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建造的一切,總會被另一個人破壞!但即使沒有這樣,任何東西遲早都會變得無法使用。你不能總是依賴維修,任何物品遲早都會被廢棄,軍用車輛和裝備也不例外。當然,更不能将坦克或飛機“扔進”正常垃圾填埋場。這不僅是因為它們的軍事用途,而且還因為這些東西,即使銷毀也要花費很多錢。是以,就有了專門停放廢舊軍事裝備的專用場地。
1.科拉潛艇公墓 - 俄羅斯
在俄羅斯最北部的科拉半島上,有一個相對較小的海灣,早在蘇聯時期就被改造成了潛艇墓地。自 20 世紀 70 年代上半葉以來,服役期滿的潛艇都在這裡安息。核潛艇也被埋葬在這裡。
根據一些資料統計,海灣底部約有 16 個核反應堆。20 世紀 90 年代,一些被停在那裡但沒有沉沒的潛艇作為廢金屬被賣給其他國家。
2.福金厄姆 - 英國
1940 年,英國空軍在林肯郡的福金漢姆(Folkingham)建立了一個新基地。福金漢姆最初被英國人用作假機場,以轉移德國情報部門的注意力。基地的跑道上布滿了軍用車輛的模型。冷戰爆發後,福金漢姆一度被用來儲存彈道飛彈。1963 年,該基地關閉并被出售用于農業用途。
不過,後來在其境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特種和軍事裝備墓地之一。在這裡,從推土機、油罐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的裝甲車輛,應有盡有。
3.托普契哈 - 俄羅斯
在阿爾泰邊疆區托普契哈村附近,有一個軍事機關和所謂的 "中央坦克後備基地"。這個車輛墓地是一個非典型墓地。雖然存放在這裡的裝甲車看起來不怎麼起眼,但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仍可以維修。而其他報廢車輛則用來拆取備件。除了坦克和裝甲運兵車,托普契哈還存放着舊的軍用卡車。
4.羅肯祖斯拉 – 德國
冷戰期間,北約最大的部隊之一集中在西德,就像華約組織的部隊集中在東德一樣。柏林牆倒塌和德國統一後,新統一國家的軍隊開始積極裁減。于是,無數的軍事裝備墳場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德國各地拔地而起。其中最大的一個至今仍是位于羅肯祖斯拉的存儲基地。
近年來,基地裝置存放面積明顯減少。漸漸地,這些裝甲車被用作備件和廢金屬。一小部分正在重修用于出口。
5.戴維斯·蒙森 - 美國
在軍事墓地安息的不僅僅是裝甲車、卡車或艦船,許多飛機也面臨同樣的命運。這個世界最大的飛機儲備基地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附近。墓地存放着數百架直升機和各種飛機,從小型訓練機到昂貴的戰鬥機和軍用運輸機應有盡有。
與其他非典型公墓一樣,戴維斯-蒙森裡的裝置不僅會被處理,還會被重修。大多數情況下,在這裡修複的飛機都是用于出口的。
6.哈爾科夫坦克修理廠 - 烏克蘭
在蘇聯時期,哈爾科夫坦克修理廠絕不是裝置的墳場。至少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來到這裡的大多數裝備要麼立即得到利用,要麼經過修理後重新投入使用。然而,蘇聯解體後,該企業失去了業務,數百輛軍用車輛成了廢鐵。
幾十年來,運到這裡的坦克隻能露天停放。盡管如此,一些裝置還是被切割後作為廢金屬被處理掉。
7.喀布爾 – 阿富汗
阿富汗首都附近有一個亞洲最大的軍事裝備墓地之一。該墓地最初被蘇聯軍隊用作臨時儲存基地,存放在戰場上損壞的車輛。然而,1989年蘇聯撤軍後,這裡變成了垃圾場。後來,進入阿富汗的美軍曾使用過一段時間。
他們把汽車從全國各地運到喀布爾。這裡不僅有坦克和裝甲運兵車,還有 "格拉德 "多管火箭炮等軍事裝備墓地裡的 "稀罕貨"。漸漸地,當地阿富汗人開始将存放在這裡的車輛切割後帶走。
8.拉索卡 - 烏克蘭
1986 年,切爾諾貝利發生了最大的人為災難之一。核電站爆炸是一場可怕的悲劇,其後果導緻整個國家陷入癱瘓。為消除後果,蘇關聯用了大量軍事裝備。由于行動結束時所有這些機器都受到了嚴重的輻射,繼續使用它們是不安全的。
是以,當局決定在禁區内建立一個垃圾場。公平地說,不僅在切爾諾貝利使用過的軍用車輛,而且民用車輛也在這裡找到了最後的栖身之地。
9.内華達山脈 - 美國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附近的内華達山脈中,有一個美國最大的裝甲車墓地。迄今為止,這裡存放着1500至2000輛 M1艾布拉姆斯坦克。美國人還在這裡存放裝甲運兵車和卡車。與大多數此類設施一樣,該基地是一個 "後備儲存設施"。
雖然儲存在這裡的坦克通常狀況很差,但其中許多坦克仍被拆解以擷取零件,以修理仍在使用的車輛。
---完---
文章中的圖文均源自外網。本人進行編譯僅為傳播資訊之目的,并不代表支援或證明文中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