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作者:甜途

異國戀本非易事,如同一場豪賭,總有人笑傲風流,亦有人心碎淚雨。蔣方良于2004年12月15日謝幕人生,她一直以低調為伴,默默承受着與蔣經國跨越國界的婚姻所帶來的不幸。這一切的苦痛源自于蔣經國的花心本性。

蔣經國,蔣介石之長子,對于婚姻并不忠誠,頗具風流氣息。妻子蔣方良背井離鄉,默默為他生養子女,一直默默付出。然而,他卻因為外面的誘惑曾動過休妻的念頭,令人感到憤慨。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談及蔣經國的“閃婚閃離”初戀,他曾有多位新歡舊愛。在遇到陪伴他最久的蔣方良之前,他曾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情,即與馮玉祥的女兒馮弗能的初戀。

1926年,16歲的蔣經國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求學,邂逅了15歲的馮玉祥之女馮弗能,二人墜入情網,不久後便匆匆結婚。或許當時的莫斯科婚姻看似輕率,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簡單。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蔣經國與馮弗能并無需進行婚姻登記,隻要兩人感情融洽,同居即可。在中山大學,尤其是對于外貌平平的蔣經國來說,在衆多大齡單身男子中找到伴侶幾乎算是一種奇迹。

一度幸福的生活并未持續太久,因國内政局動蕩而破裂。1927年,“四一二”政變爆發,消息傳至蘇聯,中山大學的中國學生紛紛召開會議,譴責蔣介石背叛革命。怒火中燒的蔣經國在講台上公開指責蔣介石為“叛徒”和“殺人兇手”。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不久後,蔣經國在蘇聯《消息報》上發表公開信,宣稱與蔣介石斷絕父子關系,稱其為中國勞工階級的敵人。政變發生後,蘇聯當局采取報複政策,大量驅逐中國學生,尤其清退國民黨籍學生。

盡管蔣經國表态與蔣介石決裂,但蘇聯當局拒絕他的回國申請,視其為潛在的蔣介石助手,将其視為“人質”。

馮弗能,馮玉祥的長女,俄文名為“妮芝達諾娃”,雖美麗卻對政治興趣不濃厚。她在蔣經國的激進朋友眼中常常被認為不夠資格成為他的妻子,因為她對政治關注較少,很少參與社會活動。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馮玉祥曾與蘇共保持良好關系。在1926年,馮玉祥在與張作霖與吳佩孚聯軍的戰鬥中敗北,之後前往蘇聯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考察”,在那裡受到了留學蘇聯的中國學生熱烈歡迎。

然而,随着“四一二”政變的發生,馮玉祥在1927年6月宣布與蔣介石合作,與蘇共斷絕關系。蘇共中央通過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共産黨支部要求馮弗能劃清界線與馮玉祥。在面對這一局勢時,馮弗能作為蔣經國的妻子和馮玉祥的女兒,經過艱難的思想鬥争後,選擇支援父親。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馮弗能提出要傳回中國,并試圖說服蔣經國與她一同回國,但遭到蔣經國的拒絕。在此事件後,蔣經國于1927年7月向莫斯科中山大學黨委會寫了一份自白書,宣布與馮弗能斷絕夫妻關系,兩人從此分道揚镳。

1928年5月25日,馮氏兄妹獲準回國,蔣經國與馮弗能終生未再相見。

蔣經國在1925年底赴蘇留學,被斯大林當作人質送到西伯利亞改造。通過手段赢得同行和蘇聯當局的信任,被派往烏拉爾重型機械廠擔任技師,後來成為副廠長。在這段經曆中,他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女人,即蔣方良,原名芬娜·伊帕季耶娃·瓦哈列娃。蔣經國的俄文名叫尼古拉。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在蔣經國擔任重型機械廠上司期間的一天晚上,他步行回宿舍途中,經過工廠旁的小樹林時,偶遇一位壯漢正在騷擾一名女工,企圖采取不當行為。蔣經國見狀,毫不猶豫地沖了出去,但那壯漢卻嗤之以鼻,要求他離開,不要插手。蔣經國怒火中燒,與壯漢發生激烈沖突,将其打倒。壯漢匆匆逃離,女工才恢複鎮定,對蔣經國心懷感激。

這次意外事件也成為蔣經國與芬娜相識的契機。通過交談,他得知芬娜是一位剛從技校畢業并分到廠裡工作的女孩。蔣經國的果斷行動引起了芬娜的好感,年輕貌美的她也引起了蔣經國更多的關注,二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此後,每次蔣經國到工廠技校上課,芬娜總是第一時間趕來傾聽。她更主動邀請蔣經國跳舞,表達了對他的愛意。

1935年3月,經曆一系列波折,蔣經國與芬娜的跨國戀情終于有了美好的結局。兩人經曆了困難,走入婚姻的殿堂。婚禮隆重而美麗,芬娜穿着華麗的禮服,走向穿着西裝的蔣經國。二人互相鞠躬,鄭重承諾要相親相愛,攜手走過漫長歲月,白頭偕老。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在《我在蘇聯的日子》一書中,蔣經國以淡泊的語調提及了他與芬娜這段異國戀情的起源:“在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的幾年裡,芬娜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我的部屬。她最了解我的處境,每當我陷入困境,她總是表示同情并伸出援手。1935年3月,我們終于結婚……”

媒人瑪麗亞認為,年輕時的芬娜不僅容貌出衆,連步态都高雅迷人。這對戀人常常一同到海邊遊泳,“尼古拉很聽芬娜的話,對她所做的事也都很滿意。”

然而,芬娜卻誤以為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幸福。婚後,蔣經國回國後逐漸顯露出本性,讓芬娜從一個開朗的姑娘變成了隻能默默忍受的人。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1935年12月,芬娜生下了他們的長子蔣孝文,之後又分别在1945年和1948年生下了女兒蔣孝章以及兒子蔣孝武與蔣孝勇。這四個孩子均為“老總統”蔣介石所賜。

蔣經國在異國他鄉獨自面對生活的壓力時,芬娜成為了他心靈的慰藉。然而,在西安事變爆發後,蔣經國的回國申請被拒絕,身份和職位雙雙被撤銷,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芬娜挺身而出,背負起家庭的責任。蔣經國心靈受到巨大的考驗,因為身份和地位的跌落,他的朋友紛紛疏遠,而唯一陪伴在他身邊的一直是芬娜。

盡管在最為艱難的六個月裡,芬娜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仍然不離不棄,靠着微薄的收入養活了一家三口,并全心全意地寬慰蔣經國,陪他渡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然而,在回國後,蔣經國似乎将所有這些付出都抛在了腦後,隻關注自己,同時也違背了兩人結婚時所許下的誓言。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失去懷恩之心,陶醉于聲色之中。

1937年4月,芬娜的生活經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她離開了故鄉,與蔣經國一同回到中國,蔣經國給她改名為蔣方良。

這一轉變帶來了兩人角色的互換。蔣方良置身異國,而蔣經國則回到了祖國。之前,蔣經國依賴于蔣方良,但在中國,蔣方良卻成為了對蔣經國的依賴之源。

蔣方良在為他生下一對子女——孝文和孝章後,抗戰爆發。蔣經國應父親蔣介石之命,被任命為江西贛南行政專員,于是舉家搬遷至江西。

在蔣介石的庇護下,蔣經國得到了官職,他是以顯得心高氣傲。他之前深藏心底的欲望和好色的潛意識也逐漸顯露出來。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抗戰持續了十四年,蔣經國的行蹤變得難以追蹤。作為外國人,蔣方良無法得知丈夫的具體行蹤,而蔣經國則認為蔣方良束手無策,開始肆意放縱自己,盡情宣洩各種情緒。

章亞若是江西人,曾在南昌私立葆靈女中接受美國教會辦學,因顔值高、才情橫溢,成為學校的校花。蔣經國初次見到章亞若時,對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章亞若勤奮努力,參與各種服務項目,是以成為了學校的學霸。

兩人初次相遇,蔣經國對章亞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章亞若勤奮多才,不僅參與各種救護隊等服務活動,而且在國劇方面有相當造詣,常常參與話劇公演,讓蔣經國為之傾倒。

章亞若參加三青團教育訓練後,對蔣經國的崇拜之情愈發增加。兩人的接觸與交往日漸密切,關系也迅速升溫。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回到公署後,蔣經國決定将章亞若分派到秘書室工作,使她成為他的秘書。兩人整天親密無間,章亞若也是以成為了蔣經國心目中的親密知己。

當時,章亞若居住在贛州江東廟附近的一座老宅裡。蔣經國經常隔三差五地前去探訪她,兩人一同用餐,他們的婚外情成為了專員公署内的不成文秘密。

蔣經國的行為令人不齒。他甚至讓章亞若擔任蔣方良的中文教師,為她進行中文補習,而忠實老實、單純善良的蔣方良則被兩人蒙在鼓裡。

在這段時間裡,蔣經國已經完全忘記了與發妻共渡的日子,以及彼此互相依靠的時光。他的思維裡隻有章亞若,甚至不惜編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欺騙蔣方良,将妻子的付出抛之腦後。他與秘書章亞若的私情是對妻子最大的背叛。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章亞若原本是蔣方良的中文啟蒙老師,實際上卻成了她的情敵。蔣經國以如此忘恩負義的行為,回報了昔日蔣方良對他的拯救之恩,以“劈腿”的方式。

不久之後,有關這段婚外情的消息傳到了重慶,蔣介石對兒子的行為非常不滿,要求蔣經國與章亞若斷絕關系。雖然蔣經國表面上同意了,但回到贛南後仍然與章亞若形影不離,對他人的勸告充耳不聞。

甚至,蔣經國還産生了與蔣方良離婚的念頭,但被蔣介石壓制了下來。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到了1940年底,章亞若懷孕了,蔣經國秘密地安排她前往桂林待産。對外宣稱章亞若嫁給了一名廣西大學學生,而蔣經國則偷偷找機會前往探望。得知她即将生産時,蔣經國想方設法前去照顧她。

1941年5月2日,章亞若在桂林醫院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嬰,由于是早産兒,取名為章孝嚴、章孝慈。蔣經國頻繁赴桂林看望章亞若和孩子們,但他明白在目前的情況下無法給予他們正式的身份。即使通過電報聯系,章亞若也必須使用假名。

然而,事情終究難以保密,章亞若在桂林生子的消息漸漸傳開,令蔣介石不滿,決定将蔣經國調回重慶。同時,章亞若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1942年8月,停留在桂林的章亞若突發頭痛和胸悶,上吐下瀉。雖然病情起初好轉,但在半夜突發血中毒,最終離世。蔣經國得知章亞若去世的消息後非常傷心,為掩飾悲傷,他戴上黑眼鏡。此後的一段時間裡,他深感沮喪,知道是自己害了章亞若。

然而,蔣經國的深情真假無人得知,且能維持多久。之後,蔣經國反而變本加厲,接二連三地背叛蔣方良,讓她陷入極為尴尬的境地。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不僅如此,蔣經國除了與章亞若外,還有許多新歡舊愛。其中一個是丁蘭葆,一位年輕貌美、嗓音動人的女孩,因為才華出衆,她在上海戲劇學校學習,并改名為顧正秋。顧正秋在戲校畢業後自組劇團,外出公演。1948年11月,她在台北的永樂戲院演出,一舉成名。原計劃演出結束後直接傳回上海,但由于局勢動蕩,她隻能留在永樂戲院繼續表演。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蔣經國與蔣介石同時身在台灣,注意到了平劇演員顧正秋的表演。漸漸地,蔣經國對戲台上的顧正秋産生了濃厚興趣,甚至超越了對她所表演戲劇的關注。每次演出結束後,蔣經國都借劇團宴請的名義接近顧正秋。

在追求顧正秋的人中,有些人權勢高顯,甚至有人送給她豪宅,但顧正秋卻對這些不屑一顧。在每場演出結束後,她總是迅速從背景走出,徑直沖向早已等候的任顯群的車子。

令蔣經國始料未及的是,他追求的顧正秋最終成為了任顯群的女人。當時,蔣經國和任顯群都已有家庭,為了追求顧正秋,他們倆都打算離婚。

然而,蔣經國的婚變遭到了蔣介石的反對。任顯群順利與原配離婚并娶了顧正秋,但随後他被判刑五年。兩人剛開始新生活的美好計劃瞬間破碎。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顧正秋毅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徹底告别了舞台。她專心等待任顯群出獄,度過了孤獨的生活,每日除了按時去獄中探望任顯群外,她獨自度過無言的日子。

厄運的五年艱難熬過,任顯群獲釋。然而,此時的他已沒有官職。他和顧正秋一同前往遠離台北、與世隔絕的金山農場,這裡甚至沒有電燈。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兩人共同發現了興趣,開始全身心地培植草莓并制作草莓醬,将産品銷售到海外。他們的生活變得甯靜平淡,盡管此時的蔣經國仍有一些欲望,但兩人的感情深厚,他逐漸無法再插足其中,也慢慢淡忘了顧正秋。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因病在台北辭世,結束了他頗為傳奇的一生。他這位曾經浪蕩大半輩子的人,盡管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一直呼喚他那對雙胞胎的母親章亞若的名字,内心對于曾經的愛情和親情存在着愧疚。然而,他最對不起的卻是蔣方良。

蔣方良為了他艱苦學習,适應不同文化,最終能夠說得比他們還道地的中文。她毫不追求名利,也不争取權勢,将一生完全奉獻給了中國的丈夫和孩子們。對于蔣經國的所作所為,她或許了解,但一直默默承受着,隻為了能夠好好地守護在他和孩子們身邊。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1978年,蔣經國成為台灣地區上司人,但在生活中,蔣方良一直保持低調。她很少在媒體露面,對台灣百姓來說她是陌生的。她與普通無怨的家庭主婦沒有太大差別,當丈夫經常加班或出差時,她負責處理家裡大小事務,盡管有傭人,但她常親自動手洗窗簾。

在蔣經國去世後,她的三個兒子逐漸疏遠她,生活的各種打擊使她備受折磨。1989年,因患有長期糖尿病的長子孝文患上咽喉癌而去世,1991年,次子孝武患有胰腺炎突然離世,1996年12月,在嚴寒的氛圍中,蔣孝勇在病房裡與蔣方良永别。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

在丈夫和三個兒子相繼離世後,陪伴她幾十年、親如姊妹的傭人“阿寶姐”也離開,傳回大陸定居。而她唯一的女兒蔣孝章則一直居住在美國。

她淪為一位孤寂的老人,最終于2004年因病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辭世。至此,她幾十年來默默支撐的婚姻名存實亡,為家庭和子女奉獻的一生畫上了終止符。

蔣經國風流成性,兩次想要休妻,發妻苦等一生,最終落得這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