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城内外百花香​——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巡禮

作者:國際線上

“太陽照,長城長,長城他雄風萬古揚。”一曲《長城長》傳唱三十載,唱出了翻過崇山峻嶺、穿越荒漠戈壁、縱橫數萬裡的萬古雄風。

人迹罕至處,“花香”何處來?

探訪長城沿線,《甯夏回族自治區長城保護條例》《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等政策檔案實施;甘肅建立“數字檔案”讓長城資源永久儲存;北京成立全國首個長城保護修複實踐基地;山西“長城一号”旅遊公路主線貫通;遼甯打造“萬裡長城東起點”文化IP;内蒙古建構豐富多元的長城文化展示體系……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各地的落地實踐形成強大合力。有長城分布的15個省區市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精準落子、交流協作,各項建設穩步推進。如今,文旅之花在長城腳下盛放,生香萬裡。

堅持保護優先

在遍布山西省8市39縣(市、區)、總長1410.06公裡的長城點段間,924名長城保護員長年累月巡邏,打通長城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長城點多線長,保護難度大。從開展“請城磚回家、為長城療傷”活動、争取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到實施“文明守望”工程、推進全省文物安全數字化監管平台建設,再到出台《山西省長城保護辦法》,将長城保護員看護補助經費納入省财政保障體系,近年來,山西持續開展長城保護修繕工程,推動形成多方合力守護長城的新機制。

長城内外百花香​——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巡禮

山西省陽高縣守口堡長城

本報駐山西記者 朱 萌 攝

河北省同樣進行了一系列長城保護的創新探索。比如,制定了《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長城周邊風貌導則》等政策法規和标準指南,簽署《全面加強京津冀長城協同保護利用的聯合協定》,實施了山海關、金山嶺等30餘項長城保護修繕工程,成立全國首家長城文化保護法庭——山海關長城文化保護人民法庭等。

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各地始終堅持保護優先。權責明确、營運高效、監督規範的管理模式初具雛形,為全面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多元诠釋長城文化内涵

新時代長城的文旅畫卷從東端起點——遼甯段鋪展開來。圍繞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總體布局,遼甯确定了96項重點實施項目,規劃建設遼西長城文化帶和遼東長城文化帶,虎山長城、綏中薊遼長城、燕秦早期長城和廣甯城4個主題辨別區,以及明代遼東鎮城、衛城、所城等形象标志點,全力打造“萬裡長城東起點”文化IP。

“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打造具有遼甯特色的‘萬裡長城東起點’名片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積極舉措,也是推動實作遼甯省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實踐,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遼甯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更好地展示、傳承長城文化?位于河北的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初步建構了以博物館、主題館等為主體的長城文化分類分級展示體系。河北連續3年舉辦“長城腳下話非遺”品牌活動,建立長城沿線非遺整體性保護協同機制,實作動态傳承。山海關等長城景區内,實景演藝、研學旅遊、場景體驗等文旅融合新業态,将長城文化轉化為具體的場景、故事、體驗項目,更能引發遊客的文化共鳴。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軍表示,河北将進一步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聯合開展“萬裡長城行”“長城之約”等品牌活動,擦亮長城世界文化遺産“金名片”, 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

沿線文旅融合發展

内蒙古自治區長城長度占全國長城資源總量的近1/3。近年來,當地重點打造秦長城、明長城、趙長城等展示區,推動標頭市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明長城小元峁小段保護利用項目、呼和浩特市長城文化博物館、標頭市趙北長城文化展示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對長城資源的科學保護利用,讓内蒙古長城文旅品牌愈發閃亮,讓古老的長城煥發新的生機。

清水河縣委書記張科靈介紹,清水河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拟于6月底開園,将形成以“紅色老牛坡+長城文化公園”為特色的紅色文旅産業帶,推動清水河縣文旅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

甯夏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之一,素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近年來甯夏積極整合長城沿線資源,建設長城軍事防禦曆史文化遊、長城黃河百轉千回文明遊、長城長征自強不息奮鬥遊等6條長城文化旅遊精品線路,目前已有20處長城點段被納入長城主題國家級旅遊線路;“中衛鄉村古道秋季探秘遊”等3條線路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我們将進一步挖掘拓展長城的文化價值,推進長城文化傳承,推動長城文旅惠民,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助力文旅文創融合高品質發展。”甯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張玉進說。

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各地并非“單打獨鬥”,而是通過交流與合作為建設工作增添新的動力。遼甯、甘肅兩地積極探索長城東西端對話機制,整合兩省優質長城文化資源,将于近期聯合推出遼甯—甘肅兩省長城旅遊精品線路。

随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推進,長城沿線的長城文物保護、文化傳承、開發利用等工作進入了新階段。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表示,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目的在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打造中要立足全球視野、中國高度,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處理好保護和開發的關系,深挖文化内涵,講好長城故事,朝着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标志的目标不斷邁進。

(統稿:朱萌 參與采寫:李秋雲、範海剛、葛鑫、朱萌、王慧、崔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