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楊小淺。一個專注個人成長、心力提升的80後
-
01、
冰心說:“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想成功。
普通人想要獲得成功,似乎有着千難萬險,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被圈在了“烏鴉定律”裡。
心理學中有個“烏鴉定律”,說:
一隻烏鴉總是頻繁搬家,日子過得凄涼愁苦。因為它在哪都不受歡迎,大家特别讨厭它的聲音。
烏鴉總是不停地換地方生活,但它從未想過,如何改變一下自己的聲音。
如此一來,根源上的問題解決不了,就不可能獲得美好的生活。
做人,很可能也如烏鴉一般,為了他人不喜歡自己而傷心難過,卻不曾細想,到底别人為什麼不喜歡你。
02、
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若是不懂得改變自己,始終被圈在“烏鴉定律”裡,努力一輩子,也是和成功無緣。接下來,我會詳細分析和講解。
A、在乎别人的眼光,随意改變自己
《歡樂頌》中的關雎爾,她是對工作最努力,最認真的一個。
可是,她的努力卻并沒有看到多大的成效。
她羨慕安迪作為職場精英的雷厲風行,便開始效仿對方的做法。跑步、看書,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計劃,向安迪看齊。
她是下班最晚的一個,累到坐在沙發上就能睡着。
可就算是進入了很好的公司,通過了實習,她還是五個人中最自卑的那個。
她覺得自己沒有安迪能幹,沒有小曲那麼高的情商,沒有樊姐的漂亮,甚至都比不上邱瑩瑩的可愛。
關雎爾不斷地否定自己,不斷地做出改變,可她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一直這麼平庸下去。
納斯雷丹·霍查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聽那些閑言碎語,你就一定會成功。”
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是一種好習慣,但要對自己的天賦和能力有清醒的認知。
若總是随意改變,不知道塑造自我個性,很難沖出重圍,獲得成功。
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便無法專注于自己。
總是左右搖擺不定,浪費了精力,蹉跎了時間,最後就會依然一事無成。
B、習慣推卸責任,不懂得檢討
《荀子·勸學》中寫道:“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有的人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是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比如,什麼天氣不好影響發揮,身體有些不适,有人從中作梗,都是他的錯……
似乎把責任推到了其他方面,自己的内心便能得到安慰,不會愧疚難過。
也正是這種心理,讓人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機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普通。
一個人遭遇了失敗并不是壞事,但是,不懂得檢討自己,不懂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便永遠不會有進步。
習慣推卸責任,他便永遠不懂得真正的承擔責任。
即使遇到千載難逢的機會,别人也會覺得他難堪大任,而過濾掉對他的選擇。
睿智的人,懂得從自身找原因。一次失敗,便會從根源處解決問題,增加成功的幾率。
C、遇到問題,就選擇逃避,不解決問題
我的一個同僚,因為口才出衆,很得上司的賞識,經常交給他一些比較重要的工作。
而他,也總是滿口打包票将工作應承下來。
但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總是選擇拖延,實在拖不下去了,他再丢給别人一句“要不你找别人吧”。
久而久之,上司也不再将重要工作交給他了。
同僚們也不願意和他打交道,他很快就成了部門的邊緣人物。
生活中,有的人發現自身短闆,也不想去改變。遇到棘手的難題,第一反應就是選擇逃避。
不夠自律,導緻很多計劃被擱置。覺得已經耽誤這麼久了,努力也未必能都做完,還是會繼續拖延,沒有任何突破。
明明知道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卻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放在心上,等待着别人來收拾爛攤子。
逃避問題,就是走下坡路的信号。
不能正面應對,積極與自己的缺點作鬥争,很難成長進步。
03、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一隻“烏鴉”,被人議論起難聽的聲音會難過,自卑,不敢見人。
遇到挫折,就會埋怨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好,周圍的人不友好,或者反複跳槽,換地方去發展等等。
其實,要想往高處走,就要懂得自我審視,明确自己的優勢,認定自己前進的方向,就算受傷也不逃避。
主動承擔起自己身上的責任,在痛苦中蛻變,直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和考驗,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人生路上,多給予自己積極正面的鼓勵,找回真正的自己,才能獲得踏實的快樂和幸福。用自己所有的努力與熱愛,不斷向成功靠近。
-END-
小淺:一個熱愛文字,鐘情文字,碼字十年的作家。業餘生活,以字會友。餘生,有你們相伴,生活定會熱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