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我們通過支援起訴的方式

提供法律專業知識支撐

減少她的顧慮

讓她更有底氣去起訴

”麻繩專挑細處斷

2021年2月22日中午,江蘇蘇州相城區采蓮路與古元路的交彙處,60多歲的沈玉祯(化名)騎着電動自行車正準備左拐,不料與李某駕駛的一輛直行的小轎車相撞。她摔倒在地,昏了過去。

沈玉祯再次醒來時,已經是在醫院裡了,那是一個星期之後的事情。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沈玉祯的頭部和腰部等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顱腦和腰部損傷分别達到了十級傷殘。她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之久,花了近10萬元的醫療費。然而,出院後的沈玉祯還是無法自如行走,隻能與輪椅為伴,失去了自理能力。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沈玉祯的丈夫早年病逝,女兒很小的時候也在一次事故中受傷,她一個人帶着女兒生活多年。如今的她是個下崗勞工,隻能靠打些零工貼補家用。但受傷後,她不僅沒了打工的收入,還要背負高額的醫療費,生活是以陷入了困境。

公安交警部門經勘查後認定,本案中的電動自行車和小轎車都存在違反信号燈行駛以及超速的行為,是以雙方在事故中負同等責任。因為責任同等意味着雙方損失加起來需要各負一半責任,是以小轎車還是要對沈玉祯的損傷承擔賠償責任,然而對方一直沒有履行賠償義務。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體狀況穩定了以後,沈玉祯向相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了解了沈玉祯的遭遇後,法律援助中心将該案件線索移送給了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請求他們支援起訴,并提供司法救助。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接到案件線索後,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前往沈玉祯的家中對交通事故過程、她的家庭情況以及身體恢複情況進行了調查核實,并依法作出了支援起訴的決定,還為她申請了一筆國家司法救助金,幫助她渡過難關。沈玉祯也委托法律援助中心專職律師,向法院送出了民事訴狀,要求小轎車司機李某和保險公司賠償她的各項損失共計20萬餘元。

法院審理期間,作為被告一方的保險公司提出,原告沈玉祯已經超過了退休年齡,是以她提出的賠償費用中的誤工費這一項沒有法律依據。而沈玉祯則解釋說,她受傷前在某保險公司做業務員,一直處于工作狀态。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法官經過調查,支援了沈玉祯提出的誤工費請求。對于其他法定賠償項目和标準,原被告雙方沒有太大異議。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很快達成了調解協定。由保險公司賠償原告16萬餘元,小轎車車主李某另外再賠償原告3000元。

司法有溫度,弱勢群體不再無助

當地檢察機關支援起訴加司法救助的這一辦案模式,使弱勢群體的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樣因為這一模式獲益的,還有另外15名勞工。他們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退休工資,靠低保和打零工維持生活。由于供職的食品公司倒閉,工資被拖欠。可由于沒有正式的勞動合同,通過正常途徑維權十分困難。

相城區的法律援助中心認為,這15名老人是典型的弱勢群體,符合法律援助情形,便指派了律師代理他們提起訴訟,同時将這一案件移送給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檢察院,請求他們支援起訴。檢察官認為,15名老人的情況符合支援起訴的條件,決定支援他們提起訴訟。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然而,該食品公司已經向法院送出了強制破産申請,即便15名老人提起訴訟,最後的結果也不容樂觀。考慮到15名老人的家庭困難,檢察官決定為他們申請一筆5000元到6000元不等的司法救助金,先來解決他們短期内的生活困難。

車禍得不到賠償,要不來拖欠的工資……16名老人的權益該如何保護?

因為企業已經沒有可供執行的資金,經過協商,原被告雙方同意将該15名勞動者的報酬作為破産職工債權進行認定,在最終的破産财産清償程式當中,可以作為優先的債權進行一定的受償。司法機關的介入,讓這15名老人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保障,彰顯了司法的公平和正義。

普法時間

Q1:

在民事訴訟當中,法律援助中心代理原告起訴時,為什麼還能同時申請檢察機關支援起訴呢?

A1:

人民檢察院支援民事起訴,是指當國家、集體或個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人民檢察機關可以支援受損害的機關或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這個制度展現了人民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職責,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其重要作用在于為弱勢群體提起民事訴訟提供一種訴訟保障。但必須明确,人民檢察院隻是支援起訴,而并不是代理人。代理人可以是法律援助機構的律師。是以,人民檢察院履行的支援起訴的職權,行使的是檢察權而不是代理權。

Q2:

檢察機關支援民事起訴的做法,其法律依據是什麼呢?

A2:

人民檢察院支援民事起訴的法律依據可概括為頂層法律依據、履職法律依據和直接法律依據。

頂層法律依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履職法律依據指的是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的人民檢察院的職責,其中就包括人民檢察院通過依法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群組織的合法權益。

直接法律依據是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機關對損害國家、集體、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援受損害的機關或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Q3:

案件中,涉案當事人都是老年弱勢群體,他們該如何正确運用司法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A3:

老年弱勢群體在個人的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可以做如下的一些安排:

第一,可以通過法律援助機構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支援起訴的申請。

第二,作為要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應當準備好向人民法院送出的民事起訴狀、個人身份證明材料以及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材料的影印件。

第三,申請人民檢察院的法律咨詢支援。

第四,申請人民檢察院的證據支援。人民檢察院應當事人的申請就可以依法依職權協助驗證。

第五,申請人民檢察院的訴訟支援。人民檢察院對于當事人提出的起訴申請進行嚴格的審查,對符合支援起訴條件的,就要作出支援起訴的決定,并且向人民法院正式送出支援起訴決定書。

來源:CCTV今日說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