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電商平台上售賣的
“藏手機神器”引發關注
所謂的“藏手機神器”
就是在僞造的充電寶
水杯、鏡子内設定暗格
将手機隐藏其中
幫助學生逃避校方檢查
充電寶、水杯、鏡子
變“藏手機神器”
線上上售賣平台檢索發現
确實有一些商家會銷售
用于藏手機的充電寶、水杯、鏡子等
其中一位商家表示
所售充電寶隻有充電寶的外形
并沒有充電的功能
購買者多為中學、大學的學生
一家銷售“藏東西帶暗格”水杯的
網店宣傳頁顯示
此類水杯價格在30元~50元
價格貴的除了可以藏東西
還具有一定的“防金屬探測器”功能
網店頁面顯示
近期商家已銷售了上千個
用于“藏手機”的水杯
另一家網店
還銷售一種可以藏手機的鏡子
商家宣稱使用這款鏡子藏手機
可以“100%安全入校”
教師:
确實有發現學生在宿舍使用
北京一所高中的教師表示
此前學校确實有發現
學生在宿舍使用此類“藏手機神器”
“那名學生使用的
就是一種僞裝的充電寶
但這種充電寶看上去就很奇怪
拿在手裡能感覺到
内部有東西在晃動
開始宿舍管理人員以為
充電寶品質差
擔心有消防隐患要沒收
後來發現裡面的物件重量不對
詢問後
學生承認充電寶裡藏了一台手機”
律師:商家營銷行為
與學生管理秩序相違背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骁表示
部分商家為吸引學生群體購買
公然以“藏手機神器”
“規避檢查”等字樣和圖檔進行營銷
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
廣告法規定
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
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
商家的營銷方式與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
維護社會良好風尚和社會公共秩序
特别是學生管理秩序相違背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
任何機關或者個人
也有權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
平台作為電商購物服務的提供者
雖未直接參與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
但是其對商家具有一定的監管職責
對商家的營銷行為要進行必要管束
網友熱議
對此,有網友認為
這是一種不良誘導
這些助力作假的工具
應該以假冒商品論處!
有網友提出疑問
現在什麼都能随意生産了嗎?
還有網友喊話購買者
躲避了老師的檢查
實際上也逃避了自己的未來
今天騙了老師
實際上也騙了父母和自己
知多D:
廣州拟出新規
中國小可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學校
6月15日
廣州市人大官網挂出
《廣州市中國小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
(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
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
條例拟于今年7月下旬
進行第三次審議并傳遞表決
其中
明确學校可以禁止
學生帶手機進入學校
▼
無論是保護視力,還是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中國小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機的問題,一直以來困擾着不少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條例》專門對“預防手機等智能終端産品進校園”提出要求。
根據《條例》,中國小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嚴格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産品,對于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産品的孩子應當規範使用的場所、時段、時長、頻率、内容、功能、權限等事項,并配合學校禁止或者限制學生在校園内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産品;
學校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終端産品進入學校或者在校園内使用;
對經允許帶入的,應當統一管理,除教學需要外嚴禁帶入課堂。
對于“藏手機神器”
你怎麼看?
評論區聊聊
來源:央廣網、法治北京、中國廣州釋出
編輯:張帆
責編:李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