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玫瑰的故事:莊國棟5次不讓黃亦玫點菜,正因第一晚後她發的短信

玫瑰的故事:莊國棟5次不讓黃亦玫點菜,正因第一晚後她發的短信

“初戀哥”莊國棟最受大家诟病的地方,是他不讓黃亦玫點菜。

在大家看來,莊國棟跟他媽媽一樣,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來不懂得尊重别人。

莊國棟一家三口吃飯時,莊母自顧自點了四五個菜,然後徑直把菜單還給了服務員,預設莊國棟和他爸爸無需點菜。

當莊國棟跟黃亦玫吃飯時,一共6頓飯,他有5次都沒讓黃亦玫點菜。

哎?還有一次吃飯,是黃亦玫點菜嗎?

莊國棟是什麼時候改變的?

一切有迹可循。

黃亦玫跟莊國棟在雨夜通過電話定情後,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莊國棟的小屋,傳遞彼此。

第二天下午,莊國棟給黃亦玫發短信,問她有沒有時間一起吃晚飯。

熱戀中的黃亦玫,當然希望見到莊國棟啊,欣然答應,但她發的短信内容,很有意思。

“You’re the boss (你說了算)。”

如果黃亦玫隻是單純答應吃飯,莊國棟不會有什麼其他想法。

但黃亦玫回答“你說了算”,給莊國棟釋放了一個信号——“黃亦玫可能不是特别有主見的人,希望我幫她做主,喜歡聽我的”。

玫瑰的故事:莊國棟5次不讓黃亦玫點菜,正因第一晚後她發的短信

(生活中,大家可能也遇過這種沒什麼主見的人,他們就是不喜歡自己做主,事事都要别人拿主意。)

下班後,兩人甜蜜地去西餐廳吃飯,雖然坐在餐桌的兩邊,卻把菜單豎起來,一起津津有味看菜單。

莊國棟問黃亦玫想吃什麼,黃亦玫溫柔表示,“你定”。

然後,莊國棟才決定吃魚。

當然,他們這頓飯沒吃成,因為莊國棟沒在媽媽面前承認黃亦玫的身份。

第二次吃飯,是黃亦玫去法國找莊國棟,想在當地館子嘗嘗鮮。

黃亦玫仔細看了菜單,點了“白酒燴青口”,但莊國棟以時間緊迫為由,建議他們改吃三明治。

事急從權,黃亦玫懂事地沒有反對。

在黃亦玫看來,她隻是體諒莊國棟,而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給自己做主。

但這件事,可能又一次讓莊國棟以為,黃亦玫喜歡聽他的,不在意被他安排。

是以,當天晚上,莊國棟自顧自買了法棍,即便黃亦玫攔着,他還要買1800元的魚子醬,隻顧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對黃亦玫好。

第4次吃飯,莊國棟從法國回來,阻止黃亦玫結婚,仍舊沒給黃亦玫看菜單,自以為是點了水晶蝦仁,爆炒鳝絲和紅燒排骨,說黃亦玫愛吃。

分析這些,并不是說莊國棟沒有問題。

他确實沒那麼懂得尊重人,否則他會把尊重夫妻意願的觀念刻在骨子裡。

即便夫妻反複拒絕,他也應該在每一次吃飯時,都詢問夫妻的意見。

玫瑰的故事:莊國棟5次不讓黃亦玫點菜,正因第一晚後她發的短信

但黃亦玫跟莊國棟的相處,側面印證了“立規矩”的重要性。

所謂“立規矩”,是在我們跟别人第一次相處時,便要明确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劃清邊界。

比如,我們是很有主見的人,就沒必要在第一次見面時僞裝自己,假裝自己好說話,讓對方做決定。

為什麼一定要顯得和善,好相處,好說話呢?

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性格,第一次見面時,就要旗幟鮮明地表現出來。

倘若一開始僞裝,想等熟悉後再恢複本性,會打破我們跟别人已經形成的相處模式,讓别人覺得,“你怎麼突然變了?”

兩個人都不舒服。

很多女孩第一次去婆家,會遇到要不要刷碗的問題。

如果我們平時在家不刷碗,以後也不打算刷碗,那就沒必要假裝賢良淑德,吃完飯幫着收拾收拾,然後坐着嗑瓜子就行了。

婆家如果看不慣,那就早早提出來,省得婚後爆發更大的沖突。

等到黃亦玫經曆了方協文的控制後,她終于撕掉了“好說話”的面具。

第5次吃飯,莊國棟邀請離婚後的黃亦玫吃飯,按照慣例,沒征求她的意見,直接定了法餐。

黃亦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莊國棟遷就女兒吃快餐。

莊國棟終于明白,被别人擅自安排的感覺,有多糟糕。

等到第6次吃飯,莊國棟同樣邀請黃亦玫吃法餐。

黃亦玫終于拿到了菜單,莊國棟也終于學會了尊重,在一旁默默等着她點菜。

見黃亦玫半天沒選好,莊國棟才說,先按照定好的菜單上吧。

很多觀衆發現,他們這次吃飯,隻吃了一道菜——白酒燴青口,好寒酸呀。

實際上,并非莊國棟寒酸,而是他隻定了這一道菜,其他菜都等着黃亦玫點呢。

黃亦玫跟莊國棟的6頓飯,印證了與人相處的一條潛規則。

别人如何對待我們,跟我們自己表現出來的需求,和别人的品質素養都有關系。

若我們想要别人對我們鄭重相待,既需要慧眼識人,跟品質好的人相處,也需要我們在相處的早期,直截了當表明自己的需求。

不要為了所謂的“性格好”“禮貌”“謙讓”委屈自己。

别人很可能看不到我們的委屈,還以為我們喜歡被這樣對待。

玫瑰的故事:莊國棟5次不讓黃亦玫點菜,正因第一晚後她發的短信

#頭條創作挑戰賽##玫瑰的故事##劉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