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作者:吳曉波頻道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文 / 清水官

不為人知的“列印機”

一個冷知識是,我們常用的列印機和電腦,是在同一個實驗室裡被發明出來的。

1971年,美國工程師加裡·斯塔克威瑟在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用了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工作的雷射列印機,短短20年後,它便走入了全球各大企業,成為最常見不過的辦公裝置。

帕羅奧多研究中心是計算機技術的聖地,就在斯塔克威瑟搗鼓雷射列印機的同時,他的同僚搗鼓出了第一台帶有圖形使用者界面的計算機。成功量産後,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個人電腦。

盡管同出一家,但人們對于電腦如數家珍,而談到列印機,知識面就有些匮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列印機是最不為人們所知的IT裝置之一。

沒錯,列印機同電腦一樣,都屬于電子産品,甚至就是一台電腦。

一台列印機有主要制晶片,類似電腦的CPU一樣;列印機當中也有作業系統,以支援多任務運作;有的列印機也有顯示器,甚至還支援軟體安裝和上網。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但它也比電腦複雜得多。

從故障角度就能發現,電腦壞了,往往是主機闆或者系統出了問題,但列印機壞了,則往往分為“機械故障”“光學故障”兩種。

業内人士曾經如此形容雷射列印機的複雜度:

“列印機在送紙列印的瞬間,雷射掃描和成像要同步協同工作,精密內建電路和機械控制不能有偏差,通過尖端精細化工技術合成的顯像材料也要完全比對整個列印過程,才能輸出清晰的圖案和文字。”

正因如此,列印機的研發可謂“地獄級”。以最常見的雷射列印機為例,其技術涉及範圍包括精密機械、精細化工、精密光學、靜電成像、內建電路、電子工程、軟體工程、通信工程、色彩科學、自動控制、高分子材料等超過十個領域。

這也不難了解,為何最初發明和生産列印機的企業,往前追幾十年,大都有做相機、材料學、機械裝置的背景。

再從一個生活體驗出發,會修電腦的人,大家見過不少,但會修列印機的,很難找到通才。因為列印機結構複雜且不同列印機結構差異性很大,零配件也基本沒有通用性,是以零部件的維修拆換,往往需要熟悉該機型的外部專業人員上門。

是以,如果我們将列印機放在演員表的第一位,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劇本就會變成:“專利戰”“高端技術戰”“創新戰”“安全戰”,如果再加上一個具體的地點“中國”,那它背負的故事更具戲劇張力——國産替代。

“密不透風的高牆”

2019年,中國已是全世界主要的列印機生産國之一,全球每2.5台列印機就有一台由中國制造。

與許多制造領域一樣,在全球産業分工體系中,中國境内的列印機企業基本處于産業鍊的末端,如列印機的核心部件噴墨頭及引擎、雷射鼓及重要的元器件基本上都從國外進口,隻有外圍部件多在中國加工完成。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勞工生産列印機雷射光導鼓

有卡脖子,自然也有有志之士蠢蠢欲動,希望憑借制造經驗的多年積累,由此順着産業鍊進一步往上攀爬,直到實作國産替代。

但在列印機領域,這條路特别不好走。

據統計,全球共有列印機相關專利達數十萬份,絕大部分系美國和日本企業申請,目前仍有效的專利依然超過二十萬份。

20萬vs2,是一次典型的巨頭之間的共謀。

據介紹,許多專利其實與技術創新的關聯不大,有些隻是一些特定場景下的技術控制方式。

例如,針對檔案總頁數為單數的自動雙面列印,有的企業“把最後一頁當單面列印處理”申請了專利,有的企業則申請了“預先在檔案尾部插入空白頁,最後一頁也做雙面列印處理”。

這類“多此一舉”的專利雖然荒謬可笑,卻形成一種風氣和價值觀,即在列印機這個行業,先行者通吃,誰都别想打破這個規矩。

以日本為例,夏普曾考慮将影印機業務(與列印機許多技術有交叉)出售給三星,卻受到本國其他廠商的壓力而最終放棄。

專利的壁壘搭建完,巨頭們又在外部搭建了硬體牆。方才我們提過的“維修困境”,除了學科背景複雜,也源于巨頭們對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壟斷。

對中國這樣的世界級制造中心而言,供應鍊本身是最大的優勢,但放在列印機領域,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對後來者而言,由于中國處于分工體系的邊緣,一台雷射列印機的零件數量1000多個,而關鍵零部件,列印機廠商通常自行研發生産,或者與簽有排他協定的國外供應商合作研發生産。這裡也有專利牆出場的機會,零部件本身也會附帶大量的專利保護。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密不透風的專利牆和供應鍊壁壘最終成效顯著,列印機由此成了一個25年來都沒有新企業進入的行業。

雷射列印機普及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25年沒有人進入暗示着一個劇情走向,十多年前,有人成功突圍。

先行劇透下結局:2010年,來自珠海的奔圖電子,制造出了第一台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雷射列印機,并在人民大會堂首次亮相。這也讓中國成為繼美、日、韓之後,全球第四個掌握雷射列印機核心技術的國家。

注:2017年惠普收購三星列印機業務,掌握列印機核心技術的國家隻剩中、美、日。

1980年代,國内第一家列印耗材廠在珠海建立,帶動上下遊産業鍊蓬勃發展,珠海慢慢發展為“列印耗材之都”。

奔圖的經驗之是以典型,還在于它不隻實作了技術上的突破,也赢取了商業上的成功。

在釋出自研雷射列印機的十二年後,2022年全球雷射列印機出貨量前四的廠商為惠普(美國)、兄弟(日本)、佳能(日本)、奔圖(中國)。

兩大突圍戰

複盤奔圖的經驗,有兩處尤為關鍵,一個與技術有關,一個與市場有關。

談技術,繞不開專利牆。

昔日佳能為了入局影印機行業,用了十年的時間研究專利突破。在開始上列印機項目時,奔圖則針對專利、核心技術、供應鍊三個方面成立了三個團隊分别進行研究,确定項目可行以後,才成立專門的開發團隊正式開發。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為奔圖在鋼闆一塊的行業保護中撕開了一條口子。一些廠商迫于經營壓力,向奔圖打開了業務合作的入口。把握住這個機會,奔圖選擇從更為先進的接觸式顯影技術切入,結合列印機市場上存在的問題以及使用者需求,吸收先進工藝進行技術和産品創新,三年後,終有所成。

偶然的機會背後是必然。作為為數不多向業内傳遞“制造野心”的企業,成功植入到供應鍊心智中,才能在機會出現時成為首先被想起的那個。

為了呵護勝利果實,研發團隊組建的80餘人的專利小組,有重要決策權,包括産品能否在特定區域進行銷售,都需要小組進行決策。與此同時,在生産管控階段,小組還具有一票否決權,如果發現結構方面的專利已受到了原裝廠商的關注或起訴,哪怕已經開模,也可以直接要求停線,代價不菲。

就這樣,奔圖一邊預防,一邊繼續發展自己的專利技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循着一個突破口前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奔圖擁有已獲得授權的專利超過5600項,發明專利占比超60%,并逐漸開創出了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産權黑白列印主要SoC晶片、彩色列印主要SoC晶片等技術成品。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實作自研和技術突破後,奔圖的下一道難題是商業化,即市場問題。

于是,奔圖開始尋求為使用者創造“啊哈時刻”。

所謂“啊哈時刻”,來自《增長黑客》的定義,這本研究網際網路體驗設計的書,将使用者使用産品時眼前一亮的時刻,命名為“啊哈時刻”。

奔圖給使用者的第一個“啊哈時刻”,是“一鍵驅動安裝”的功能,過去幾年,任何巨頭的産品安裝驅動都需要十幾二十分鐘。但這個連研發團隊都覺得很“莫名其妙”的功能改進,卻成功打出了差異化,引來好評如潮。随後,“身份證影印自動糾偏”“掃描影印自動加深”“藍牙疾速配網”等更多新功能被陸續推出。

此外,作為全世界網際網路體驗最豐富細膩的國家,奔圖的列印機融入了網際網路應用的生态,與釘釘、微信、京東、作業幫等公司展開合作,提供即收即打、試卷翻新、錯題本、海量學習資源等便捷的列印服務。

實際操作中,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掃碼直連、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10秒連接配接列印機Wi-Fi熱點,完成列印;遠端列印也不是問題,使用者能在辦公室用手機操控家裡的列印機完成列印作業。

這些看上去很細微的改進,實際上是幫助使用者從“大品牌陷阱”中解放出來,重新審視一款産品對自己的真正價值。

巨頭壟斷的行業,往往是使用者體驗的重災區,一個隻在意攔截對手的行業,往往會關掉使用者的聲音,而這也給了新來者巨大的市場機會。

此外,列印機的另一個隐藏痛點——資訊安全,也為奔圖的進一步壯大提供了機會。

一台列印機裡的中國突圍戰丨品牌新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列印機是一台電腦,也是一台無法安裝防毒軟體的裸奔電子産品。

一篇論文中曾記錄了利用列印機實行竊密或網絡攻擊的幾種方法,這裡試舉幾例易懂的:

◎ 利用網際網路實作對敏感材料的遠端列印或共享列印;

◎ 利用内網獲得未列印過的機密檔案;

◎ 利用内置晶片将機密資訊儲藏在列印機;

◎ 利用上門維修觸發隐藏功能并對辦公網絡進行惡意攻擊;

◎ 利用列印紙加密列印敏感資訊等等。

換言之,列印機是一個辦公室裡的定時炸彈,且往往被許多人所忽視。

在奔圖之前,國産領域在此處是一片空白,奔圖的成功,激發了國産替代的可能性,從政府機關到金融機構,從商業企業到個人家庭,所有場景都因替代的需求而被打開。

2018年奔圖首次實作扭虧為赢,距離機遇降臨的時刻,剛好過去了十年。2024年,奔圖釋出首款全自研A3雷射影印機。據官方介紹,這是繼它2010年中國首次突破A4雷射列印機技術、彩色雷射列印技術後,又一次技術攻堅的成果,也标志着中國列印産業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結語

奔圖的成功中内含大部分國産替代成功故事的經典要素:誕生于重要的産業鍊生産中心;積累了豐富的制造基礎;擁有可靠的産業叢集優勢;與此同時,用日拱一卒的研究精神、更細膩的市場洞察,在縫隙中找到突破的機會。

但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道路,從耗材走向制造,全珠海成千上萬家與列印機相關的企業中,甚至從全球範圍看,也就隻有奔圖這一家企業。

“為什麼是奔圖?”希望下一次在商學院的案例裡,我們能看到這個故事的詳細解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