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資料法治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大陸“十四五”規劃戰略目标的重要任務。司法資料是法院工作進一步數字化、智能化的要素基礎,也是司法更加公正、更加高效、更加廉潔的要素保障。
7月5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舉辦“資料法治與訴源治理智慧協同”高端研讨會,暨中國政法大學資料法治實驗室西城法院基地啟動儀式。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資料法治研究院院長時建中,北京市進階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豔紅,北京市西城區委副書記、辦公室主任、政法委書記缪劍虹,北京市二中院、三中院、金融法院、知産法院、西城法院的有關上司出席啟動儀式。
深度融合 互商共進
西城法院地處首都核心區,人口密度大、糾紛類型多。西城法院一直緻力于将資料法治融入訴源治理當中,“全周期”訴源治理工作法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作為北京市法院唯一入選機關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為人民群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糾紛化解服務。中國政法大學資料法治實驗室是教育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也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法學實驗室,始終立足數字時代學術前沿,服務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國家戰略。此次在西城法院設立資料法治實驗室基地,是深化人民法院與高等院校交流合作、促進法學研究與司法實踐相結合的重要舉措,對不斷深化司法資料賦能法院建設、助力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胡明、時建中、李豔紅、缪劍虹、李經緯共同見證“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中國政法大學資料法治實驗室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基地”啟動。與會上司對基地啟動表示熱烈祝賀。
胡明同志表示,中國政法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法大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進資料法治研究,本次資料法治實驗室西城法院基地的啟動,順應了數字化、資訊化、網絡化發展趨勢,希望以此為契機,不斷探索創新大資料應用方式,充分發揮大資料在優化審判管理服務、提升審判質效、增強訴源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推進科研創新與司法深度融合,為高品質司法服務、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新的貢獻。
李豔紅同志表示,北京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精神,緊跟時代發展,大力推進數字法院建設,本次基地啟動是北京基層法院司法資料研究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動司法數字化改革、滿足新時期司法服務需求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希望雙方依托基地共建機制,進一步深化資源融合,加強人才培養、學習實踐等交流合作,推動司法實踐工作與法學理論研究同頻共振、協同發展。
缪劍虹同志表示,西城區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一項重要戰略安排,以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架構體系為指引,積極運用科技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加快推動數字變革與創新。希望西城法院以基地啟動為契機,不斷強化法學理論研究與司法審判實踐的深度融合,積極運用司法大資料賦能法院建設、助力社會治理,不斷提升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準,為服務保障區域社會治理和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啟動儀式由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經緯主持。
共話資料法治 共研訴源治理
啟動儀式後,召開了“資料法治與訴源治理智慧協同”研讨會。中國政法大學王立梅教授、美團公司副總裁林航、西城法院立案庭庭長秦學偉分别圍繞精細化訴源治理模式、發揮平台優勢主動融入訴源治理大格局、“全周期”訴源治理打造首善之區和美“楓”景進行了主題發言。
來自河北省委政法委、北京市二中院、三中院、金融法院、知産法院、西城法院、中國司法大資料研究院等實務部門專家,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财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教授,以及抖音、騰訊、阿裡巴巴、京東、美團等多家平台企業代表,圍繞“資料賦能訴源治理”“平台經濟訴源治理的法理與展望”“平台經濟領域争議類型及司法實踐”三個主題展開研讨。
活動中,與會上司參觀了西城法院訴訟服務大廳、訴源治理工作站和西城區什刹海街道綜治中心,實地調研資料賦能訴源治理的基層實踐。
未來,西城法院将以資料法治實驗室基地為契機,積極探索從傳統司法到數字司法的進階通道,以求真務實的态度推動院校合作,協同開展資料法治和訴源治理研究,努力推進法院實踐與法學理論研究深度融合,凝聚起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供稿:西城法院
攝影:王雅娜 馮帥
編輯:馮帥 劉予涵 肖飛
稽核:張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