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盛夏清晨,在岫岩石廟子鎮大溝村的山溝間,時能聽見高亢的雞鳴聲伴着日出響徹青山,那是養殖戶蘇仲偉家的溜達雞在啼鳴報曉。
多年來,蘇仲偉聞雞起早,聽慣了雞鳴犬吠,在樂享鄉村生活的悠然中,把自家的生态養殖事業搞得風生水起、遠近小有名氣。“當初選址在這發展養殖事業,就是看中了這的環境,植被茂盛、青山環抱、山泉水清澈甘甜,能夠養殖出好品質的蛋雞。”蘇仲偉說。
蘇仲偉在山溝裡發展養雞已經10多年了,當年他看好了這片山溝裡的自然環境,就流轉山地,建起了雞舍大棚,發展起養殖事業。蘇仲偉在養殖技術上打破工廠化的正常模式,追求回歸農家的原生态養殖方式,他用栅欄在山溝間圍擋出了一大塊面積,将蛋雞散放在群山之間,任由雞上山下溝、捉蟲嬉戲,雞所飲用的水也是山間自然流淌的山泉水,這樣的養殖方式使這些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溜達雞”,産出的雞蛋也自然是真真正正的“溜達蛋”。
近年來,蘇仲偉琢磨着如何推動種養殖産業循環發展,為此,他到外地考察,也翻閱了相關的學習資料,決定在自家的山前山後種植玉米、蔬菜、刺嫩芽等山野菜農作物,用雞糞作為營養肥料提升作物的種植效果,同時同産出的作物摻在飼料中作為養雞、養鵝的口糧,形成種植養殖的良性循環互補,以此增強産品品質。
為了拓寬産品種類,蘇仲偉在養殖傳統品種以外還引進了很多烏雞。如今,蘇仲偉家銷售的烏雞蛋、溜達蛋雖然比市場平均價格略高,但卻因其口感、品質、營養含量等優越性赢得了很多線上線下的“回頭客”。“現在蛋品最遠通過網絡銷售到廣州、深圳等地,很多吃好的顧客都再次回購,也讓我收獲了滿意的收益。”蘇仲偉說。
不久前,石廟子鎮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保障河道水資源生态平衡,下大力度拆除多座沿河道直排廁所,使廣大群衆拍手稱贊,為全鎮的各項産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水資源、空氣、土壤是發展農業産業的生命之源,現在在鎮村的帶動下,大家都知道環境和我們的增收緻富、生活幸福息息相關,現在大家都愛護環境,我們對自家的産業發展更有信心了。”蘇仲偉說。
全媒體記者 趙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