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作者:觀察者日記

美國近期向媒體透露,中美兩國國防部長預計将在本月稍晚時在新加坡進行首次面對面的會談。然而,美方也謹慎地預示了盡管會議已有安排,但在最後關頭仍可能出現變數。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美方期待月底或有機會與董軍防長會面】

這一表态似乎暗示,美國對于國防部長奧斯汀能否順利與董軍防長進行線下會面并無十足把握。近期,中美兩軍雖已進行了一系列雙邊或多邊交流,但不确定性依舊存在。特别是若5月20日台海局勢出現任何意外情況,美方的準備工作可能會付諸東流。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美防長時隔兩年的面對面交流對兩軍關系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從線上通話到線下會談的迅速轉變,僅隔一個多月,顯示出中美雙方在穩步推動高層交流重新開機方面的努力。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五角大樓就釋出消息稱,中美國防部代表已進行過接觸,并就亞太地區的一系列安全問題進行了讨論。這一舉動很可能是在為即将到來的防長會談做鋪墊。

随着美國消息的傳出,各界開始關注中美防長是否會在香格裡拉對話會上碰面。總體而言,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中美這兩個大國能保持對話,而具體的談判成果則并非最重要的關注點。

倘若防長會談能順利舉行,且雙方均同意繼續保持溝通,并建立起機制化、常态化的軍事外交架構,那麼這将被視為中美軍事關系已回歸正軌的重要标志。

【董軍防長或将出席香會】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此次會晤不僅延續了中美外互動動的架構,更是在中美上司人通話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後,根據兩國元首的共識有序重新開機雙邊軍事互動的重要環節。

今年的香格裡拉對話會預計于五月底、六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然而,在中美雙方正式宣布之前,事情仍充滿懸念。

按照以往的慣例,香格裡拉對話會作為亞太地區難得的多邊對話平台,讨論的議題涉及敏感的軍事安全話題。是以,曆次香會都能看到中美防長的身影,即使沒有直接的場邊對話,也會有隔空交鋒的環節。

由此可見,今年的香格裡拉對話會很可能是董軍防長繼上合防長會後再次出國參加的多邊對話活動。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中美防長不久前剛進行過通話】

根據目前中美兩軍的互動态勢來看,如果中美防長都确認出席香會,那麼雙方很有可能會安排一場場邊會晤,而非簡單的臨場互動,這也是對東道主新加坡的一種尊重。此外,在類似對話舉行前夕向媒體放風,已成為美國屢試不爽的手段。

但需要明确的是,正如我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中美關系目前正處于“止跌企穩”的階段,雙方恢複進階别軍事交流是兩國元首親自協商達成的成果,這為軍事互動提供了政治保障。軍事作為政治的延伸,在中美關系仍處于低谷時是無法進行對話的。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然而,有迹象表明,中美雙方對防長對話的期望值并不高,因為目前中美軍事關系所面臨的問題并非僅通過防長對話就能解決。在軍事外交方面,美軍仍秉持陣營對抗的思維模式,而我們則主要采取見招拆招的政策。

從我們的立場出發,中美軍事關系應遵循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的三大原則,視軍事關系為中美關系發展的穩定基石。然而,鑒于美國現行的對華戰略,中美兩軍想要實作不沖突、不對抗的目标并不容易。更何況,在開放務實合作的同時逐漸積累互信更是難上加難。

【拜登政府視中國為最大戰略競争對手】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将中國視為其最大的戰略競争對手。美軍在向國會申請資金時,動辄以中國為借口渲染所謂“中國威脅”,俨然已将中國視為假想敵。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此外,美軍内部的一些鷹派高層和個别智庫人士頻頻提及中美開戰的可能性,此類論調在美國國内往往有一定的市場。

不僅如此,美國在亞太地區建構的軍事同盟體系以及與地區盟友進行的針對性極強的演習,都與我們倡導的“以和為貴”原則相去甚遠,更談不上以穩為重。是以,當拜登政府聲稱“不尋求與中國發生沖突”時,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同時,我們還需考慮到美國對中美關系改善的要求并不高,僅希望能與中方保持聯系即可。這種得過且過、為了對話而對話的心态,實際上也是服務于美國的對華戰略。如今,美國的内政外交基本上都圍繞着與中國競争展開,并且美國正在争奪競争的定義權,試圖占據主動地位。

中俄談完後,美國急求與中國防長會面,美國不想再等兩年:暗藏大國角力新動向

【中美防長面對面會談應保持平常心】

盡管中美防長的面對面會談相較于通電話會産生更好的效果,但這種提升也是有限的。畢竟,中美關系的幾個關鍵難題就擺在那裡。如果美國不能做出實質性的改變,那麼中美關系的緩和将始終面臨瓶頸,風險因素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

在香格裡拉對話會期間,如果奧斯汀能夠與董軍防長會面,美國的重點可能會放在危機管控上。然而,從本質上講,所謂的危機都是美國自身惹出的麻煩,這些麻煩對亞太安全格局造成了沖擊,現在卻要求中國來協助解決。這種思路顯然是行不通的,也與中國對中美軍事關系的要求背道而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