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

2024年7月6日

甲辰年 辛未月 辛未日 六月初一

節氣由來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幹支曆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群芳譜》:“暑氣至此尚未極也。”

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中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小暑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于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于成長。

在過去中國南方地區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在北方地區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且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征着福氣滿滿。

傳統習俗

民間小暑有“食新”、“吃餃子”、“吃炒面”等習俗。此外,在農曆的六月初六這天,民間有曬書畫、衣物的習俗。據說此日晾曬後,可以避免被蟲蛀,是以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

“食新”習俗

在過去,中國南方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制成各種面餅、面條,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願,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曬伏-去潮去濕

農曆六月六,小暑前後此時氣溫高,日照長,家家戶戶都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櫃子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小暑吃藕

在鹹豐年間,藕就被欽定為禦膳貢品了。

藕生食有清熱生津、潤肺、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熟食則有健脾益胃、消食、止瀉的功效。

想要健康,吃藕可是夏日首選!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餃子長期以來都是北方廣大地區老百姓最愛的吃食。俗語:“好吃不過餃子“。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起居養生

小暑時節炎熱,人體消耗大,所謂“無病三分虛”,會有精神疲憊、口苦苔膩、胸腹脹悶等征象,是以此時強調解熱防暑,補充體力。

1.西瓜

小暑時節正值夏季高溫,而西瓜正是人們解暑的最佳選擇之一。西瓜富含水分,味道清涼甘甜,能夠有效地消暑解渴。此外,西瓜還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對皮膚的保養和改善具有積極作用。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2.綠豆湯

綠豆湯是中國傳統夏季解暑飲品之一。綠豆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綠豆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可以幫助清除體内的濕熱,舒緩發炎症狀,還可以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3.涼拌黃瓜

黃瓜是夏季常見的涼菜之一,其味道清爽、口感脆嫩。黃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纖維素,可以幫助清除體内濕氣,解除口幹舌燥的不适感。同時,黃瓜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保持皮膚健康,促進新陳代謝。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4.薏仁粥

薏仁粥是一道傳統的夏季養生粥品,具有清熱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薏仁富含澱粉、蛋白質、纖維素以及鉀、鎂等礦物質,有助于改善水腫症狀,調節體内水鹽平衡。薏仁粥可以幫助清除體内濕氣,還可以提供營養,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5.苦瓜

苦瓜是夏季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蔬菜品種,不僅含有苦瓜苷這種元素,還含有豐富的維C和微量元素,小暑時節适當吃苦瓜,可以清熱敗火,促進食欲。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小暑

免責聲明:本宣傳資料作為要約邀請。所有意向圖檔,僅作示意參考。部分圖檔及文字資訊均來自網絡,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圖檔等内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侵犯到您的權益,或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産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