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現在網絡上最流行的話就是city不city,這句雜糅式中英文展現的不再是崇媚洋外,而是外國人對于中國的喜愛。
在中國144小時免簽政策下,迎來了一大波又一大波外國遊客,由于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抹黑,在這些外國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是以他們見到了真正的中國以後,心中得到的震撼更加強烈。
外國遊客們很是興奮得在每一個中國景點打卡,喊起了最近最流行的口号“ city不city”,這句口号火爆到中國外交部都出來回應了。
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對于city不city這句口号感到很欣慰,畢竟這幾個詞展現出了中國真正的魅力,這些選擇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對我們而言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現象的火爆展現的真正本質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間而讓城市治理能力提升,這些都是中國一切向好發展的一方面展現。
來看一下外國遊客瘋狂紮堆打卡的模樣,他們的表現讓中國人心中由衷得感到開心。
例如外國遊客在故宮博物館門口的打卡,他們模仿的是中國大媽開花一般的拍照模式,接受喜愛才會去模仿,這便是外國遊客對中國人改觀的直接展現。
又或者是外國旅遊部落客的誇贊,他們到了每一個我們眼中常見的公共場所,都豎起了大拇指。
外國遊客眼中的驚歎跟贊歎沒有摻雜一絲水分,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高科技展現出來的水準,折服了他們。
即便是到了全世界都知道的紫禁城,外國遊客依舊是井底的青蛙第一次看世界的驚歎樣子,他們用熟練的中國打卡拍照的景點,讓我們瞬間感受到了中國的強大。
以前全世界都在學英文,因為美元是主宰,現在中國強大起來了,其影響力直接提升,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中國的教育,外國人的國語說得比中國人還要标準,字正腔圓的樣子展現出了中國魅力。
對于外國遊客,中國展現出了大家風範,幾乎到處都有英文辨別,一些外國遊客非常喜歡打卡的景點還推出了相對的語種服務,讓外國遊客來了以後,能夠及時得到幫助。
想要推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莫過于讓其他國家的人接受并喜愛,然後主動當代言人。
現如今,中國的各個景點幾乎長滿了外國遊客,他們臉上的笑臉是該景點管理水準最好的回報。
Hutchinsons好輕松一家就是其中之一選擇全家來中國旅遊的遊客,他們來到了中國以後,一開始非常忐忑,擔心簽證是否會出現問題,到時候直接被遣返,付出的經濟以及時間成本都會打水漂。
但事實證明,中國的144小時免簽證是真實的,這個英國一家五口遊客下了飛機以後,踩到了中國的土地,他們的心才放了下來。
除了剛開始打計程車語言不通以外,英國一家五口很順利并安全地到達了住的酒店,他們住的地方以及用餐的地方都找到了會說英文的服務員,而且他們也遇到了同樣是來自歐美國家的遊客。
這下子,這一家五口人來中國跟回家有什麼差別呢?
果然,舒适的體驗讓男主人很是高興,拉着自己的女兒到處拍照打卡,順便拍了一通視訊對中國大誇特誇,他還把自己的旅遊體驗視訊傳到了網站上,吸引了一大批的觀衆。
中美組合家庭,在面對中國的時候,同樣是充滿了驚歎。部落客田納西Jay和Ari 順利接到了從美國來的老丈人夫妻,這對夫妻一下飛機,立刻開啟了旅遊模式,到處去看上海不一樣的建築風格,中西合并又或者是歐式點綴,這對老人看的目瞪口呆。
等到晚上吃海底撈火鍋的時候,美國夫妻體驗了一把筷子撈火鍋,又體驗了一把海底撈熱情的生日服務,這對于愛熱鬧愛開party的歐美人來說,來到中國旅遊,跟回到他們的舒适圈差不多。
除了金發碧眼的歐美人,南韓人同樣願意選擇來中國旅遊,雖然在他們口中聽不到一句對中國的誇贊,但這些人的選擇足以說明他們口是心非。
現在的張家界早已成了南韓遊客的天下,他們甚至說不帶父母,來張家界旅遊就是不孝順,雖然這是一句道德綁架,但南韓人願意信,而且願意付諸行動,也是讓世界目瞪口呆。
現如今張家界到處都是南韓文字智語,跟中文以及英文擺在一塊非常顯眼。
對于中國人而言,一些冷門的好景點有了大量的外國遊客以後,好處就是服務水準直線提升,友善遊客們節省時間,提高旅遊體驗的纜車,電梯都裝了。
不得不說,中國就是熱情好客,前腳有哈爾濱招待“且”,後腳有各大旅遊景點照顧外國遊客。
旅行的路上,遇到這些外國遊客也是一種新的體驗,因為他們的打招呼方式不再是“你好”,而是入鄉随俗成了“你吃飯了嗎”“來點嗎”。
這些外國遊客來中國一趟,中文水準直線提升。例如這位法國小哥“tincho好”他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都會用自己三腳貓的中文功夫跟其他人交流。
法國小哥遇到了年輕人,好歹能聊上兩句,要是遇到了老人,對方聽不懂又看到如此熱情的年輕人,就隻能投喂對方吃的東西。
這種待遇在國外街頭絕對不可能,因為隻有流浪漢才能得到路人的同情。
看得出來,以上這些一到各大景點就開始玩的遊客們都是富有的,他們買單快速,選坐最舒适的交通工具。不像這位英國的部落客窮遊了一把中國,面相都變了。
酒仙夫婦Jack和Paige 準備去新疆,他們沒有買機票,也沒有買卧鋪,而是頭鐵的買了站票,需要站32小時跨越3000多公裡才能到達烏魯木齊,這聽起來就是一個挑戰。
一開始這對夫婦很是興奮,臉上充滿了期待,但坐了23個鐘以後,他們臉上終于出現了後悔的表情。
這由得讓人想起有幾個南韓遊客,來北京遊玩,說要打車去西藏的囧事。中國泱泱大國即便交通工具速度飛快,也不是能被小國遊客看扁的!
看到外國遊客們玩得開心又滿足,身為中國人我們很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