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羊网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要算好三笔账打好三套拳

作者:新华社客户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发展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实现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之问,亟须加快破题。

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是创新迭代快、转化周期短。伴随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群多点突破协同耦合,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呈井喷式爆发,为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知识和技术的爆发还在更深层次引发人工智能创新范式革命,传统领域长周期的线性创新范式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加快被打破。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链条的形态不一定是线性的、结构不一定是完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更加模糊,“发现——发明”呈现一种高频率、短周期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互促,科技成果向终端产品和服务转化的周期被极大缩短。

二是行业渗透广、经济赋能高。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使能技术,能够迅速有效赋能千行百业,进而引发社会生产力变革。例如,在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物流管理等场景的应用使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态加速向“黑灯工厂”“无人车间”等新业态演进,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应用于信用画像、授信决策、风险防控等场景,有效帮助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智慧问诊、健康监测、机器手术等场景的加快应用不仅扩大了医疗机构的辐射范围,更催生了智慧医疗、智慧健康等新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双刃剑效应强、社会风险大。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的科技双刃剑效应更加突出,其快速发展和应用在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快重塑社会生产关系,对微观个体行为、中观组织管理、宏观国家治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带来社会治理挑战。例如,复杂智能系统内生的技术风险加速了“风险社会”的形成,基于互联网“赢者通吃”逻辑的智能经济催生了平台寡头垄断的市场风险,智能推荐算法内嵌的“过滤气泡”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并引发群体极化的社会风险,智能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快速解构建构导致了认知风险等。

认识和把握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要算好三笔账

从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特征来看,对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阐释至少可以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来把握,换言之,认识和把握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必须算好科技账、经济账、社会账。

一是要算好科技账,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大陆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数据、场景和市场优势,但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通用模型、关键技术、芯片研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短板,产业链创新链的韧性有待提高,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迫在眉睫。

二是要算好经济账,促进人工智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因此,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大陆具有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庞大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变大树、未来产业种子快开花具有广阔前景。

三是要算好社会账,防范人工智能风险并借其完善社会治理。安全、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至关重要。因此,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务必考虑其社会适用性问题,并提前部署规制风险的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此外,还要反向利用人工智能科技手段防范智能技术应用可能引致的各类风险,完善智能社会治理。

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要打好三套拳

一是打好战略规划拳,完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发展理念上,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是科技效用、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加快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尤其要关注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在发展策略上,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大陆人工智能薄弱环节加快有组织科研攻关,面向大陆数字经济迫切需求加快有组织成果转化,以人工智能为引擎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强化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杰出企业家、风险投资家。

二是打好政策法规拳,强化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与规制。首先,要加大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激励,既要通过供给类政策为人工智能创新提供资金、人才、设施、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也要通过需求类政策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丰富场景和稳定市场,还要通过经营环境类政策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其次,要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法治规制,在立法上要加快人工智能专项立法,筑牢技术发展安全底线;在执法上要严格人工智能领域行政执法,健全智能技术应用规范;在司法上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技术、行业、治理标准等),为有效司法提供裁判依据;在守法上要扩大人工智能法治科普,提升全民参与人工智能法治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能力。

三是打好敏捷治理拳,增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秩序。人工智能具有强颠覆、强竞争、高风险、高收益等突出特征,因此,调和活力与秩序这对矛盾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尤为关键。敏捷治理为应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所提倡的快速性、灵活性、共同参与等理念很好匹配了人工智能技术特性对治理策略的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敏捷治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快速调整政策法规安排;二是要建立灵活调整机制,以动态变化、动态适应、容许失败的治理理念重塑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最后,要倡导多元主体共治,推动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用户公众等多元主体形成人工智能治理共同体,推动人工智能共治共享。(金羊网 文/林韬杰 赵建仓 汪琦)

作者单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战略研究中心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揭榜挂帅项目”(20220602JBGS04)、琶洲实验室自立项目“广州重点领域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研究”(PZL2022ZZ0001)、“琶洲实验室运行期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研究”(PZL2024ZZ00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邬嘉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