線醫心便民就醫幫助服務平台。“院外及來院患者,通過手機掃碼就醫幫預約服務,就醫幫隊員收到提示資訊後立即通過電話與患者取得聯系,為患者提供服務。為了保證服務精準,系統設定了服務碼,服務碼會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患者的手機上,輸入服務碼開始本次服務。平台設定評價子產品,對從業人員的工作品質進行評價,背景實時監管從業人員的工作績效并進行考核。”平陰縣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醫幫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姚玉慧說,服務隊全體隊員經過專業化服務教育訓練上崗,改變了傳統式的被動服務、非專業服務、人工管理、分散式管理模式,向主動服務、專業服務、智能管理、集中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方式轉變,服務更加精準、專業、全面、主動、智能、高效,患者滿意度直線上升,醫院形象顯著提升。
如今,“就醫幫”的二維碼在醫院随處可見,患者掃描後可線上申請陪診、陪檢。“平台上有很多志願者,他們就像美團上的跑腿服務和滴滴打車一樣,隻要患者在平台上‘呼叫’了,他們就會很快來到患者身邊,輔助患者就診、檢查和結算。”尹燕東說,“就醫幫”平台為患者提供“最後一公裡”的服務,得到了患者的一緻好評,“有些患者對電子就診系統不太熟悉,尤其是縣域醫院,面對很多來自農村的老年患者,他們到了醫院之後很茫然,不知道該去哪裡,有了‘就醫幫’就不一樣了,他們能夠得到一站式、直達式的服務。”
“八大中心”提升重症救治水準
6月4日,平陰縣人民醫院心内科醫師介入團隊成功獨立完成首例雙側造影指引的CTO(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手術,标志着醫院心内科介入團隊在介入治療領域專業水準邁上新台階。平陰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是國家标準版胸痛中心,通過介入手術已成功救治多例心梗、心絞痛等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實作高品質、跨越式發展。CTO技術的成功開展,标志着醫院心血管介入治療水準再上新台階。
近年來,平陰縣人民醫院堅持人才興醫、學科興院戰略,加強學科建設和科研教學,持續鞏固孕産婦救治中心、新生兒救治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惡性良性腫瘤放化療中心等運作機制和業務拓展,助推介入、内鏡、腔鏡、康複、醫養等學科發展。高血壓達标中心、心衰達标中心、縣級癌症中心、呼吸科PCCM 中心、兒保中心建設有序推進,慢病管理中心成立并有效運作,惡性良性腫瘤MDT(多學科聯合診療)專家組組織實施惡性良性腫瘤M DT400餘例。“‘八大中心’的穩步建設,為平陰縣人民醫院‘打造黃金一小時生命救治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成為實作該目标的關鍵所在。”尹燕東說,“患者到中心就診,均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務,不用東奔西跑。這八大中心都已經輻射到了基層和社群,整個服務網絡的建設也是以資訊化為支撐的,我們與基層衛生院和社群簽署協定,開通綠色通道,盡最大努力縮短患者等候和排隊的時間,為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救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