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英仙說

2024-06-22 20:55釋出于浙江前體壇周報國際部記者、資深體育創作者

首先球本身有沒有特别的地方?我覺得凱恩的說法已經比較到位——他說“在德甲大家踢的是阿迪達斯的球,重量上“給人感覺”就是比在英超用的耐克的球要“輕一些”,而且非常“容易吃勁兒”,是以這就會讓腳法和腳力很強的職業球員射門更具威脅。

是以凱恩的結論是:euro24這款球,對前鋒比對守門員更友好。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結果大家也看見了,确實如此。其實從工藝技術角度,我個人覺得真沒啥讨論的空間,從20多年前開始,阿迪達斯的足球制作工藝其實就已經到頂了,後面什麼熱粘合啊、什麼可再生材料啊,這些都已經不能算是足球本身的工藝提升,也不會對足球比賽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

譬如皮球表面上的增加摩擦力的紋理,我個人覺得還是很重要——2004年那款光不出溜的”航海日志”怎麼樣?貝克漢姆肯定有話說(◐‿◑)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除了球本身之外,我覺得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跟目前足球比賽的某些戰術變化有關——

熟悉米蘭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話題不陌生。其實從上賽季米蘭的比賽來說,防守方面是有很大退步的——重要的一個點,就是經常在禁區弧頂處被很多對手都打進了遠射——在禁區前沿,米蘭的防守力量基本可以說是薄弱的,甚至是空虛的。

這個結論當然對米蘭自己來說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推而廣之,我覺得也不難發現類似“禁區弧頂”這種位置的防守,似乎在如今的足球比賽中,就是越來越難的。畢竟米蘭再弱,好歹也算是個角兒,他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其他球隊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究其原因,我想大緻有兩個方面——人的因素和戰術的因素。

先說人。說白了就是在“強調出球能力”的當今足壇,純粹防守型的球員其實在選材面已經并不吃香、甚至已經很難找到優秀的中場防守者了。

當你對一個球員的其他方面能力要求變高,那麼代價就是某些方面他會沒那麼好——在這個話題裡,大概可以把這定義為“中場防守球員的覆寫能力與預判能力”吧。

總之在人選方面其實很多球隊都有嚴重的困惑,強大如英格蘭又如何?還不是容易吃癟。而帶足了防守型後腰、也對此最為重視的主教練則要數德尚,畢竟他本人就是這個位置出身——然而昨晚上西蒙斯也差點讓法國隊吃癟(◐‿◑)

是以單純說“人”的因素,也不盡然。是以後面談到戰術因素了。

在我看來,這種禁區外遠射的情形不外乎兩條——

要麼是通過定位球等方式大兵壓境,導緻對方禁區内人數過于密集,這種情況下禁區外的空間就非常充裕、很适合“掄一腳”,這是比較正常的方式——譬如丹麥對英格蘭一戰裡的尤爾曼德。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類似沙奇裡和加克波那種,在對手後場組織進攻的過程中突然形成了搶斷,然後第一時間想辦法射門。

可以說當今的足球戰術更加強調“前場包夾與逼搶”的情況下,這種禁區外的射門經常會在某些球隊後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突然到來——尤其是你有類似沙奇裡這種超級遠射能力的球員時——一般教練肯定會這樣說:“你隻要得到了皮球,甭管是在哪,隻要你有把握,就可以來一腳。”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是以我的感覺,這也是造成“禁區外遠射進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從普通球迷的角度,我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對歐洲杯本身來說肯定是好事情,也會從某些方面激勵擅長遠射的球員繼續努力和嘗試^_^至于對各隊的防守組織、尤其是把核心戰略放在防守和蹲坑方面的某些球隊來說(德尚你坐下),我覺得我們也沒必要替他們多操心。

用我總說的一句話就是,該由主教練操的心,别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來。

檢視原圖 44K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 科普帖:為何這屆歐洲杯遠射進球特别多?是因為比賽用球黑科技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