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作者:八卦異能局

導語

在人類航天事業興起之後,人類對于太空的探索不再局限于地球,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宇宙無垠的星空,而作為太陽系中的巨行星,木星也自然受到了人們濃濃的好奇。

不僅如此,人類早在 1973 年就向木星發射了探測器,全面對木星進行了探測。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但為什麼人類的探測器從來沒有登陸過木星?

這是不是因為人類不願意,而是因為真的做不到,木星上到底有着什麼奇特的地方,又有什麼因素制約着人類的探測器呢?

一、木星的構成、氣候和磁場特征。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是太陽系中衛星數目最多的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 11 倍,是地球的 3.3 萬倍,而木星的品質僅僅為太陽的一千分之一。

木星以它的名字命名了太陽系中的木星族,木星族也稱為“大行星”或者“巨行星”,并且木星還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氣态行星。

關于木星的名字有一種說法是,是古羅馬人将它稱為朱庇特,朱庇特又是一位衆神的國王,由此便可知古羅馬人對于木星有多麼的重視。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的曆史可追溯到上世紀 17 世紀,當時伽利略通過望遠鏡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這四顆衛星被稱為伽利略衛星,伽利略通過觀察這幾顆衛星的運作軌迹,得出了結論:不是太陽圍繞地球轉,而是地球圍繞太陽轉。

這項發現和結論被認為是“科學革命”在天文領域的開始,也是伽利略被認為是現代天文學的創始人。

伽利略對木星的發現在随後的幾個世紀中也得到了證明,人類也在 1979 年發現了更多的衛星,目前太陽系中的衛星數目已經到達了 79 顆。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的構成和氣候都有着很大的獨特性,木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同時還有些許的氨氣和氦氣,此外還有一些微量的水和甲烷等。

木星的大氣層是由三層組成的:最外層是對流層,中間是平流層,最内層是輻射層。

木星的對流層内部是不穩定的,并且存在着狂風暴雨,有着數不清的暴風雨區域,其中最大的一片暴風雨區域被稱之為“大紅斑”,大紅斑的直徑是地球的 1.3 倍,可以容納兩個地球,這也意味着大紅斑的面積為地球的 3.3 倍。

大紅斑的存在時間非常的長,人類發現大紅斑已經有 400 年的曆史,但是自 19 世紀初期以來,大紅斑的形态出現了一些變化,縮小了不少。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人類對于木星的探測是從遠距離進行的,之是以沒有登陸到木星的表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木星表面的環境太過于惡劣。

木星的磁場也非常的強大,是地球磁場的 20 倍,而木星磁場的産生是因它的内部發生了電流,同時還有核流,是以産生了較為強大的磁場。

木星的磁場的強度遠遠超過了人類能夠承受的範圍,是以如果人類的探測器進入到木星的磁場中,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受到磁場的影響,甚至會因為磁場的影響而無法進行正常的探測。

二、人類探測木星的曆史。

人類對于木星的探測可以追溯到 1973 年,那一年人類将旅行者探測器發射到了木星,但是旅行者探測器并沒有離開木星的軌道,而是繼續向外飛行,最終飛到了太陽系的太陽風區域。

在 1990 年的時候人類又向木星發射伽利略探測器,伽利略探測器在飛往木星的途中進行了對木星進行探測,同時還對木星的若幹個衛星進行了探測,伽利略探測器在 1995 年到達了木星。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在到達木星之後,伽利略探測器向木星釋放了一枚探測器,同時伽利略探測器還飛到了木星的近旁,經過減速之後進入了木星的軌道,并對木星進行了 8 年的探測,同時還對木星的 13 個衛星進行了探測。

與此同時,人類還在 2000 年将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發射到了木星,但是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并沒有進入木星的軌道,而是飛向了土星,人類對于木星的探測并沒有停止。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在 2011 年,人類将朱諾探測器發射到了木星,朱諾探測器在到達木星之前,利用地球和木星之間的引力進行加速,這樣探測器在飛向木星的途中,速度将會更快。

但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探測器的速度,人類還是将探測器釋放出來,讓探測器飛向木星,最終進入到木星的軌道,對木星進行探測。

三、木星表面環境的惡劣。

那麼人類的探測器沒有登陸到木星的表面進行探測,這又是為什麼呢?

人們都知道,探測器在到達太空之後,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探測,但是為什麼木星上的探測器沒有登陸到木星的表面上呢?

這首先就是因為木星的表面環境太惡劣了,木星的表面環境惡劣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高壓,二是高溫,三是強磁場。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人類探測器在到達木星之後,可以利用探測器上的儀器對木星的磁場和氣象進行探測,但是要是探測器登陸到木星的表面進行探測的話,那麼首先探測器是否能夠抵禦住木星的高壓呢?

木星的表面壓強是地球的 1000 倍,那麼要是探測器登陸到木星的表面,那麼探測器上的艙室能夠承受住這樣的壓力嗎?

其次就是木星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是 165 攝氏度,那麼探測器的艙室能夠承受住這樣的高溫嗎?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最後就是木星的磁場,木星的磁場非常的強大,那麼探測器的電子裝置能夠抵禦住木星的磁場嗎?

更何況地球人類的探測器已經被限制在地球的表面上,探測器上的電子裝置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接觸到木星的磁場之後,很有可能會受到木星磁場的影響,也有可能因為木星的磁場幹擾探測器的正常工作。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但是人類并沒有放棄對木星的探測,雖然人類的探測器無法登陸到木星的表面,但是可以通過遠距離對木星的構成、磁場等進行探測,同時還可以對木星的衛星進行探測,這些探測資料都有助于人類對木星的了解。

盡管人類科技難以克服這些難題,但是随着技術的不斷發展,或許未來會有更先進的探測器能夠突破這一局限,深入探索氣态行星的内部,探測更多的精準資料,解開木星的奧秘。

結語

木星作為太陽系中的巨行星,有着獨特的氣候、構成和磁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對象,同時也為我們探索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木星的探索雖然艱難,但是木星的探索不僅是對太陽系的探索,也是對人類科技的挑戰和突破,這種挑戰精神和技術創新也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

為什麼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木星的獨特環境和特征也為科幻作家提供了大量靈感,不少科幻作品中描繪了關于木星的奇妙場景和故事情節,人類對木星的探索也帶動了航天技術和相關科技領域的發展,推動了航天工業的進步和創新,為人類未來探索宇宙奠定了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