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作者:甜途

异国恋本非易事,如同一场豪赌,总有人笑傲风流,亦有人心碎泪雨。蒋方良于2004年12月15日谢幕人生,她一直以低调为伴,默默承受着与蒋经国跨越国界的婚姻所带来的不幸。这一切的苦痛源自于蒋经国的花心本性。

蒋经国,蒋介石之长子,对于婚姻并不忠诚,颇具风流气息。妻子蒋方良背井离乡,默默为他生养子女,一直默默付出。然而,他却因为外面的诱惑曾动过休妻的念头,令人感到愤慨。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谈及蒋经国的“闪婚闪离”初恋,他曾有多位新欢旧爱。在遇到陪伴他最久的蒋方良之前,他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即与冯玉祥的女儿冯弗能的初恋。

1926年,16岁的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邂逅了15岁的冯玉祥之女冯弗能,二人坠入情网,不久后便匆匆结婚。或许当时的莫斯科婚姻看似轻率,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简单。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蒋经国与冯弗能并无需进行婚姻登记,只要两人感情融洽,同居即可。在中山大学,尤其是对于外貌平平的蒋经国来说,在众多大龄单身男子中找到伴侣几乎算是一种奇迹。

一度幸福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因国内政局动荡而破裂。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消息传至苏联,中山大学的中国学生纷纷召开会议,谴责蒋介石背叛革命。怒火中烧的蒋经国在讲台上公开指责蒋介石为“叛徒”和“杀人凶手”。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不久后,蒋经国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公开信,宣称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称其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敌人。政变发生后,苏联当局采取报复政策,大量驱逐中国学生,尤其清退国民党籍学生。

尽管蒋经国表态与蒋介石决裂,但苏联当局拒绝他的回国申请,视其为潜在的蒋介石助手,将其视为“人质”。

冯弗能,冯玉祥的长女,俄文名为“妮芝达诺娃”,虽美丽却对政治兴趣不浓厚。她在蒋经国的激进朋友眼中常常被认为不够资格成为他的妻子,因为她对政治关注较少,很少参与社会活动。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冯玉祥曾与苏共保持良好关系。在1926年,冯玉祥在与张作霖与吴佩孚联军的战斗中败北,之后前往苏联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那里受到了留学苏联的中国学生热烈欢迎。

然而,随着“四一二”政变的发生,冯玉祥在1927年6月宣布与蒋介石合作,与苏共断绝关系。苏共中央通过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共产党支部要求冯弗能划清界线与冯玉祥。在面对这一局势时,冯弗能作为蒋经国的妻子和冯玉祥的女儿,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后,选择支持父亲。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冯弗能提出要返回中国,并试图说服蒋经国与她一同回国,但遭到蒋经国的拒绝。在此事件后,蒋经国于1927年7月向莫斯科中山大学党委会写了一份自白书,宣布与冯弗能断绝夫妻关系,两人从此分道扬镳。

1928年5月25日,冯氏兄妹获准回国,蒋经国与冯弗能终生未再相见。

蒋经国在1925年底赴苏留学,被斯大林当作人质送到西伯利亚改造。通过手段赢得同行和苏联当局的信任,被派往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担任技师,后来成为副厂长。在这段经历中,他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女人,即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帕季耶娃·瓦哈列娃。蒋经国的俄文名叫尼古拉。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在蒋经国担任重型机械厂领导期间的一天晚上,他步行回宿舍途中,经过工厂旁的小树林时,偶遇一位壮汉正在骚扰一名女工,企图采取不当行为。蒋经国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但那壮汉却嗤之以鼻,要求他离开,不要插手。蒋经国怒火中烧,与壮汉发生激烈冲突,将其打倒。壮汉匆匆逃离,女工才恢复镇定,对蒋经国心怀感激。

这次意外事件也成为蒋经国与芬娜相识的契机。通过交谈,他得知芬娜是一位刚从技校毕业并分到厂里工作的女孩。蒋经国的果断行动引起了芬娜的好感,年轻貌美的她也引起了蒋经国更多的关注,二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此后,每次蒋经国到工厂技校上课,芬娜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倾听。她更主动邀请蒋经国跳舞,表达了对他的爱意。

1935年3月,经历一系列波折,蒋经国与芬娜的跨国恋情终于有了美好的结局。两人经历了困难,走入婚姻的殿堂。婚礼隆重而美丽,芬娜穿着华丽的礼服,走向穿着西装的蒋经国。二人相互鞠躬,郑重承诺要相亲相爱,携手走过漫长岁月,白头偕老。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在《我在苏联的日子》一书中,蒋经国以淡泊的语调提及了他与芬娜这段异国恋情的起源:“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几年里,芬娜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我的部属。她最了解我的处境,每当我陷入困境,她总是表示同情并伸出援手。1935年3月,我们终于结婚……”

媒人玛丽亚认为,年轻时的芬娜不仅容貌出众,连步态都高雅迷人。这对恋人常常一同到海边游泳,“尼古拉很听芬娜的话,对她所做的事也都很满意。”

然而,芬娜却误以为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幸福。婚后,蒋经国回国后逐渐显露出本性,让芬娜从一个开朗的姑娘变成了只能默默忍受的人。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1935年12月,芬娜生下了他们的长子蒋孝文,之后又分别在1945年和1948年生下了女儿蒋孝章以及儿子蒋孝武与蒋孝勇。这四个孩子均为“老总统”蒋介石所赐。

蒋经国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时,芬娜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然而,在西安事变爆发后,蒋经国的回国申请被拒绝,身份和职位双双被撤销,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芬娜挺身而出,背负起家庭的责任。蒋经国心灵受到巨大的考验,因为身份和地位的跌落,他的朋友纷纷疏远,而唯一陪伴在他身边的一直是芬娜。

尽管在最为艰难的六个月里,芬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仍然不离不弃,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了一家三口,并全心全意地宽慰蒋经国,陪他渡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然而,在回国后,蒋经国似乎将所有这些付出都抛在了脑后,只关注自己,同时也违背了两人结婚时所许下的誓言。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失去怀恩之心,陶醉于声色之中。

1937年4月,芬娜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离开了故乡,与蒋经国一同回到中国,蒋经国给她改名为蒋方良。

这一转变带来了两人角色的互换。蒋方良置身异国,而蒋经国则回到了祖国。之前,蒋经国依赖于蒋方良,但在中国,蒋方良却成为了对蒋经国的依赖之源。

蒋方良在为他生下一对子女——孝文和孝章后,抗战爆发。蒋经国应父亲蒋介石之命,被任命为江西赣南行政专员,于是举家搬迁至江西。

在蒋介石的庇护下,蒋经国得到了官职,他因此显得心高气傲。他之前深藏心底的欲望和好色的潜意识也逐渐显露出来。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抗战持续了十四年,蒋经国的行踪变得难以追踪。作为外国人,蒋方良无法得知丈夫的具体行踪,而蒋经国则认为蒋方良束手无策,开始肆意放纵自己,尽情宣泄各种情绪。

章亚若是江西人,曾在南昌私立葆灵女中接受美国教会办学,因颜值高、才情横溢,成为学校的校花。蒋经国初次见到章亚若时,对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章亚若勤奋努力,参与各种服务项目,因此成为了学校的学霸。

两人初次相遇,蒋经国对章亚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章亚若勤奋多才,不仅参与各种救护队等服务活动,而且在国剧方面有相当造诣,常常参与话剧公演,让蒋经国为之倾倒。

章亚若参加三青团培训后,对蒋经国的崇拜之情愈发增加。两人的接触与交往日渐密切,关系也迅速升温。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回到公署后,蒋经国决定将章亚若分派到秘书室工作,使她成为他的秘书。两人整天亲密无间,章亚若也因此成为了蒋经国心目中的亲密知己。

当时,章亚若居住在赣州江东庙附近的一座老宅里。蒋经国经常隔三差五地前去探访她,两人一同用餐,他们的婚外情成为了专员公署内的不成文秘密。

蒋经国的行为令人不齿。他甚至让章亚若担任蒋方良的中文教师,为她进行中文补习,而忠实老实、单纯善良的蒋方良则被两人蒙在鼓里。

在这段时间里,蒋经国已经完全忘记了与发妻共渡的日子,以及彼此相互依靠的时光。他的思维里只有章亚若,甚至不惜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欺骗蒋方良,将妻子的付出抛之脑后。他与秘书章亚若的私情是对妻子最大的背叛。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章亚若原本是蒋方良的中文启蒙老师,实际上却成了她的情敌。蒋经国以如此忘恩负义的行为,回报了昔日蒋方良对他的拯救之恩,以“劈腿”的方式。

不久之后,有关这段婚外情的消息传到了重庆,蒋介石对儿子的行为非常不满,要求蒋经国与章亚若断绝关系。虽然蒋经国表面上同意了,但回到赣南后仍然与章亚若形影不离,对他人的劝告充耳不闻。

甚至,蒋经国还产生了与蒋方良离婚的念头,但被蒋介石压制了下来。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到了1940年底,章亚若怀孕了,蒋经国秘密地安排她前往桂林待产。对外宣称章亚若嫁给了一名广西大学学生,而蒋经国则偷偷找机会前往探望。得知她即将生产时,蒋经国想方设法前去照顾她。

1941年5月2日,章亚若在桂林医院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婴,由于是早产儿,取名为章孝严、章孝慈。蒋经国频繁赴桂林看望章亚若和孩子们,但他明白在目前的情况下无法给予他们正式的身份。即使通过电报联系,章亚若也必须使用假名。

然而,事情终究难以保密,章亚若在桂林生子的消息渐渐传开,令蒋介石不满,决定将蒋经国调回重庆。同时,章亚若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1942年8月,停留在桂林的章亚若突发头痛和胸闷,上吐下泻。虽然病情起初好转,但在半夜突发血中毒,最终离世。蒋经国得知章亚若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为掩饰悲伤,他戴上黑眼镜。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深感沮丧,知道是自己害了章亚若。

然而,蒋经国的深情真假无人得知,且能维持多久。之后,蒋经国反而变本加厉,接二连三地背叛蒋方良,让她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不仅如此,蒋经国除了与章亚若外,还有许多新欢旧爱。其中一个是丁兰葆,一位年轻貌美、嗓音动人的女孩,因为才华出众,她在上海戏剧学校学习,并改名为顾正秋。顾正秋在戏校毕业后自组剧团,外出公演。1948年11月,她在台北的永乐戏院演出,一举成名。原计划演出结束后直接返回上海,但由于局势动荡,她只能留在永乐戏院继续表演。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蒋经国与蒋介石同时身在台湾,注意到了京剧演员顾正秋的表演。渐渐地,蒋经国对戏台上的顾正秋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超越了对她所表演戏剧的关注。每次演出结束后,蒋经国都借剧团宴请的名义接近顾正秋。

在追求顾正秋的人中,有些人权势高显,甚至有人送给她豪宅,但顾正秋却对这些不屑一顾。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她总是迅速从后台走出,径直冲向早已等候的任显群的车子。

令蒋经国始料未及的是,他追求的顾正秋最终成为了任显群的女人。当时,蒋经国和任显群都已有家庭,为了追求顾正秋,他们俩都打算离婚。

然而,蒋经国的婚变遭到了蒋介石的反对。任显群顺利与原配离婚并娶了顾正秋,但随后他被判刑五年。两人刚开始新生活的美好计划瞬间破碎。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顾正秋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彻底告别了舞台。她专心等待任显群出狱,度过了孤独的生活,每日除了按时去狱中探望任显群外,她独自度过无言的日子。

厄运的五年艰难熬过,任显群获释。然而,此时的他已没有官职。他和顾正秋一同前往远离台北、与世隔绝的金山农场,这里甚至没有电灯。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两人共同发现了兴趣,开始全身心地培植草莓并制作草莓酱,将产品销售到海外。他们的生活变得宁静平淡,尽管此时的蒋经国仍有一些欲望,但两人的感情深厚,他逐渐无法再插足其中,也慢慢淡忘了顾正秋。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因病在台北辞世,结束了他颇为传奇的一生。他这位曾经浪荡大半辈子的人,尽管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一直呼唤他那对双胞胎的母亲章亚若的名字,内心对于曾经的爱情和亲情存在着愧疚。然而,他最对不起的却是蒋方良。

蒋方良为了他艰苦学习,适应不同文化,最终能够说得比他们还地道的中文。她毫不追求名利,也不争取权势,将一生完全奉献给了中国的丈夫和孩子们。对于蒋经国的所作所为,她或许了解,但一直默默承受着,只为了能够好好地守护在他和孩子们身边。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1978年,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但在生活中,蒋方良一直保持低调。她很少在媒体露面,对台湾百姓来说她是陌生的。她与普通无怨的家庭主妇没有太大区别,当丈夫经常加班或出差时,她负责处理家里大小事务,尽管有佣人,但她常亲自动手洗窗帘。

在蒋经国去世后,她的三个儿子逐渐疏远她,生活的各种打击使她备受折磨。1989年,因患有长期糖尿病的长子孝文患上咽喉癌而去世,1991年,次子孝武患有胰腺炎突然离世,1996年12月,在严寒的氛围中,蒋孝勇在病房里与蒋方良永别。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

在丈夫和三个儿子相继离世后,陪伴她几十年、亲如姊妹的佣人“阿宝姐”也离开,返回大陆定居。而她唯一的女儿蒋孝章则一直居住在美国。

她沦为一位孤寂的老人,最终于2004年因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辞世。至此,她几十年来默默支撑的婚姻名存实亡,为家庭和子女奉献的一生画上了终止符。

蒋经国风流成性,两次想要休妻,发妻苦等一生,最终落得这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