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賦能,對“血色”浪漫說“不”

作者:醴陵釋出

渌水時評

“醴花”對标高品質發展系列評論之四

科技賦能,對“血色”浪漫說“不”

評論員 程耿孺

“東風夜放花千樹”“火樹銀花不夜天”。煙花爆竹是内斂的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浪漫。但煙花爆竹易燃易爆的化學屬性決定了它的高危特性。安全生産大于天,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是賦能煙花爆竹産業安全生産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賦能,對“血色”浪漫說“不”

加強理論研究,提高決策水準。

對于一個從家庭作坊轉型為現代化大工業生産的傳統行業,理論研究是短闆。科技賦能,首要的就是聚焦目前安全生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着力破解“卡脖子”的瓶頸技術。要通過培育和建立各層級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平台,推進安全生産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建設,形成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研究貫通發展的安全文化、安全生産科技創新生态。

科技賦能,對“血色”浪漫說“不”

革新生産工藝,提升本質安全。

以煙花爆竹産品全生命周期為視角,我們可以發現,用科技手段實作本質安全,需要從生産過程和産品性能兩方面着力。

生産過程方面,我們正通過在危險工序和環節用機械化來減人,自動化、智能化來換人。特别是針對有藥工序,不少行業企業都在着力研究以自動和藥、裝藥、自動插引工藝實作人藥分離、減員作業,切實減少風險源頭。但要杜絕事故隐患,我們仍需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水準,提高産品工藝過程的安全性,解決操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讓安全生産融入産品制造全過程。

産品性能方面,我們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研發新型煙花爆竹藥劑,降低藥物的危險系數,破解制約煙花爆竹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加大降煙、除塵、脫硫、減噪等方面的攻關力度,不斷提升産品的科技含量,安全性能。

科技賦能,對“血色”浪漫說“不”

加快資訊建設,實作智慧監管。

對煙花爆竹生産企業來說,科技裝備的生産應用是“科技興安”的落腳點。但企業要實作“危險作業”的本質安全,還要進一步推動智能化工廠中的房間建設,充分發揮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的“前哨”作用,實作作業現場可視、可感,作業風險可知、可控,為各級管理人員管控現場提供有效技術支撐。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應用,培育“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産”協同創新模式。通過資訊管理系統把企業營運的各個環節內建起來,共享資訊和資源,有效支撐企業的決策系統,提升科技保障能力。

“科技興安”是提升企業安全生産管理水準的治本之策,是行業産業拓展生存空間的基礎。要想産業興旺發達,唯有堅持系統思維,瞄準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大力推動“科技興安、科技強安”各項工作,着力築牢安全防線,以高水準安全推進煙花爆竹産業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