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展,一場延續千年的對話
作者/孫樹恒
一
凝視一幅幅字,它們靜靜的, 訴說着千年的故事。
凝視一幅幅畫, 夢境般絢爛, 展示着生命的色彩。
我的心在震撼, 面對這樣的藝術展覽大廳, 我仿佛穿越了時空, 與古人對話, 與未來相擁。
我輕聲細語, 生怕驚擾了這份甯靜, 這份沉澱了千年的美。
我們的書畫家, 是什麼讓優秀傳統文化千年傳承? 是你們的匠心獨運, 是你們的執着追求, 讓一個個字千年不倒, 讓一幅幅畫卷千年不腐。
靈魂永駐。
聽着參觀者贊歎的回音, 我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 它撥動了我的心弦, 為我敞開了那扇藝術的視窗, 讓我窺視到藝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在一幅幅書畫前與大家合影留念, 那不僅是對美的追求, 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對生活的熱愛。
豐盈在于心, 生活的美好緣于簡單快樂, 離塵嚣遠一點, 離自然就近一點,在藝術的世界中, 尋找那份甯靜與純粹。
二
在展廳的幽深裡,那些作品,如同關閉或打開的門戶,引領我走進一個個不同的世界。有時,是甯靜的山水,讓人心曠神怡;有時,是激昂的文字,讓人熱血沸騰。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位書畫大家的心血結晶。
如今,這些曾經的書畫大家已經成為知名的書畫家,他們的名字在藝術的天空中熠熠生輝。然而,他們的成就并沒有阻擋人們親近的腳步。相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尋他們的足迹,學習他們的技藝,傳承他們的精神。
在展廳裡,到處可以看見傳經送寶的場景。那些年輕的藝術家們,如同海綿一樣吸收着前人的智慧和經驗。他們或虛心請教,或熱烈讨論,每一次交流都讓他們受益匪淺。而那些書畫大家們,也樂于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後人,他們希望這些寶貴的财富能夠得以傳承和發揚。
在這個藝術的殿堂裡,我們不僅僅是在欣賞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是在感受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那些書畫大家們用他們的藝術生命為我們點亮了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藝術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和孤獨。
三
當我沉醉在那“祖國萬歲”的字幅下, 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 從淺薄的泥淖中掙脫而出, 重新站在這堅實的場景中。
一股熱流湧過我的身軀, 如同祖國的江河翻湧, 湧向我的心頭, 湧向我的靈魂深處。
我站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眼前是筆舞龍蛇的壯麗景象, 一筆一劃,皆是山河的輪廓, 皆是書畫家們心中的熱愛與執着。
我感受着這份洶湧澎湃的情感, 不知所措,卻又心生敬畏, 這是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是對這片土地無盡的熱愛。
我凝視着那四個大字, “祖國萬歲”,每一個字都充滿力量, 我與它們交換了體溫、睡眠和夢境, 仿佛融入了它們的靈魂之中。
一聲“萬歲”,我淚眼婆娑, 這是激動的淚水,也是幸福的淚水, 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自豪, 為身為中華兒女而驕傲。
祖國啊,您是我的母親, 是我永遠的依靠, 我将用我的一生, 為您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祖國萬歲”!
四
在無盡的時光長河中,我們的遼闊疆域如同星辰般璀璨,它是各族兒女共同編織的錦繡畫卷。每一片土地,都镌刻着曆史的印記,那是我們的根,那是我們的魂。
回首往昔,那些遙遠的歲月,是各民族并肩奮鬥的日子。他們用汗水澆灌土地,用智慧點亮星空,共同書寫了屬于我們的輝煌篇章。那些燦爛的文化,如同繁星點點,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讓我們時刻牢記,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着各族兒女的夢想與希望。讓我們攜手共進,傳承曆史,弘揚文化,共同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未來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新篇章,讓這片土地上的文化之花更加絢麗多彩。
五
黃底之上,黑字如墨, 每個條幅都保持着距離, 它們不是孤立無援的島嶼, 而是浩瀚星空中閃爍的星辰。
我凝視着這些文字, 越讀越覺得其中藏有未知的深處, 它們仿佛是一座座深邃的礦藏, 等待着我去發掘、去品味。
“中華文脈”,這四個字, 如同古老的鐘聲在耳邊回蕩, 它們暗示着什麼? 是千年的傳承,還是未來的希望?
我追尋着這文脈的足迹, 從遠古的甲骨文到現代的楷書, 從詩詞歌賦到散文小說, 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都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北疆文化”,這巨大的磁場, 吸引着無數的心靈前來朝拜, 它們是曆史的見證,也是時代的标志, 每一個字都如同石頭般堅固, 承載着厚重的曆史和文化。
我漫步在這磁場的中心, 感受着每一個字散發出的力量, 它們如同一個個迷失的靈魂, 在這裡找到了歸屬和安甯。
所有的迷失的字, 都在這裡長久的擁抱, 它們互相依偎、互相慰藉, 共同構成了這獨特的北疆文化。
我站在這裡,感受着這份獨特的魅力, 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感激, 感謝這些文字帶給我的啟示和感動, 也感謝這片土地孕育出如此燦爛的文化。
六
“曠域寬懷納百川”,這裡描繪的不僅是一片開闊的疆域,更是一種胸懷的寬廣,如同大海一般,能夠容納百川的彙聚。這種胸懷,讓人感受到一種包容與接納的力量,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廣闊與無限可能。
“由缰信馬向雲岚”,這裡描繪的是一種自由與奔放的姿态。馬兒自由自在地奔馳,沒有束縛,沒有羁絆,隻有前方的雲岚作為指引。這種自由與奔放,讓人感受到一種生命的活力與激情,也讓人感受到一種追求與向往。不斷前行,不斷超越,最終抵達心中的雲岚之巅。
七
“十載官箴懔素餐”,十年為官,始終恪守清廉,不貪戀權位之尊,不追求物質之豐。這份清廉與自律,正是對“本來面目”的堅守,是内心深處那份純粹的信仰與追求。
然而,世事如棋,變幻莫測。有時候,我們會面臨“本來面目改偏難”的困境。面對外界的誘惑與壓力,我們可能會迷失自我,忘記初心。但正如詩中所言,“任他水盡山窮處”,無論環境如何艱難,我們都要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牢抱冰心耐風寒”,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承諾和期許。在寒冷與困苦中,我們要保持一顆純淨的心,不被外界所動搖。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八
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将萬裡山川的壯麗與百重寒暑的堅韌描繪得淋漓盡緻。
山川之間,煙霞缭繞,仿佛天地間的靈氣都在此彙聚。那山,或高或低,或遠或近,層層疊疊,連綿不絕。那水,或深或淺,或急或緩,波光粼粼,映照出萬千世界。在這廣袤的大地上,萬物生靈共同演繹着生命的華章。
撥煙霞而進影,仿佛是在說,無論前方的道路如何艱難,我們都要勇敢地面對,不畏艱難,不懼困苦。正如那山川間的行者,雖曆經千辛萬苦,卻始終保持着堅定的信念和執着的追求。
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蹤。這是在說,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瞬間,不負韶華。無論是炎熱的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我們都要保持前進的步伐,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這首散文詩,充滿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讓我們在欣賞這美景的同時,也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勇往直前,追尋自己的夢想。
九
書畫描繪了一幅北國風光的壯麗畫卷,充滿了詩意和豪情。下面,我将以散文詩的形式,為您重新诠釋這幅畫面:
在遙遠的北方, 冰封千裡,雪飄萬裡, 如同上蒼灑下的一層白紗, 覆寫了大地,裝點了山川。
望長城内外, 蒼茫一片,唯有白雪皚皚; 大河上下, 昔日的滔滔江水,此刻也沉寂無聲。
看那山巒, 宛如銀蛇在舞動, 平原上, 則像是一群蠟象在奔馳。 它們似乎在挑戰着蒼穹, 欲與天公試比高。
待到晴日, 陽光灑滿大地, 白雪與紅日交相輝映, 紅裝素裹,分外妖娆。 此刻的江山, 如此多嬌, 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
然而,曆史的長河中, 多少英雄豪傑, 他們的文治武功, 卻也有不足之處。 秦皇漢武, 雖一統天下,卻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開創盛世,卻稍遜風騷。
書畫不僅描繪了北國的風光, 更融入了曆史的滄桑與感慨, 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與變遷。
十
在廣袤無垠的阿拉善,立宇獨自矗立,如同一位孤獨的守望者。
那裡的天空,是如此的清澈透明,仿佛伸手便可觸及那遙遠的星辰。每當夜幕降臨,滿天繁星如同珍珠灑落,照亮了立宇的心田。
阿拉善的沙漠,是立宇最親密的夥伴。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風起雲湧,變幻莫測。在這片沙漠中,立宇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立宇在阿拉善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走過了沙丘,越過了戈壁,穿越了荒原。每一處風景,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阿拉善的風,是立宇最熟悉的氣息。它帶着沙土的味道,帶着遠方的呼喚,吹過立宇的臉龐,讓他感受到了無盡的自由與寬廣。
立宇的阿拉善,是他心靈的歸宿。在這裡,他找到了甯靜與平和,找到了自我與自由。他願意永遠守護這片土地,與阿拉善共度每一個日出日落。
十一
在墨色的世界裡,我舞動着春風,讓文字如絲如縷,在夜空中飄灑。築夢北疆,那是我心中的聖地,是詩歌與遠方的交彙點。
看那春風,它帶着綠意與生機,輕輕拂過大地,萬物複蘇。它吹過千山萬水,帶着我的思念與期盼,向北疆飄去。
北疆,那是一個神秘而壯美的地方。在那裡,有巍峨的山巒,有奔騰的河流,有廣袤的草原,還有那些堅韌不拔的人們。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自己的雙手築起了一個個夢想。
我的詩,如同這春風,帶着墨色的韻味,飄向北疆。它在那片土地上,與山川河流共舞,與人們的心靈共鳴。它講述着一個個關于夢想、關于奮鬥、關于生命的故事。
這是一首史詩,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崛起。它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發着人們追求夢想的勇氣。
在這首散文詩中,我用墨色的筆觸,舞動着春風,築夢北疆。讓文字在夜空中綻放,照亮人們前行的道路。
十二
啊,這文字如詩如畫,飽含深情。那“開天鐮斧映旗紅”,正是我們黨的光輝象征,它們在曆史的長河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那鮮豔的紅色,是無數先烈用鮮血鑄就的信仰。
“崛起中華第一功”,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贊美,更是對黨的上司力的真實寫照。正是有了黨的上司,我們才能從屈辱中站起,從貧窮中走向富強。
“萬象欣欣民意聚”,看到如今祖國大地的繁榮景象,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正确上司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而那“霸欄難阻舞來風”,更是展現了我們黨的堅韌和毅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黨都能帶領我們迎難而上,戰勝一切。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我們黨的寶貴财富,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現。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與情懷,也能找到共鳴與力量。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内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内蒙古詩詞學會會員,内蒙古通俗文藝研究會副秘書長,内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進階研究員兼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