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羊網評: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要算好三筆賬打好三套拳

作者:新華社客戶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其發展和應用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如何實作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成為重要的時代之問,亟須加快破題。

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特征

一是創新疊代快、轉化周期短。伴随多學科交叉融合與技術群多點突破協同耦合,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和技術呈井噴式爆發,為人工智能快速疊代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如此,知識和技術的爆發還在更深層次引發人工智能創新範式革命,傳統領域長周期的線性創新範式在人工智能領域正加快被打破。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新鍊條的形态不一定是線性的、結構不一定是完整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邊界更加模糊,“發現——發明”呈現一種高頻率、短周期的循環往複和螺旋互促,科技成果向終端産品和服務轉化的周期被極大縮短。

二是行業滲透廣、經濟賦能高。人工智能作為一種使能技術,能夠迅速有效賦能千行百業,進而引發社會生産力變革。例如,在制造領域,人工智能在設計研發、生産制造、品質檢測、物流管理等場景的應用使傳統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态加速向“黑燈工廠”“無人工廠中的房間”等新業态演進,為制造業企業轉型更新和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撐;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正加快應用于信用畫像、授信決策、風險防控等場景,有效幫助金融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降低營運成本;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在影像診斷、智慧問診、健康監測、機器手術等場景的加快應用不僅擴大了醫療機構的輻射範圍,更催生了智慧醫療、智慧健康等新産業發展壯大。

三是雙刃劍效應強、社會風險大。作為一種颠覆性技術,人工智能的科技雙刃劍效應更加突出,其快速發展和應用在極大促進社會生産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快重塑社會生産關系,對微觀個體行為、中觀組織管理、宏觀國家治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進而帶來社會治理挑戰。例如,複雜智能系統内生的技術風險加速了“風險社會”的形成,基于網際網路“赢者通吃”邏輯的智能經濟催生了平台寡頭壟斷的市場風險,智能推薦算法内嵌的“過濾氣泡”加劇了“資訊繭房”的形成并引發群體極化的社會風險,智能技術對人類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快速解建構構導緻了認知風險等。

認識和把握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科學内涵要算好三筆賬

從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特征來看,對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内涵的闡釋至少可以從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三個次元來把握,換言之,認識和把握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科學内涵必須算好科技賬、經濟賬、社會賬。

一是要算好科技賬,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的核心能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是以,人工智能的高品質發展首先應是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高品質發展。大陸人工智能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料、場景和市場優勢,但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通用模型、關鍵技術、晶片研制、人才培養等方面仍有短闆,産業鍊創新鍊的韌性有待提高,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的核心能力迫在眉睫。

二是要算好經濟賬,促進人工智能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産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是以,人工智能的高品質發展必須為産業高品質發展賦能。大陸具有全球門類最齊全、規模最龐大的産業體系,人工智能産業科技創新方興未艾,以人工智能促進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産業小苗變大樹、未來産業種子快開花具有廣闊前景。

三是要算好社會賬,防範人工智能風險并借其完善社會治理。安全、可持續的發展在人工智能領域至關重要。是以,高品質發展人工智能務必考慮其社會适用性問題,并提前部署規制風險的相關政策制度、法律法規、标準規範等。此外,還要反向利用人工智能科技手段防範智能技術應用可能引緻的各類風險,完善智能社會治理。

推動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要打好三套拳

一是打好戰略規劃拳,完善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頂層設計。在發展理念上,要充分認識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是科技效用、經濟效益、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要加快促進三者協調發展,尤其要關注人工智能的社會影響。在發展政策上,要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促進人工智能科技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大陸人工智能薄弱環節加快有組織科研攻關,面向大陸數字經濟迫切需求加快有組織成果轉化,以人工智能為引擎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在發展重點上,要強化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傑出企業家、風險投資家。

二是打好政策法規拳,強化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激勵與規制。首先,要加大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激勵,既要通過供給類政策為人工智能創新提供資金、人才、設施、技術、資訊等方面支援,也要通過需求類政策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提供豐富場景和穩定市場,還要通過經營環境類政策為人工智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産業孵化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其次,要強化人工智能發展的法治規制,在立法上要加快人工智能專項立法,築牢技術發展安全底線;在執法上要嚴格人工智能領域行政執法,健全智能技術應用規範;在司法上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标準化體系(技術、行業、治理标準等),為有效司法提供裁判依據;在守法上要擴大人工智能法治科普,提升全民參與人工智能法治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能力。

三是打好靈活治理拳,增強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活力與秩序。人工智能具有強颠覆、強競争、高風險、高收益等突出特征,是以,調和活力與秩序這對沖突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尤為關鍵。靈活治理為應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科技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所提倡的快速性、靈活性、共同參與等理念很好比對了人工智能技術特性對治理政策的需求。推進人工智能靈活治理可以從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演進和市場需求快速調整政策法規安排;二是要建立靈活調整機制,以動态變化、動态适應、容許失敗的治理理念重塑人工智能治理體系;最後,要倡導多元主體共治,推動政府、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社會組織、使用者公衆等多元主體形成人工智能治理共同體,推動人工智能共治共享。(金羊網 文/林韬傑 趙建倉 汪琦)

作者機關: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戰略研究中心

注:本文系2022年度廣州市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廣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社會實驗揭榜挂帥項目”(20220602JBGS04)、琶洲實驗室自立項目“廣州重點領域人工智能社會實驗研究”(PZL2022ZZ0001)、“琶洲實驗室運作期成果産業化體系建設研究”(PZL2024ZZ0001)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邬嘉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