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機智貓

2024-07-05 17:19釋出于重慶科技領域創作者

很多人買手機的時候可能會面臨一個抉擇:

預算都差不多,究竟應該是選擇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選擇大容量很多時候是為了滿足日常使用手機友善的需要,一步到位選擇512GB甚至是1TB這樣的版本,少了很多存儲空間不足的顧慮。而選擇強性能,除了本身可能對手機性能有一定的需求之外,還有一層考慮就是手機可以多用兩年,足夠強勁的性能可以提供足夠的性能備援。

這其實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百元機不存在選擇題

如果你的購機對象瞄準的是百元機市場,大多數時候并不存在上述我們提到的這種選擇困難。因為目前各家主流手機市場提供的百元入門機型,基本都沒有大容量的版本可供選擇。比如Redmi在售的千元以下的三款主流産品:Redmi10A、Redmi12C和Redmi13C,隻有Redmi13C提供了最高8+256GB的版本,其餘的都是最高128GB甚至64GB。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都号召大家,如果你的預算在千元範圍之内,其實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各家的百元機新品。而是應該重點關注一些在售,同時價格已經回落到千元以下的老款機型。尤其是如果你的預算是700、800元左右,我真心建議可以适當将購機預算提升到千元左右。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盡管可能貴了一百多兩百元,但目前千元價位的機型無論是配置、性能、容量、做工和品質都比傳統意義上的百元機強出太多。尤其是目前千元左右的價格,能夠買到很多諸如天玑8000、骁龍782G處理器的老款機型,配置上也多了高功率快充、雙揚聲器、VC散熱等周邊配置,而且千元上下能夠很容易選到256GB的大容量版本。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即便你對于手機的性能和容量沒有太高的要求,隻是希望手機能夠多用幾年。将預算提升到千元左右,你也能夠找到iQOO Z9x這樣的擁有6000mAh大電池以及IP64級防水這樣“進階配置”的機型。

千元機建議優先照顧性能

千元機其實就是目前手機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往下,配置性能相對就比較捉急,選擇面也比較窄。但到了1000-2000元這個價位段,你會發現豁然開朗。各家都有大量的中端産品覆寫,各自都有不同的配置側重點。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在這個價位段,其實就面臨“大容量”還是“強性能”的選擇的問題。就比如在1500元左右的價位段,目前銷量不錯的機型有iQOO Z8和榮耀X50 GT這兩款千元機型。前者搭載的是相對較老的天玑8200處理器,後者則是采用了第一代的骁龍8+。

但問題是,價格都是1500元左右,你可以買到512GB版本的iQOO Z8,榮耀X50 GT隻能選擇256GB版本。512GB版本的價格已經到了1900左右。

這種情況下,我其實更建議大家選擇榮耀X50 GT的256GB版本。

根據我們的了解,千元機市場目前最大的閱聽人群體還是中老年和學生市場。中老年群體很多人對于手機容量沒有特别高的要求,256GB多數情況下都基本夠用。而學生群體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遊戲的需求,對于手機的性能要求更高。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在預算本身就吃緊的情況下,提供充沛的性能保證其實是更适合這兩類人群的選擇。以前面提到的iQOO Z8和榮耀X50 GT兩款産品舉例,後者實際上定位是兩千元市場的産品,搭載的骁龍8+平台更是曾經的旗艦級平台。綜合性能比iQOO Z8強出了20-30%左右。

千元機使用者本身換機頻率不高,選擇更強的性能,可以更加有效保證其産品使用周期内手機的流暢性和性能需求。除非你平時使用習慣,真的對于手機的存儲空間有比較高的需求,否則千元機我的建議是盡可能買一些性能更強,而非純粹追求大容量的産品。

2000檔要分情況權衡

到了2000元左右的價位段,情況又有了一些不同。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衆所周知,兩千元價位段是目前國産手機最内卷,競争最激烈的價位段,各家在這個價位都有豐富的産品線可供選擇。即便是諸如骁龍8 Gen3這樣的頂級的旗艦平台,在2500元左右的價位段也有中端旗艦産品分布。

還是要分析2000-3000元這個檔位主力使用者的需求。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使用者,大多數都是對手機産品有足夠的了解的群體。相信你們更多時候更看重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講究極緻的成本效益。同時這個市場的一部分使用者對于手機的性能要求往往更高,相當大一部分的人還是重度手機、發燒級手遊使用者。

但對于這個市場的使用者來說,即便是同樣平台的機型在性能表現上也因為散熱、調校方案的不同,有比較大的差異。就比如這兩天我們在測試手機戶外的散熱、性能表現的時候就發現,某兩款骁龍8S Gen3的機型在實際的性能表現上反而不如骁龍7+ Gen3的機型。

是以在面臨大容量還是高配置的選擇問題時,2000-3000元檔位的中端使用者就要綜合衡量。如果你想要的就是極緻的性能,可能除了本身的性能配置之外,還需要重點關注廠商的調校政策和遊戲優化,散熱配置等方面,這部分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比晶片本身的賬面性能還要重要許多。

而如果你本身沒有那麼極緻的性能需求,如果面臨同樣的選擇題,我的建議是可以關注下這個市場的大容量版本機型。在目前的2000元價位段,你可以輕松買到512GB甚至是1TB版本的大容量機型,大容量的好處其實就是能夠讓你免去清理手機存儲空間的煩惱,用起來更加順暢和便利。尤其是今年,1TB版本的存儲晶片價格大漲,或許現在買大容量版本才是一個更劃算的選擇。

當然,必須最後說明的是。我們提到的“大容量”“強性能”二選一,可能是一個相對極端的命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出發,來進行綜合衡量。我們提供的也并非一個标準答案,而是一個相對可以參考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暑期檔有這方面需求的粉絲朋友們。

檢視原圖 366K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 預算都差不多,買手機該選“大容量”還是“強性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