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作者:宇一

崔如琢門下弟子衆多,要說影響力最大,法脈最正,市場最好的兩位弟子,莫過于張國祥和邵戈。

“筆墨當随時代”石濤這句話首先要深耕傳統,其次“随時代”。前者承德、念祖,而後借古、開今。中國畫的繼承傳統,其實就是繼承古人的筆法線條,墨法,以及繼承古人的意境和心境。從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禅、崔如琢、張國祥和邵戈成為中國畫傳統的守望者和新世紀創新的前行者是道地的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筆墨之高,已入化境。從大寫意到小寫意,從潑墨到潑彩各具特色,各具面貌,自成一格。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禅他們都是曆史已定位的百年巨匠,一代大師。崔如琢先生還健在,筆者不妄加評論留給曆史定位吧!我着重解析崔如琢先生的兩位弟子張國祥和邵戈。

張國祥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書畫鑒賞家,收藏家,畫家。從古至今好藝事,精鑒賞,善書畫的大家如趙孟頫、文征明、張大千、溥心畬、徐邦達、謝稚柳、啟功比比皆是…先賢們用筆技藝,叙跋尾押署,公私印記,論裝褙裱袖,記各處寺觀壁畫、古今秘畫珍圖,繪畫之源流、興廢,分析曆代畫家的師承、宗派關系,再加上從小生活在京城,身邊文人雅士的熏陶和故宮博物館曆代名家的真迹,這些都讓張國祥先生積累了許多豐富而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眼高手高的心靈感應。近幾十年在北京電視台等欄目長期鑒定全國每個地方的名家書畫作品再加上和很多鑒定家同行之間切磋研讨,聞見日富,遂稱此中翹楚,目光直透紙背,僞赝之作無所遁形,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洞察秋毫、犀利獨到、優劣、真僞一眼便知。在人類文明的曆史長河中,藝術品的收藏一直被視為一種高尚的文化活動,尤其是古代藝術品,它們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還承載着豐富的曆史與文化資訊,張國祥先生藏有所取,藏有所去,藏有所為,對自己鐘愛的玉石,古玩,字畫時常把玩,更加提升了自己愉悅的心情和審美趣味。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以筆者拙見張國祥先生的作品主要展現在四個方面:一,作品呈現出的高古、樸拙、厚重、蒼茫、大氣之精神美。追求書法方面的質樸古厚的意趣,引用到繪畫用色方面來,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豔,能用大紅大綠複雜而有變化,是大寫意花卉最善于用色的能手。二、畫氣不畫形。張國祥先生的筆下人物,竹子,山水,花鳥幾筆文氣十足,但在他的筆下亂頭粗服,老筆紛披,蒼蒼茫茫,絕無小趣味可言。他的作品以正派、端莊,胸中有一股正氣和雄渾之氣。“筆所未到氣已吞”,他就是這樣一股氣!以精神指向借物抒情,畫中每一點都不讨好任何人,他隻為自己畫畫。三、中國畫的哲學核心為“道。”張國祥先生直通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繪畫藝術的根本規律,老子認為,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故曰“道法自然”。道家認為中國畫創作強調“當法自然“、“心師造化“。清代魏源說:“道本自然,法道者,亦法自然而已矣”。通過筆法的骨、肉、血、氣等點、線及布白的骨法用筆講究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講究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古代哲學對于自然的認識不同于西方哲學。中國山水畫誕生的東晉,正是道家的玄學風靡四方的時候。道家的那種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甚至整個中國文學藝術的重表現而略再現的美學觀念和基礎。中國山水畫描繪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呈現的是欣欣向榮一派生機、心有溝壑,胸懷山川,張國祥先生的作品呈現出一種靜穆、含蓄、玄淡、渾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極少有浮躁不安、劍拔弩張的火氣與剛猛之感。他的作品沒有把追求形、色、體、光的逼真放在首位,而是把“澄懷觀道”作為終極目标。老子的“道”在美學上的展現就是一種含蓄、玄遠太虛的朦胧之美。也正是這“大象無形”之美賦予了山水畫以無限生機。四、張國祥先生指墨領域沿着高其佩,潘天壽,李苦禅,崔如琢等指墨大寫意花鳥畫的傳統脈絡一路開拓過來,取其優點,形成個人面目。品觀他的指墨大寫意花鳥畫作,味道濃厚,收放自如,線條厚拙又不乏靈動。中國水墨畫強調筆情墨趣,實際上,所謂情趣并非單靠筆墨本身就能産生,而是根植于運用筆墨的主人、亦即畫家内心深處,我畫我心。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2024年張國祥入選大紅袍畫家,能夠入選大紅袍的畫家,可謂是鳳毛麟角,張國祥更是唯一一位一次性過審的大紅袍畫家,他的入選,代表着其藝術成就和影響力已得到中國美術界的權威認可和肯定。凡入選大紅袍的藝術家,必是國寶級藝術家,必是對中國美術界做出突出貢獻的佼佼者,他們的作品也必将成為一個時代永遠的代表!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邵戈先生和張國祥先生同樣出生于北京。所處的環境和地域,文化底蘊深厚,耳濡目染二人皆都出自崔如琢先生門下,在北京也是書畫名家。但是二人的作品細品有同工之妙,也有不同之處。邵戈先生的作品有傳統筆墨和新水墨的結合,新水墨畫派的“新”字,是相對于以前的各個曆史時期說的,因為它在水墨畫的核心問題——色調的精準控制上有一個飛躍性的發展,是以前沒有的,是劃時代的。邵戈先生作品注重虛實的處理,其作品筆墨簡練、粗放,酣暢淋漓;造型自然、生動,講求意趣。邵戈的寫生人物,亦是極為重視筆情墨趣的發揮,以及意象意境的塑造。重以線條造型,筆墨的松動靈活、意趣生動自然、率意樸質。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邵戈先生13歲拜師國畫大師崔如琢,他是崔如琢先生的第一個入室弟子,是以深得親傳,不僅如此,他也是崔老師的得意門生,沒有讓恩師失望,成為了當代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邵戈的水墨畫主色就是黑白灰三色,尤其是灰色是邵戈作品的主色調,使得黑白灰的畫面更加協調,而且更加豐富。如果要在作品中添加色彩,邵戈注重的也是色彩能夠帶來的氣氛,而不是色彩本身,現代水墨是從傳統中得來,然後通過不斷的試驗,建立起水墨的現代感覺。曾有行業内人士評論邵戈的畫,超越了傳統水墨的格局和審美規範。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邵戈先生是中國新水墨畫院院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作為新水墨第一人,在藝術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僅拍賣價格屢創新高,成為藝術拍賣市場上的寵兒,同時他本人也在編書出書,交流辦展,希望能夠把自己的經驗交流出去能夠和大家探讨。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張國祥與邵戈國畫探析 ——崔如琢門下兩大弟子,中國一流名家

截止到2024年,80歲的國畫大師崔如琢先生連續十年位居胡潤中國藝術榜前兩名,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國最高的藝術研究機構,也是藝術人才輩出的最高殿堂。在這樣一位成績卓著的國畫大師門下,有兩位當今畫壇最具影響力的學生,張國祥和邵戈成為崔先生門下翹楚,實至名歸。

所謂堅持文化自信,守正創新,我們中國畫,這門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曆經千年的沉澱與打磨,形成了如今獨特而又豐富的面貌。在新的曆史時期,如何讓中國畫繼續保持活力和創新,成為當下藝術界的重要議題。而守正創新,正是中國畫發展的必由之路。張國祥和邵戈二位先生以守正創新的态度,推動中國畫的持續發展,為我們的文化自信注入更強的動力,為全人類的文化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