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力量##單親媽媽##香港生活##抑郁症##人物故事#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252位真人故事
我叫喬伊,農村人。從小被父母忽視,是以自卑,沒有安全感。
國中畢業後,聽從父親安排進了一所中專,以為畢業會包配置設定。于是,我和同學們一起混了3年,結果隻有我一個人沒能如願。
我隻得帶着父親給的200元,去廣東打拼。很意外,我做得很出色,還與香港公司一位高管相戀結婚。我以為找到了真愛,沒想到,婚後他對我家暴。
離婚後,我患了重度抑郁。用了4年多時間,才終于走出陰霾,完成了蛻變。
(聖誕節逛街)
1987年,我出生在江西的一個農村,有一個妹妹。
父親在鎮上的電力企業上班,母親外出打工,我更多的時候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父母不善于表達情感,很少和我們交流,我幾乎沒有得到過他們任何表揚和鼓勵。
童年留給我的記憶,就是母親經常不在家。我上學前她還在,放學回來就不見了。她從不會告訴我去哪,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一走就是好長一段時間。
我習慣了母親不在家的日子,有時放學回到家,突然發現家裡多了一個人,仔細看才認出是母親。但我不會驚喜地撲到她的懷裡,反而像見到陌生人,冷冷地保持着距離。
在我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我6歲那年的一天,他們吵得特别兇,父親從廚房裡拿出一把刀,朝母親揮去,我吓得直往門後躲。
每次父母吵架,我就會好幾天見不到母親,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萌萌哒的兒子)
因父母不和,我常被同齡人嘲笑。我害怕自己的傷疤被别人看見,于是學會了隐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願與人交流,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情感,遇到問題盡量自己解決。
慢慢地,我變得獨立、要強,卻又自卑,很難與他人建立起親密關系。
記得14歲那年,我放假回到家,發現房子空蕩蕩的,啥都沒有。我心一緊,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趕緊去敲開鄰居家的門,一問才知道,我們的新家已經建好,是以搬走了。
回家前我還跟父母通過電話,他們也不告訴我搬家了。
在父母眼中,我就像一個透明人,感覺挺失落的。長大後提起這件事,父母也隻是一笑而過,沒有做任何解釋。在他們看來,這事不值一提,也從來不會顧及女兒的感受。
我不想再待在這樣的家庭裡,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遠離這個家。我改變不了出身,改變不了父母,隻能改變自己。我的未來,我負責!
(工作時參加教育訓練)
我中考發揮失常,成績沒有達到高中線,我想複讀,但父母不同意。父親讓我進了一所電力系統的中專學校。他說從那裡畢業後,就可以直接進電力系統工作。
那所學校的學生,幾乎都是電力系統職工的子女,都自認為畢業後不愁找不到工作。是以,大家都得過且過地混日子、混文憑。
我以為自己和他們一樣,肯定會有出路,是以跟着一起混。3年後,同學們都進了想去的機關,隻有我進不了。
現實給我上了一課,原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存在着很大差距。别人不努力,可以輕松得到,那是因為有人在托舉着他們,而我啥都沒有還不努力,想達到同樣的高度,無異于癡人說夢。
我想繼續讀兩年,獲得大專文憑,父母說沒錢,我隻能辍學。之後我一直沒有機會上大學,這成了我的一個心結。
父親給了我200元,讓我到廣東打工。我先去了珠海,剛好一家電子廠特招,我被錄用為文員。不用成為流水線勞工,我心裡暗自慶幸,決心好好做。但沒想到,我幹了不到兩個月,所在部門都被裁了。
(我完成的插花)
後來我去了廣州,進了一家私人服裝廠做前台,每天接待進出的客戶。
我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半年後離開了,進了一家總部在香港的上市餐飲公司。我從普通文員做起,6年後,成了區域助理主任,管理着7家分店。
公司有一位香港派來的廣州區域營運總監,我第一次見到他,對他印象不錯。
他看起來幹練利落,發型精心打理過,前額的劉海微微側向兩邊,露出深邃的眼睛。他身穿一套筆挺的黑色西裝,手腕上的袖扣閃爍着精緻的光芒。站在他旁邊,能聞到身上散發出的淡淡香水味。
我覺得他跟我以前認識的人不太一樣,儀表堂堂,成熟穩重,看起來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職場精英。
因工作關系,我和他接觸越來越多,也對他有了更多了解。他處事果斷,能力出衆,在工作上、為人處世上,都給了我很多指導。慢慢地我感覺得到他喜歡我,但我當時有男朋友,是以,我一直和他保持着距離。
一年多後,我和男朋友因各種原因分手了。他知道後,就向我表白,說第一眼見到就喜歡上我了,希望我能成為他女朋友。
我認為跟他在一起,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好,于是我們戀愛了。不曾想,他那些吸引我的特質,成為了後來導緻我們婚姻關系破裂的隐患。
(在公園散步)
我進入公司的第七年,公司計劃在另一個區域開一家新店,而那裡的負責人不願意接手,總監就安排我負責。這意味着我要增加很多工作量,總監卻隻字不提給我升職加薪。
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我認為這很不公平。與上級溝通無果後,我産生了辭職念頭。
當時,男友已經調回香港。我跟他提到辭職,他說不想幹就别幹了,我們結婚吧。于是,我果斷辭職,開始張羅結婚的事。
父母反對我嫁給他,因為他家境普通。父母認為,以我的條件,完全可以在老家找到一個工作好、家裡又有錢的男人,這樣我還能留在他們身邊。但我堅持自己的選擇,最終父母拗不過我,隻得無奈接受。
婚後,我和他兩地分居,也沒有再去找工作。2年多後,我懷孕了,才到香港定居。
臨産那天,我半夜開始陣痛,十多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沒有生出來,好幾次我都以為自己快沒命了,最後終于聽到了兒子的哭聲。
見到兒子的第一眼,發現他好醜,臉蛋皺巴巴,全身又黑又紅又紫,但我很感動。生命如此神奇,這個小生命,就是我懷胎十月孕育出來的,他的到來,讓我的人生豐滿了。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兒子是我的小太陽)
兒子出生後,老公在外賺錢,我在家帶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
後來,他因為與老闆在經營理念上産生分歧,事業受挫。為了盡快賺到錢,他參與了很多投資,結果把家中積蓄都虧光了。我埋怨他不腳踏實地,他指責我給他帶來太大壓力,我們之間的争執越來越多。
他變得越來越暴躁,第一次動手打了我。我愕然過後,進行了反思,他變得如此暴躁,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讓他承受了太多壓力。
我忍不住想,也許他不是故意的,隻是偶爾失控,才把情緒發洩到最親近的人身上。
我憂心忡忡,我們之間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該怎麼辦?接下來該怎樣相處?為了挽救我們的婚姻,我去做了夫妻關系問題咨詢。
我努力改善和他的關系,但于事無補,他暴怒的次數越來越多,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向,我每天過得戰戰兢兢,非常壓抑。終于,在兒子4歲時,我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兒子跟我。
(車上,兒子睡着了)
離婚後,我遲遲走不出這段婚姻帶給我的陰影。
我想不明白,當初和他相戀5年,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嫁給他,兩個人明明是有感情的,為何卻走到如今的地步。
我為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也為他的食言而生氣。當初他說會愛我一輩子,如今卻這樣對我。現實與理想的割裂,讓我受不了。
我身處一個陌生城市,舉目無親。當時父親突發重病,進了ICU,我根本無法向父母傾訴我的苦惱,也不知該找誰訴說。
慢慢地,我吃不下,睡不着,心慌手抖,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沉重的壓力和無法言說的苦悶。我沮喪、頹廢,看不到希望,不知為什麼活着,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我覺察到自己不對勁,去看了心理醫生,被診斷為重度抑郁,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我每天要借助安眠藥才能入睡,抗抑郁藥物讓我整個人處于混沌狀态,渾身沒勁,思維仿佛停滞。
大半年過去了,我依然随時會陷入情緒的深淵,無法自拔。
(兒子在史努比公園)
這樣的狀态下,我無力照顧兒子,完全忽視了他的感受。雖然偶爾想到兒子,會一下振奮起來,為自己鼓勁,想變得堅強,但抑郁情緒一上來,我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把兒子抛到了腦後。
兒子變得越來越愛哭鬧,經常半夜驚醒。當我發現兒子這些狀況時,猶如被當頭棒喝,才意識到,我的不良情緒給他帶來了不好影響。
父母的痛苦,不應該由這麼小的孩子來承擔,我要盡快從抑郁中走出來。
之後,我帶着兒子一起做遊戲,加強親子互動,他的狀态慢慢有了好轉。我告訴自己,要堅強起來,承擔起一個母親的責任。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就要勇于面對,而不是逃避。
說到底,是兒子救了我。他是我生命裡的光,給了我很多精神力量。他才四五歲時,看到我難過流淚,就會走過來,抱着我,輕輕拍着我的背說:“媽媽,沒事的,隻要我們在一起,一切都會好起來。”
上天其實待我不薄,給了我一個這麼好的孩子。在我掉入抑郁情緒深淵的時候,是他帶我回到了現實,把我拉了上來;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是他驅走了我内心的陰霾,讓我走了出來。
為了兒子,我發誓要振作起來。
(和兒子在文化中心博物館)
我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抑郁症知識及療愈方法,學習如何接納突如其來的不良情緒,如何與它和諧共處。
慢慢我知道了,情緒來時,不要抵抗,允許自己大哭一場。發現自己心慌手抖時,我會對自己說,情緒要來了,沒關系,難過一兩個小時後,會過去的。
孩子上國小後,我有了一些閑暇時間,就嘗試做自媒體增加收入,分享我和兒子的生活日常,以及我的一些心得感悟。
一年過去了,我沒有從中掙到多少錢,卻有了意外的收獲。
從一開始,我就給自己定了個目标,要堅持日更。每天隻要有空,我就一門心思地去想怎樣把内容做好,選題、文案、拍攝、剪輯,忙得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想其他。
作品發出去後,我不斷收到網友的鼓勵和稱贊,這些正面回報,讓我感到很溫暖,我變得更積極,更有動力了。
本來我是奔着掙錢目的去做的,沒想到幫我擺脫了抑郁的困擾。
也許,當一個人全身心地投入去做某件事,進入心流狀态時,一切不良情緒都會化為浮雲。
(陪兒子過5歲生日)
我開始好好過日子,在生活中營造了很多儀式感。
每天我都會很用心準備早餐。我會将一片柔軟的面包,裹上蛋奶液,輕輕放入黃油中,煎至兩面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然後擺放在碟子裡,放上之前煎好的雞蛋、培根,加入幾粒當季新鮮的水果。
面包飄着濃郁的奶香和蛋香,令人垂涎,配上牛奶或麥片,這樣的早餐,讓我和兒子都感到無比滿足和愉悅。
在孩子生日,或者一些重大節日,我都會用心布置,準備好生日蛋糕、禮物。我希望能讓他感受到我的愛。
生命需要儀式感,儀式感會讓生活更有意義。我小時候親情缺失,很希望兒子能夠擁有,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我有很多興趣愛好,一有機會就會去嘗試。我喜歡插花,就考了個花藝師資格證;喜歡美甲,就去考了個美甲師,參加美甲比賽,還獲得了第三名;對室内設計感興趣,就去參加大學進修班。
(和兒子在黃金海岸沙灘)
我從小特别喜歡整潔,是以喜歡收納整理。以前上學時,我的衣櫃裡,衣服總是疊得整整齊齊,室友驚歎,提出讓我幫助整理。
我爽快答應,開開心心地幫她們疊被子、疊衣服,物品分門别類擺放有序。看到雜亂無章的物品變得有序整潔,我就很有成就感。
離婚後,我申請到了政府提供的公租房。我和兒子蝸居在20平米的房子裡,我有了大施拳腳的機會。
我用心設計,精心利用每一寸空間。雖然房子小,物品多,但因布局合理,整個空間看起來井然有序,溫馨舒适。
我把自己的設計思路和效果圖,釋出到了自媒體賬号上,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
我希望在香港能有一套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這是我和兒子共同的心願,他想在屋裡養貓,養寵物。但要實作這個願望,需要一定的經濟能力,我還在努力中。
在香港,孩子放學很早,家裡需要有人照顧,很多媽媽會選擇兼職類工作。
我喜歡做美甲,未來打算開一家美甲店。我學曆不高,隻能靠專業技能獲得較高收入。每個行業都會有競争,關鍵在于自己的能力,收益上限取決于自己能力的上限。我對自己很有信心。
(我和兒子溫馨的蝸居)
我認為,生命就是一場體驗。村上春樹說:“人生本來就是有無數的岔路口,在沒有經曆過的時候,誰也無法判斷,哪些選擇一定是到達終點的最優路徑。”
隻有體驗過、感受過,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學習、了解過的,也許不會成為自己最終的選擇,但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滋養與回饋。是以,我時常鼓勵兒子多去嘗試。
我讓他上興趣班,但沒有提出過高要求。我認為,學鋼琴不是一定要當音樂家,能夠陶冶情操就好;學遊泳不必追求比賽名次,身體健壯就好。
我在香港無親無故,沒有後盾,我知道自己給不了兒子太多助力,未來隻能靠他自己。我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鼓勵他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将來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兒子參加我在美甲學校的畢業典禮)
從确診抑郁到現在,過去4年多,我慢慢複活了。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不同的選擇,就會構成不同的人生。
我自己選擇的夫妻,讓我陷入了生命至暗時刻。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婚姻,當時我被他吸引,其實是出于一種慕強心理。從小到大,我沒有得到過父親給予的力量,一直缺乏安全感,内心自卑,渴望得到認可。
當一個男人以自信、幹練、成功的形象出現時,他的優點正是我所缺失的,于是,他成了我仰慕的對象。我認為和他在一起,他可以引領我,去接觸、認識不同層次的人,認知不同的世界,我會變得越來越好。
這樣的心理,讓我失去了自我,總認為他說的都是對的,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他性格強勢,總是貶低我,說我能力差,做不好任何事情,永遠不會成功;他不許我出去工作,不許我去跟其他人接觸,阻止我去上課。
我開始以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好。後來才知道,他其實是在情感上控制我,以維持他的優越感。
(在迪欣湖邊)
至今他都不認為家暴是他的錯,反而認為是我的錯,他所有的反應,都是由我激化出來的。
以前聽到這樣的話,我會自責、不安,如今我不會再為他人的一句否定,而妄自菲薄。我會客觀分析,如果确實是自己能力不足所緻,也學會了接受,而不是責怪自己。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愛情的意義在于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這段婚姻,讓我明白了,互相成長與促進,才是愛情中最寶貴的财富。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不管經曆了什麼,每個人都有變好的可能。隻要敢于嘗試,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後也許沒能達成目标,但一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人要學會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夢想,不要被他人左右,喪失自我。
張小娴說:“此生的漫漫長路,沒有一個東西叫失敗,甚至也無所謂挫折,有的隻是曆練與波折,提醒我要檢討和改變,然後做得更好,一次又一次破繭成蝶,超越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我。人生,就是要不斷前行。”
希望以這段話共勉,願你我都能勇敢追夢,成為更好的自己。
(歡迎關注主人公賬号“喬伊麻麻在香港”)
【口述:吳丹】
【撰文:如心悠悠】
【編輯:醉紅顔】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裡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注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号友情提醒:請自行辨識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