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岸區法院:以“糾紛百步停”品牌繪就訴源治理新“楓”景

作者:荊楚網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鄭雅曼)這裡,有“每百步一座亭”的風景,更有沖突源頭化解、糾紛就地解決的“糾紛百步停”訴源治理新“楓”景。在“全國文明示範社群”百步亭社群内,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百步亭社群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錨定綜合性人民法庭定位,充分發揮社群法庭貼近社群居民的優勢,做深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促進沖突糾紛源頭化解,擦亮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底色。

“調立審執”一體化 打造群衆“家門口”司法服務鍊

“調解迅速、立案便捷、審理權威、執行有力。”——當事人王女士铿锵有力的“點贊”,讓百步亭社群法庭法官幹勁滿滿。

這是一起長達10餘年的糾紛。十五年前,劉爹爹的老伴去世後,劉爹爹經人介紹與王女士結婚。但劉爹爹的獨生子劉先生對這段黃昏戀不滿,與劉爹爹發生争執,此後十年,父子間漸行漸遠,甚至再也沒見過面。2023年底,劉爹爹因病去世,劉先生與王女士因遺産分割問題對簿公堂。

江岸區法院:以“糾紛百步停”品牌繪就訴源治理新“楓”景

百步亭社群法庭的鄧頔法官深知,這起牽涉兩代人的繼承糾紛,有“溫度”地辦理才能“事心”雙解。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鄧頔法官将這起糾紛導入訴前調解程式,擺事理、釋法理、講情理,“庭前庭後”、線上線下,多輪調解。恰逢清明時節,鄧頔法官再次上門開展調解工作,終于解開了雙方的“心結”。

“父親晚年中風偏癱,吃了很多苦,但王女士悉心照顧,從無抱怨。”調解中,劉先生主動提出放棄繼承房屋,王女士也表示“父子親情血濃于水”,撫恤金和喪葬費多分給劉先生,雙方握手言和,當場簽訂調解協定并及時履行完畢。

正是通過“調立審執”一體化工作機制,這起糾紛得以圓滿化解。2022年8月,百步亭社群法庭開始實行“調立審執”一站式訴訟服務,訴前調解、立案、審判、執行“一窗受理”“一窗通辦”,切實推動案件當庭履行、判後督促積極履行,讓當事人在法庭即可實作“一起案件、一個流程、一個地點、一個視窗”就能徹底解決沖突糾紛,真正實作案結事了人和。

“調立審執一體、化整為零,打通案件流程性環節壁壘,建構群衆‘家門口’的司法服務鍊,讓人民法庭真正成為定紛止争的前沿陣地。”百步亭社群法庭負責人說。

“149多元解紛直通車” 建構關聯“大格局”

在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立的道路上,百步亭社群法庭推動解紛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努力蹚出一條多元解紛新路子,化解沖突糾紛不演“獨角戲”,齊聲共奏“大合唱”。

“我對百步亭很有感情,雖然76歲了,但隻要居民有需要,我依舊願意發光發熱”。談起調解工作,百步亭社群法庭的特邀調解員劉靜總是精神飽滿。不久前,吵得面紅耳赤的小兩口因“性格不合”鬧到法庭,經過劉靜兩個小時的耐心勸解,小兩口最終牽着手回家,糾紛已消、案結事了。

在百步亭社群法庭,像劉靜一樣從事調解工作的調解員們,參與和見證着“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建設和發展。

近年來,百步亭社群法庭主動融入百步亭社群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居委會設立“康和微法苑”,形成“法官+網格員”的關聯模式,讓糾紛發生後法官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介入,打造“15分鐘司法服務圈”。在解紛過程中,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就地解紛優勢,法官“實時”提供指導,實作“小事不出家門、大事不出社群”。

同時,法庭還建立“149多元解紛直通車”,由1個社群法庭,分别對接派出所、司法所等4個職能部門和9個居委會,建立“9名居委會書記+9名社群綜治委員”的調解員隊伍,帶動100餘名黨支部書記成為調解生力軍;深入挖掘以“抱抱團”“薪火相傳”志願者等為代表的自治力量,以及“荊楚十佳母親”張小紅、“片兒律”李術禮等社群典型人物作用,引導他們在解紛工作中活躍起來,共同建構專業化、多元化、全覆寫的沖突糾紛大調解關聯網絡。

近三年,百步亭社群法庭轄區訴訟案件連續下降,2022年萬人成訟率24.2件/萬人,2023年22.6件/萬人,2024年以來,訴前調解成功案件50餘件、訴訟案件調撤率達67%。

多層次、互動式“司法服務” “小法庭”融入基層“大治理”

如何發揮社群法庭紮根基層、面向群衆的獨特優勢,服務好、保障好基層社會治理?

帶着問題,百步亭社群法庭的法官們走進社群,一場“法治夜校”活動就此展開。

“各個機關要強化互動,盡可能把糾紛化解在鄰裡之間”“要廣泛調動居民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營造更加濃厚的法治氛圍”……伴着夜色,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百步亭司法所從業人員、社群居民們你一眼我一語,紛紛發表着自己對基層社會治理的看法,氣氛熱烈。

有了方向,百步亭社群法庭緊緊依靠轄區黨委上司,持續延伸審判職能,加強與轄區内職能部門及9個居委會的協調關聯,開好“149多元解紛直通車”,織密“沖突預警網絡”與“成訟糾紛聯調網絡”;與社群、苑區資訊共享,就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事項提供法律意見,2023年以來共同化解相鄰關系等糾紛70餘起;常态化開展“法律明白人”“守法帶頭人”教育訓練活動,走進校園、企業普法咨詢,通過“點單式”“互動式”普法宣傳,讓司法服務更有溫度。

“‘法庭+’機制的建立,為群衆帶來了多層次、便捷司法服務,不僅傳遞了法治觀念,也帶來了治理效能的更新。”百步亭社群從業人員說。

“哪裡有需要,人民法庭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裡。江岸區法院将進一步發揮人民法庭‘橋頭堡’作用,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建立為契機,持續加強沖突糾紛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力量。”江岸區法院負責人說。

湖北 法院 江岸 【糾錯】編輯:張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