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作者:元曆史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撰文|文林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今年母親節,快消界最大的營銷看點當屬藍月亮廣告被怼。藍月亮聯合抖音頭部主播“董先生”,推出一句“媽媽,您先用”的直播預熱廣告,被無數網友了解為暗指“洗衣是女性的天職”,對母親全無體貼感恩之感。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小紅書賬号)

随後,藍月亮官方對此争議做出回應,并向網友征集節日宣傳語。由于網友對藍月亮的回應并不買單,不久後藍月亮官方又在一片罵聲中靜悄悄地将回應删除。随即,藍月亮股價開始波動,截至5月9日收盤,藍月亮報收2.09港元,對應市值122.54億港元,與5月6日輿情發生前相比,市值減少約5億港元。

活動直播當天,無論是藍月亮自身的直播間,還是合作方“董先生”的直播間,藍月亮的産品銷售均未掀起太大水花。而事實上,藍月亮近三年早已“賣不動”了,業績下滑的背後,原因遠不止營銷被怼。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淨利潤連降三年

藍月亮苦守市占率

今年母親節前後,藍月亮對外宣布自己仍是國内洗衣液和洗手液品類雙料冠軍。但近三年财報顯示,自2021年起,藍月亮已經經曆了三年業績下跌。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營收增速分别為8.59%、4.6%、-7.84%,公司的歸母淨利潤也由2021年的10.14億港元下滑至2023年的3.25億港元,累計下滑超68%。

藍月亮最新釋出的2023年财報顯示,2023年藍月亮營收從2022年的79.47億港元減少至73.24億港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46.81%至3.25億港元;經營溢利為1.3億港元,同比下降80.5%。2023年藍月亮僅實作線上管道小幅增長,包括線下管道在内的其他兩大管道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2023年财報)

藍月亮在财報中表示,溢利減少主要歸因于銷售和推廣費用增加,包括增加通過不同銷售管道、多媒體、全管道及消費者教育的宣傳,以增強各種銷售及分銷管道以及新品的覆寫。2023年藍月亮銷售費用大幅上升為32.44億港元,較22年的26.51億港元同比上升了22.38%。營銷費用的上升,與簽約了中國跳水隊全紅婵等三名運動員做代言不無關系。但從業績資料來看,這一重金砸下去的效果并不明顯。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微網誌)

2020年年末,藍月亮在港交所主機闆成功上市,股價一度飙升,市值曾一度超過千億港元,成為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繼京東之外的又一投資代表作。有媒體計算,藍月亮上市後,高瓴持股9.3%,按開盤價計算,其回報高達21倍。

藍月亮洗衣液創始于2008年,當時洗衣液在國内市場的占有率僅為4%,消費者尚處于啟蒙階段。張磊聯合做藍月亮洗手液的羅秋平,無中生有創造出“藍月亮洗衣液”,并邀請當時炙手可熱的跳水冠軍郭晶晶代言,派兩萬名促銷員在商場向消費者做地推,一度使藍月亮成為國内洗衣液品類的第一品牌。

投資藍月亮時,張磊希望其能成為“中國的寶潔”。公開資料顯示,當年在簽下郭晶晶代言後,藍月亮連續9個月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市場佔有率達到33%。最高峰時,藍月亮得市占率曾高達52.7%。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産品沒有競争力

創新是“雞肋”?

目前,藍月亮的産品分為衣物清潔、衣物護理、除菌消毒、個護清潔、衛浴清潔、廚房清潔和通用清潔幾大産品線。最新财報顯示,藍月亮的業績主要由洗衣液産品驅動。2021年至2023年,其衣物清潔業務營收占比始終在84%以上。個人清潔業務雖然在疫情紅利下,銷售額暴漲,但曆史最好成績僅為2020年的8.36億港元。而其他清潔類産品,本身就不是藍月亮的強項,與衣物清潔品類相差較大。

在藍月亮的衣物清潔産品線中,近幾年營銷主推的,也是此次母親節營銷翻車們,就是藍月亮早在2018年就推出的多彩濃縮至尊洗衣液。這款産品定價較高主攻高端市場,藍月亮也對其注入了較大的期望,希望其能帶領市場實作像“粉轉液”一樣,從“普通液”到濃縮液的轉型。

有業内人士分析,藍月亮的至尊濃縮洗衣液将洗衣液活性劑含量從低于20%含量提升到高于47%,本質上是對洗滌品質的提升。但綜合市場表現來看,産品或許是款好産品,但藍月亮并沒有把它賣好。

首先在産品性能定位上,定價較高的“至尊”在推廣時沒有主打洗得更幹淨,而是一直在強調高消費群體并不着重關心的“用量更少”。其推出的營銷關鍵詞“機洗神器、機洗至尊、高端和開啟機洗泵時代”,并沒有抓住消費者在當下快節奏時代渴望高效洗衣的痛點。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小紅書賬号)

其次,這款産品實在是沒有給到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宣傳語“一泵洗8件”,并沒有說清楚解決了消費者什麼共性的痛點,也并沒有講清楚這款産品和普通洗衣液、洗衣粉有何本質上的不同。

最後,至尊提到的“用量減少82.5%、更省錢”也讓消費者不為所動。就算用量再少,一瓶“至尊”數倍于普通洗衣粉、洗衣液的價格同樣讓他們感受不到“省錢”的價值。

和藍月亮推出至尊濃縮幾乎相同的時間,将濃縮洗衣液包裹進透明薄膜裡的洗衣凝珠開始在國内爆紅。這款産品迎合了國内懶人經濟的需求遇水即融,一顆可清洗6至14件衣,并且作為一款專為機洗設計的濃縮衣物洗滌劑,洗衣凝珠的活性物質含量超過45%,遠超普通洗衣液15至25%的含量比例。沙利文資料顯示,2017至2020年,中國洗衣凝珠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就超過了16%。國内日化品牌立白、汰漬都快速推出了洗衣凝珠産品,搶占市場先機,而藍月亮對并沒有入局洗衣凝珠。

為了追回市占率,在2021年藍月亮又推出了除菌祛味、内衣等專業洗衣液産品,試圖在細分領域尋找增量空間。但實際上截至目前,藍月亮賣得最好的依舊是亮白增豔和深層潔淨系列兩大單品。縱觀藍月亮近幾年的财報,産品單一已經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最大原因,洗衣液幾乎支撐起了藍月亮整片江山。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小紅書賬号)

對于藍月亮來說,一旦主産品線有差池,拳頭産品銷售失靈,就會對全盤業務造成較大沖擊。是以,大單品“至尊”表面上的失利,反映的是藍月亮多年來在産品創新上的錯位和失手。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管道單一,隻剩線上在增長?

财報顯示,就管道而言,2023年除線上管道小幅增長外,其他兩大管道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詳細來看,2023年,公司線上銷售管道實作營收為38.05億港元,同比增長1.3%;線下分銷商實作營收為27.55億港元,同比下降15.3%,其主因疫情後經銷商降低庫存水準;直接銷售予大客戶實作營收為7.63億,同比下降18.5%,已倒退至2019年水準。

有業内分析人士認為,線下管道的大幅下降,對藍月亮來說并不是好兆頭。大日化和家清産品必須實作深度分銷,才能在新品上市時快速大面積觸達消費者。

藍月亮自2015年離開當時占銷售比例達六成以上的線下商超貨架後,線上下自建直營管道“月亮小屋”也宣告失敗,線上下的布局就主要依賴于大客戶。而大客戶之是以“大”,就在于将大量的貨物分流給下級分銷,沖貨到批發市場。這就不可避免得導緻産品價格體系混亂和暢銷品利潤稀薄的問題。

從2019年起,藍月亮線上管道的銷售額首次超過線下分銷商和超商管道,成為主要營收來源。相比同行,藍月亮布局線上管道較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先發優勢。但随着平台方價格戰四起和品牌方之間内卷的加劇,藍月亮線上上的日子也不好過。

首先,平台方的價格戰讓藍月亮線上上的價格體系瀕臨崩塌。以藍月亮深層潔淨洗衣液為例,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價格為11斤58.9元,淘寶官方旗艦店12斤的價格為79.9元,京東自營12斤的價格為69元,消費者在各個平台買到産品的價格都不等。

賣不動的藍月亮,遠不止營銷被怼

(圖檔來自藍月亮小紅書賬号)

其次,随着行業競争的加劇,立白、汰漬、超能等品牌也開始廣泛布局線上,藍月亮的線上優勢正在一步步縮小。在一衆相差不大可供選擇的産品中,消費者當然隻會選擇量大價低的,而在低價上,藍月亮并不具備優勢。

如今,曾經的洗衣液第一股藍月亮市值已經僅剩132億港币。對于日用快消品來講,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還是線上下。認識到這一點後,藍月亮也曾在2022年财報中曾表示,希望将管道擴充至便利店、生鮮超市以及中小型商店,友善消費者就近購買。

并且,随着中國下沉市場崛起,三線及以下城市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根據京東超市最新釋出的下沉市場家庭清潔、紙品類商品消費洞察報告,在下沉市場,立白、雕牌更受歡迎。藍月亮在财報中寫到,也在試圖迎合三線及以下下沉市場消費更新的現狀,降低産品中等偏高的定價,提高低線城市滲透率。

商場如戰場,藍月亮想重回巅峰,總要用加倍的努力和時間,在市場中追回曾經因産品創新踩空和管道布局失誤所造成的落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