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30%的蘋果稅(應用内任何虛拟商品的交易,都要将交易的30%分給蘋果)一直面臨很大争議,被認為抽成過高,但國産手機針對手機遊戲收的稅是50%。伴随着遊戲收入越來越高,被分走的越來越多,騰訊開始反抗了。
6月19日,《地下城與勇士:起源》營運團隊釋出了一則公告稱,因合約到期,自6月20日起,DNF手遊将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平台應用商店。
公告中的“部分安卓平台應用商店”,指的是包括OPPO、vivo、榮耀、聯想、酷派、努比亞、魅族、華為等手機廠商官方應用商店,在遊戲行業内被稱之為“硬核聯盟”,該聯盟于2014年成立,以協定遊戲公司與手機廠商遊戲分成為主,比例為5:5。
硬核聯盟,拿下了國内60%+的應用分發管道,同時控制了手機硬體,騰訊網易都不得不咬牙支付50%的分成比例。
但50%的管道分成隻是遊戲上架應用商店,管道方并不保證額外的曝光和流量傾斜。遊戲廠商想更多使用者下載下傳,往往還要向應用商店支付額外的推廣費用。
也就是說,50%的這個抽成比例直接分走了遊戲廠商一半營收,但是還不包括其他的管道營運支出,這意味着遊戲廠商賺的錢,手機應用商店管道分走的,是超過50%的。
蘋果30%的抽成在全球遭遇了衆多争議與訴訟,但蘋果稅、谷歌稅(30%,可以通過其他支付管道避開)在國産手機稅面前,是小巫見大巫了。國内2023年遊戲市場銷售收入高達3029億,絕大多數是手遊,這意味着去年硬核聯盟的抽成或已達800億~900億。
與蘋果稅不同的是,硬核聯盟隻針對遊戲,而騰訊差不多占了國内遊戲市場的一半,排第二的是網易遊戲,兩者占比超86%。這個硬核聯盟,幾乎就針對騰訊與網易了。
人人都在抱怨“天下苦‘蘋果稅’和‘安卓稅’久矣”,但騰訊網易則是苦國産手機稅久矣。
而DNF手遊首周狂攬1.4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0億元),一躍成為近期騰訊最賺錢的手遊産品。Sensor Tower的資料顯示,在5月最後的11天,DNF手遊在國内iOS市場的收入已經超過《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的收入總和,使得5月騰訊遊戲在移動端的收入實作了12%的增長。
而硬核聯盟占據超國内60%的管道,意味着首周這款遊戲就要被硬核聯盟分走3億元收入。
遊戲廠商往往是得不到同情的一方,尤其是騰訊這種遊戲巨頭。但說實話,這個分成比例确實是太高了,這還是在有蘋果30%的抽成制衡的前提下。
是以,不僅騰訊向高分成開炮,網易也不甘心就這樣被硬核聯盟分走50%的收入,2020年,米哈遊的《原神》和莉莉絲的《萬國覺醒》在上線之初就放棄了傳統安卓管道,并取得不錯的商業成績。此前網易CEO丁磊在财報電話會上炮轟“中國安卓分成市場是最貴的,高達50%,沒道理嘛。”
沒親自下場做手機,恐成騰訊憾事
今天的局面,是在騰訊意料之外的,如果騰訊知道有今天,是否會重新考慮親自下場做手機?
在2012年前後,國内手機産業鍊已經成熟,雷軍之外,樂視、360等網際網路公司都下場做了手機。
而騰訊手握QQ與微信兩大社交利器,擁有大量的遊戲現金流,後來又有王者榮耀這樣現象級爆款遊戲,做手機優勢很大,能為自己的軟體帝國構築一道強大的硬體護城河。
是以,很長時間以來,很多人都建議騰訊做手機,認為騰訊應該做手機。而馬化騰後來也對外回應了為什麼不做手機,他表示小米做手機很成功,而做手機不是騰訊的專長,騰訊更專注于手機裡面的服務,怎麼利用硬體裝置發揮它的獨特體驗。
但是馬化騰或沒有想到,硬體才是第一入口,掌控軟體分發大權,可以對軟體生态造成掣肘。
正是因為沒有做手機,騰訊手裡的排名第一的應用商店——應用寶這張牌也失去了。
在早年的Android手機上,使用者主要是通過應用寶、豌豆莢、91助手、安卓市場等三方應用商店下載下傳軟體,在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網龍控股子公司91無線,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一筆最大的收購案。但百度沒有做起來,騰訊應用寶在2015年成為國内第一大應用商店。應用商店第一管道這個位置,對騰訊來說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確定了騰訊不必受到其他應用商店管道的掣肘與抽成,騰訊擁有大量的APP,又是第一遊戲巨頭與第一社交巨頭,保住自己的應用商店第一的管道地位,相當于能確定自己的利潤不被大規模分走。
但是随着國内頭部手機廠商格局固定下來,手機廠商自己做應用商店,控制使用者應用下載下傳管道,第三方應用商店包括應用寶、360手機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在硬體層面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基本等于被屏蔽。入口地位輕易就易主了,畢竟硬體才是第一入口,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掌控了APP下載下傳與遊戲營運的主導權。
在2016年之前,軟體廠商比硬體廠商更有話語權,彼時騰訊手裡的牌都适合做手機:王者榮耀、微信、QQ還有應用寶這個大殺器。這些軟體都是使用者離不開的,當時很多人暢想,若騰訊以買手機送各種會員+價格戰的模式,将在中國手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如果騰訊能在中國手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那麼其他廠商恐怕也不敢收50%的分成,騰訊的财報顯示,2023年,本土遊戲收入1267億元。60%的管道占比與50%的分成,意味着騰訊一年恐怕要被硬核聯盟分走380億。
這換誰不肉疼?這些每年被分走的巨額收入,即便從中拿一半出來也是每年190億,用來投入做手機,成功的機率将會是非常大的。無論是打價格戰,還是投入硬體研發,建工廠,做供應鍊,都夠用了。騰訊彼時無論是資金實力與手裡的資源至少要比小米強的多。更是一般手機廠商所不能比。
如果騰訊願意重成本投入,親自下場造手機,掌控硬體入口與手機商店入口,一旦成功了,騰訊就有了與其他手機廠商叫闆的資本,或許就能把抽成比例至少打下20%,利潤營收将大幅提升一個台階。
在過去10多年,騰訊的軟體一直是剛需,擁有強大的話語權,放在7~8年前,如果騰訊的軟體在硬核聯盟的應用商店無法下載下傳,而騰訊自己的手機可以下載下傳,那麼這很可能導緻其他手機硬體的銷量受到影響。
是以,騰訊如果一開始擁有更高的戰略眼光,做手機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送會員送各種軟體特權等,騰訊擁有大量的手段來做高自己的手機硬體銷量,隻可惜,騰訊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手機市場已經定型,現在不是砸錢就能成功的了,從如今的局面來看,沒親自下場做手機,或是騰訊的一大戰略失誤,也是騰訊一大憾事。想着每年300到400億利潤被硬核聯盟分走,騰訊或許現在比誰都後悔沒做手機。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