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宣布:
“特斯拉今年将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約100億美元。”
特斯拉已經發展為一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公司。
時間撥回到2008年,美國著名訪談節目《60分鐘》的主持人萊斯利·斯塔爾問馬斯克:“你認為特斯拉未來會成為下一個通用汽車嗎?”
當時,特斯拉隻是北加州一家隻有500名員工的創業公司,行業剛剛開始讨論美國汽車的未來在底特律還是矽谷。馬斯克僅推出了Roadster一款電動超跑,公司花銷就已經達到預算的兩倍,他甚至自掏腰包5500萬美元才讓公司得以保持運轉。
馬斯克給萊斯利的回答是:
“不如這麼說吧,特斯拉的目标是加速電動車時代的到來。”
10年後的2018年,當萊斯利再次采訪馬斯克時,特斯拉已經有5萬名員工,前一周剛剛從Model3的“産能地獄”裡爬出來,馬斯克的目标依然沒有變:
“特斯拉的目标是加速電動車時代的到來,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是以人類未來發展為願景。自2003年成立至今,特斯拉從一家矽谷初創企業成長為業務遍布全球的引領型企業,業務覆寫電動車、可持續能源、人工智能等關鍵探索領域。
在發展過程中,特斯拉不僅曾将馬斯克托至全球首富的位置,更在商業、科技、制造等領域實作創新變革。
20年來,更多的車企選擇電動車賽道,共同推動了交通電氣化的發展。綜合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的資料,2023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增幅超29%,達到1370萬輛,滲透率達17%,其中純電動車銷量達950萬輛。全球每售出5輛純電動車就有1輛是特斯拉。
Roadster、“ S3XY”系列、Semi、Cybertruck(賽博越野旅行車)……在這些産品中,特斯拉傾注了颠覆性的設計理念、創新性的技術及制造技術與流程,并以這些産品證明了電動車不僅環保,且具備性能、效率及成本優勢。
特斯拉的産品力根植于制造能力,馬斯克将超級工廠視作與電動車同等重要的産品。
在弗裡蒙特工廠、上海超級工廠、得州超級工廠和柏林超級工廠這四家整車工廠,特斯拉跳出上百年來造車的固有經驗,重新定義了車的設計、架構、核心部件、軟硬體與制造,繼福特、豐田後再一次深度改變了汽車工業。
在構成特斯拉願景的拼圖中,電動車隻是其中一塊,其他還包括能源發電與存儲業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等。
近年來,特斯拉建成了遍布全球的充電網絡,在太陽能光伏闆及家用、商用儲能裝置領域皆有重大進展。
内華達超級工廠、紐約超級工廠、加藤工廠和拉斯羅普儲能超級工廠是特斯拉車載電池、家用儲能系統Powerwall和超大型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的主要開發和生産基地,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也在2024年開工。
除此之外,馬斯克多次強調特斯拉也是一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公司,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領域做了大量前瞻性投入——2024年3月18日,特斯拉開始在北美全面推送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 V12.3版本;4月初,FSD完全自動駕駛全球累計裡程數已經超過10億英裡。
特斯拉還在加州、上海等多地布局工程總部和研發中心,使其能夠在整車、能源和人工智能領域長期保持優勢。
特斯拉為全球提供的技術與産品源于“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這一使命。
馬斯克在特斯拉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公司的重要目标:
“為了讓人類擁有可持續的未來,必須做到交通電氣化。”
之後,他一步步清晰描繪出特斯拉宏圖願景的三個重要篇章,這三個篇章組成了指引特斯拉不斷追求更高目标的特斯拉 “秘密宏圖”。
特斯拉也曾多次陷入至暗時刻。紅杉資本的經營者邁克爾·莫裡茨曾在2006年特斯拉尋求新一輪融資時明确拒絕馬斯克,而多年後他承認:“我沒有欣賞到埃隆那股雄心的力量。”
汽車行業咨詢機構The Car Lab的創始人埃裡克·諾貝爾曾公開稱:“電動車在很多方面行不通,對電動車的信仰會到頭。”
華爾街也曾将特斯拉列為“最不可能成功的公司”。
在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機中,特斯拉的資金鍊險些斷裂,然而僅僅18個月後的2010年6月,特斯拉成為自1956年福特公司之後第一家上市的美國汽車公司。
2017―2018年,特斯拉陷入Model 3“産能地獄”,為實作每周生産5000輛車的目标,馬斯克在内華達超級工廠度過了2017年的感恩節,在弗裡蒙特工廠度過了47歲的生日,他睡在工廠的屋頂上、會議桌下,直到承諾最後期限的那天淩晨,當周第5000輛Model 3順利下線。
“仿佛一邊凝視深淵,一邊吞咽碎玻璃。”馬斯克這樣回憶那段日子。
特斯拉人一直被馬斯克的一句話所激勵:
“如果你忍不住要放棄,想想那個最初驅動你踏上旅程的原因。”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 如今特斯拉憑借在電動車、可持續能源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地位,在全球汽車公司中市值排名第一。
2013年,特斯拉在北京僑福芳草地開設了第一家體驗店,由此開啟了與中國市場、中國制造共同成長的新階段。在電動車發展的“草莽時期”,特斯拉被稱為鲇魚,與中國新能源行業、汽車行業共生共赢。
2019年,特斯拉建成上海超級工廠,實作“當年開工、當年投産、當年傳遞”。
2021年,建成上海研發創新中心和資料中心。
特斯拉中國研發對于特斯拉全球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在特斯拉車上,越來越多全球使用者欣賞的研發設計都來自上海研發創新中心。
外界有諸多好奇,是什麼引領着特斯拉不斷創造價值?
答案是,特斯拉獨特的價值觀和工作方法。在特斯拉,最重要的價值觀是第一性原理,這是特斯拉能夠做出諸多颠覆性創新的本質原因。
馬斯克提出的五步工作法也貫穿了特斯拉從産品研發、生産制造到銷售傳遞的每一個環節,長期指導着特斯拉人的工作實踐。
《特斯拉的秘密宏圖》這本書展現了馬斯克所規劃的人類可持續發展圖景與路徑, 以及擁抱創新、實作創新的完整路徑。
從中可以看到特斯拉産品背後的設計理念與創新研發故事,以及這家公司實踐“秘密宏圖”、加速向可持續能源轉變的每一步。
同時,我們也将全面了解特斯拉的經營智慧,如特斯拉直營模式、專利開放戰略的由來,以及特斯拉的價值觀與工作方式。
閱讀這本書,了解可持續能源經濟脈絡的同時,也為我們的創業、工作和人生之路注入嶄新、高效的方法論,更好地了解和應對技術飛速變化下的諸多重要議題。
首次完整記錄馬斯克“秘密宏圖”戰略
揭秘特斯拉20年穿越周期
持續增長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