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作者:全球知名女性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截至5月16日開播前,《慶餘年2》的平台站内預約數已破1819萬。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這個資料顯然是驚人的,國内平台預約數記錄早已經刷出了指數級差距,但需要指出的是,該劇在5月初的預約數還在1300萬量級,在半月内實作了500萬新增預約,而這也就意味着,該劇近半個月的宣發動作是極為有效的。

有趣的是,除了一些正常計劃,《慶餘年2》最為人矚目的宣發動作是線上下。

早在定檔前夕,《慶餘年2》就敲定了四城十場超前巡映的“城市巡遊季”,宣布将于北京、重慶、上海、天津四地舉行劇迷見面活動。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5月6日,就在北京、重慶兩地舉辦了超前巡映禮,編劇王倦、導演孫皓在北京活動現場,與身處重慶的張若昀、李沁、郭麒麟進行跨屏交流互動。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從資料看,四站“城市巡遊”确實給全劇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全程孵化了熱搜話題#張若昀說五年裡盡力在保養#、#張若昀說慶餘年2好多大場面都是一條過#、#田雨說被張若昀喂胖了#、#李沁新中式妝造#等一系列話題,通過與觀衆近距離接觸,帶動社交平台話題孵化,也關聯地方媒體、自媒體加入傳播矩陣。

再到5月16日晚,《慶餘年2》“與君再相逢”開播首映禮在古都西安的大唐芙蓉園舉行,進行兩小時的獨家直播。而這也成為該劇線下路演的最後一站。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劇集走向線下的營銷方式,正在成為劇集行業的整體風潮。

在傳統印象中,大範圍路演、點映一般被認為是電影行業的正常操作,實作對各個不同市場的提前洞察,也在各地建立口碑效應.

而劇集産業尤其是網劇,基本會以線上宣發為主要途徑,通過物料釋出、話題孵化、主創直播、線上互動等方式提升傳播。

原因也不難了解,電影的閱聽人需求是天然破圈的,需要在大衆範圍内制造話題,讓觀衆感興趣才會真金白銀地買票;而劇集的傳播是大多數時候是向内的,以激活平台閱聽人基本盤與主創粉絲群體為主,消費方式也是線上上,是以線上宣發更适配。

但過去兩年,劇集線下路演已經越來越常見。

有些劇集會選擇以播前點映會的方式與觀衆見面,比如《裝腔啟示錄》選擇了北京大學路演,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劇集的閱聽人判斷,将主要面對都市白領或受教育程度高的群體。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也有播後持續曝光拓展使用者、拉動話題讨論的思路,進行多地路演,比如《繁花》帶來3城10場路演,而《煙火人生》在春節期間空降9座城市的特色地标,為劇集吸引熱度。

為什麼會從線上走到線下?

首先,這與劇集質感的提升有關。上文提到的幾部劇集,無一例外屬于平台頭部劇、且具有一定的口碑屬性,是以敢于放在大銀幕上(一般路演場景為電影院)和觀衆見面。而這背後,與2022年以來平台降本增效帶來的質感更新有很大關系。

其次,劇集營銷的線下化,離不開市場的快速變化。

其實質就是,平台活躍的深度使用者不夠用了,在短視訊、直播包括微短劇等競品内容沖擊下,大部分長視訊使用者都屬于月抛型,隻有為了好的劇集才會進站付費,這極大改變了原本平台的營運模式,“破圈”成為劇集營銷的新要求和新價值。

《慶餘年2》“城市巡遊”助推預約新紀錄,劇集營銷為何奔向線下?

正因如此,劇集營銷開始出現與電影相同的需求,進一步盤活興趣群體,帶動消費。

第三,劇集的線下活動,也離不開過去幾年行業服務能力的更新,基礎設施的搭建。具體來說就是,各大社交平台都在發力線上線下的關聯體系,為線上營運提供新鮮養料。

如抖音、豆瓣等都有各自的線下觀影團、觀劇團,随時可以為片方、劇方服務,而這與傳統觀影團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除了全國範圍内更靈活的組織能力,更有線上線下關聯的營銷全案能力。

再到今年“文旅+”的興起,在地合作也成為營銷上的雙赢操作,李現就通過為《春色寄情人》拍攝地泉州做宣傳,也反過來帶動了劇集的關注度。

劇集營銷奔向線下,目前還隻是一個開始。而放在國劇産業的大視野下,這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增長期來臨的關鍵動能之一,值得繼續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