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1

最近在西方世界,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6月28日,美國舉行了總統選舉的第一場辯論。兩個老頭打嘴仗的結果是,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大勝喋喋不休的老拜登。

賽後兩人的支援率為67%對33%,差距拉開到驚人的34%。特朗普歸來,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拜登的糟糕表現讓民主黨上下惶恐不已,已有大佬含淚放話,要拜登相忍為黨,主動退出大選——還是另請高明吧!

另一件事是6月30日,法國提前舉行了國民議會的選舉。

對這場選舉,陶叔早在馬克龍宣布決定的時候就做過預測(請看《歐洲變天,馬克龍豪賭,西方的報應來了》),這是他的一場豪賭,并且必定會輸得很慘。

果然,各方買定離手揭盅一看,馬克龍豁出老本也要嚴防死守的極右翼國民聯盟拿下34.2%選票,高居第一;泛左翼聯盟的新人民陣線也摘了桃子,拿下29.1%成了老二;原本是第一大黨的馬克龍自家陣營,隻有21.5%選票,掉成了第三。

雖然按照法國的選舉制度,下周日(7月7日)還要舉行第二輪投票,到時議會的第一二把交椅還有可能變化,但現在可以斷定的是,馬克龍賭輸了。

馬克經喊極右翼上台就是狼來了,法國人偏要把票投給國民聯盟;馬克龍又罵左翼都是支援巴勒斯坦的“反猶主義者”,選民們聽到更興奮了,成功實作反向拉票。

經過小馬哥的七年治理,法國别的本事沒長,選民的叛逆心越來越強,管他是誰,反正不把票投給小馬哥就行。

馬克龍的慘敗,讓歐洲各國紛紛痛罵這個年輕總統太沖動辦事不牢,而特朗普2.0不斷逼近的現實,更是讓整個西方世界一片哀嚎,大有末日到來的恐懼感。

甜蜜的,國家怎麼成了這麼個樣子?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這事吧,陶叔可以解釋一下。

2

特朗普已經幹過四年,他的套路大家都懂,非常簡單:别再打腫臉充胖子啦,眼看國債都頂上天了,趕緊把能收割的錢落袋為安吧!

是以,他拳打歐洲敬老院,要求北約各國趕緊把軍費加到2%以上,一來出錢買美國軍火,二來自己也支楞起來,别光指望美國老大搭工搭料地救你們。

接着腳踢日韓幼稚園,要老美繼續罩着也不是不行,保護費得漲,還得一年談一次,漲多少要看你們的态度和咱家的心情。

這種要錢不要臉的做派,不僅讓建制派臉上挂不住,也讓美國老百姓破了大防:我大美利堅真到了山窮水盡,連盟友都要搜刮的地步了嗎?

是以,2020年大選,一生好強的美國人在老拜登的号召下,把鑽進錢眼裡的商人特朗普給趕跑了。

拜登的想法也很簡單:我還行,扶我起來試試!

老拜登的四年,是美帝回光返照的四年,各種霸權手段全部拉滿,用到了極緻。

戰争拱火,烏克蘭炮聲震天,歐洲被拖得能源成本飙升,産業紛紛外遷。還不善罷甘休,又到東亞另開一桌,菲律賓被撩得燥熱難耐,沖到東大面前上蹿下跳,直到被自拍杆猛敲幾下,才有點回過味來。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金融收割,跟俄烏開戰同步的美元加息,咬着牙硬挺着到了現在,除了阿根廷開門揖盜,開發中國家都沒有被拉爆,反倒是盟友日本匯率大跌,自家的銀行也不斷傳出破産收攤的消息。

産業轉移,費了老鼻子勁要把日韓與蛙島的晶片産業弄回美國本土,但是台積電的廠區建設熱熱鬧鬧開工之後,到現在也投不了産。再怎麼踩刹車,也無法阻止地球的轉動,長年脫實向虛搞成制造業空心化,不是靠威逼利誘的幾闆斧政策就能扭轉的。

說拜登的政策一點也沒起作用,顯然不客觀。借着AI的東風,英偉達股票市值一度沖到世界第一。在全球經濟動蕩不安的局面下,美元計價的财富除了流回美國,流向股市,似乎也沒有别的好去處,把美國股市推上了新一輪的高峰。

但是,普通美國人得到好處了嗎?

光看數字,應該是的,GDP穩步增長,就業率不斷向好。可為什麼拜登的支援率還是不斷往下走呢?

是美國人的良心壞了,看不到拜葛哥有多努力嗎?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非也非也,隻能說明美國統計數字與拜登的支援率,必定有一個在扯謊。

是以,特朗普強勢而起,上演王者歸來。即使拜登與民主黨陰招耍盡,讓懂王官司纏身,依然阻擋不住大勢。

美國老百姓才不管美利堅的大國崛起,隻想要穩穩的小民幸福。

美國現在的情況,就是上層精英們仍然沉醉在帝國迷夢之中,幻想自己仍然能呼風喚雨,一個響指就可以決定世界上一半人的生死。

但實際上,盟友跟着它搖旗呐喊,不僅好處撈不上,自己還要貼上不少。不服王化的刺頭反倒越冒越多,大毛、哈馬斯、胡塞,甚至連濃眉大眼的沙特都膽敢不簽安全協定,實質終結了石油美元。

千秋霸業,風雨飄搖。

就算資本大佬們賺得盆滿缽滿,普通群眾卻得湯水都分不到,那還不如讓懂王回來再幹四年呢。起碼他能把錢搞回來,也真舍得給老百姓分。

美國人已經對拜登那夥人咋咋呼呼的搞法不耐煩了,換個人換個思路。

拜大聖,收了神通吧,等一等你的人民。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3

馬克龍是歐洲白左意識形态的急先鋒。

歐洲人雖然現在是美國的跟屁蟲,但在心理上卻有很強的優越感,就算文的經濟拼不過,武的軍事要别人保護,但是我有道德啊。

你看,環保口号我喊得比誰都響亮,甚至出現了環保少女這樣的全球典型;立場上非常堅決,與侵略者俄羅斯劃清界線,天然氣管道被不能說的勢力炸斷,我也一聲不吭;保護性少數更是沖在前頭,同志當總統的、當首相的、當總理的,層出不窮,你美國出過同志總統嗎?對待難民更是不遺餘力,連被難民強奸了,也要說是自己自願的,不要寒了難民兄弟的心……

登上了道德高地,睥睨天下的感覺确實不一樣,馬克龍認為自己作為歐洲的領頭人,有責任把歐洲的位份再往上拔一拔,是以他喊着歐洲自主,要往烏克蘭派兵,美國人不敢幹的,歐洲人來幹。

法國人自己買賬嗎?

顯然不買,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去投極右翼的票了。

支援二毛跟大毛對決,一開始讓正義感爆棚的高盧人民興奮不已,但是戰事拖長以後他們就發現,這哪裡是耗死大毛,明明是耗死自己的節奏。烏克蘭節節敗退,俄羅斯越打越精神。整個歐洲卻因為能源費用高企引發萬物飛漲,還湧進來了大幫難民搶工作。

面對實際的困難,馬克龍的政府除了給老百姓打雞血,時不時cosplay戴高樂放點高調,拿不出任何辦法。

而被馬克龍三天罵兩頓的所謂極右翼,實際上隻是說了幾句人話:跟俄羅斯打不赢,那就試試講和好了;與其把工作機會讓給難民,不如留給自己的國民;環保動保各種各樣的保,不如拿在手裡實實在在的面包……

如果連這樣最基本的主張,都隻有被當成魔鬼的極右翼才會提出來,那還不如跟魔鬼做次交易,把亢奮得過了頭的法國給往回拉一拉。

是以,小馬哥屢試不爽的狼來了的把戲,這次終于演不下去了。狼真地來了,把小馬哥剛換上來不久的小鮮肉内閣給撕咬得渣都不剩。

風向變了,原來風口的豬重重地摔了下來,新的豬躍躍欲試,焦急地等待一飛沖天。

4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表明西方已經失去了完全掌控世界的能力,不得不從全球擴張走向全面收縮。

或許會有人說,西方政壇的左派與右派輪流坐莊又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一次不過是曆史周期的重演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他們刻意忽略了兩個重要的背景:

一是影響全球的戰争還在繼續,無論是俄烏也好,巴以也好,都無法判斷最終誰勝誰負;

二是美元加息還在進行,卻沒達到沖垮世界重要經濟體的目的,付出巨大的成本,沒有得到足夠收益。

這都說明,美國帶領西方向全世界揮舞的刀法依舊熟練淩厲,但是手中的刀卻已經鈍了,割不下來肉了。

打仗,無論是親自下場還是打代理人戰争,目的都是要制造亂源,驅趕資本向“安全的”美國本土流動,美元加息更是要加速這一過程。

可是使勁攪動之後,卻讓自己與盟友撈不到足夠的好處,最終讓老百姓失去耐心,還不能說明在底層出了大問題嗎?

不要隻看到表面上人民币的使用隻有那麼一點可憐的份額,那是因為在美國人控制的SWIFT系統隻有那麼多,不走那套系統的,現在到了多少,有誰能說得清?

不要以為我們跟世界各國簽了那麼多貨币互換協定,就隻是簽着玩玩的。

貨币的價值最終要以能夠購買到的商品來決定,買不到或者搞制裁不讓買,就是在主動作死,要把美元幹廢。

如果美元成了廢紙,那些以美元計價的金融産品,都将化為烏有。

這個前景,我們能想到,那些經曆幾百年風雨的老錢們想不到嗎?

是堅定地跟美國綁定,相信它永遠不可戰勝?還是風險對沖,多押幾個寶。不同的勢力會有不同的選擇。

有的勢力也會着急地推動美國為首的西方,轉變政策,一味剛猛的打法既然不管用了,就先把拳頭收回來,想想清楚以後再出招。

由主動進攻,轉向主動防禦,将是西方未來的基調。

特朗普與歐洲的右翼上台之後,戰争極有可能迅速結束,開始休養生息。貿易上則會深溝高壘,力圖保護本國産業。

這樣一搞,他們就能帶領西方再次偉大嗎?

難說!

特朗普歸來和馬克龍大敗,其實是一回事

不把心思紮實用在提高生産力上,玩再多花活都沒有意義。

世界是物質的,決定世界走向的隻能是實體經濟,這個中國人早已認定的道理,他們認不認?

不認的話,那就繼續走着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