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作者:侃侃而談的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66年,北京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内,一張看似普通的家庭合影靜靜地記錄下了李立三一家人的最後時光。

那一年,政治風暴無情席卷而過,李立三,這位老革命,在公衆的眼中突然變成了一個叛徒和罪人。但是,真相是否真如表面所見?他是否真的背叛了自己畢生奉獻的事業?

李立三的歸來與再次出發

1930年,李立三抵達蘇聯後,開始在莫斯科居住。作為一名來自中國的共産主義者,他不僅需要适應新的生活環境,還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甯主義理論。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李立三在莫斯科的政治學院進行深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共産主義者交流思想和經驗。他積極參與學院的研讨會和活動,傾聽不同國家革命者的政策和曆史,同時也分享中國共産黨的鬥争和理念。

李立三的生活并不僅僅局限于學術與政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他逐漸習慣了蘇聯的風俗習慣。

他學習俄語,盡管一開始語言不通帶來了諸多不便,但他通過日常的溝通與互動,逐漸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在莫斯科,他經常通路公共圖書館,研讀關于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書籍,以擴充自己的視野和深化對全球共産主義運動的了解。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随着在蘇聯生活的時間增長,李立三也開始參與到當地的社會活動中。他與蘇聯的勞工和農民建立聯系,參加工廠和農場的實地考察,了解蘇聯的工業化和集體化程序。

這些經曆讓他對社會主義建設有了更直覺的認識,也為他将來在中國的政治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跨國婚姻的緣起與挑戰

在莫斯科的一個政治研讨會上,李立三首次遇見了麗薩。她是一位參與會議翻譯的從業人員,來自蘇聯的一個普通家庭。

麗薩擁有一頭濃密的金發和明亮的藍眼睛,她的出現在會場中即刻吸引了衆人的目光。李立三注意到她在處理複雜的政治術語和流暢翻譯中的專業性,這讓他印象深刻。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在會議的茶歇時,李立三嘗試用他的初級俄語與她交流,希望了解更多關于蘇聯的社會和文化。

初次交流雖然充滿了語言上的障礙,但兩人通過簡單的手勢和表情,以及偶爾夾雜的英語單詞,設法維持了對話。

麗薩對李立三的友好和尊重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李立三則被麗薩的開朗和熱情所吸引。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的交流逐漸增多,李立三也開始額外學習俄語,以便更好地與麗薩溝通。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李立三和麗薩的關系逐漸發展。他們共同參加了許多文化活動和政治學習小組,透過這些活動,兩人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麗薩也開始對中國文化産生濃厚的興趣,她經常詢問李立三關于中國的曆史、文化以及他個人的革命經曆。

李立三則耐心地向她介紹,并帶她參觀莫斯科的中國藝術展覽,一同觀看中國電影,讓麗薩對中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随着時間的流逝,兩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1946年,當李立三決定結束在蘇聯的學習與生活,傳回中國繼續參與革命時,他誠摯地邀請麗薩一同前往中國。

這對麗薩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她需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和親人,前往一個全新的國家,面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挑戰。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麗薩最終決定接受李立三的邀請。她認為這是一個支援自己深愛之人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險。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中蘇關系的變遷與個人抉擇

李立三和麗薩抵達中國的那一年,正是中蘇關系微妙變化的前夕。初始時期,二人在中國的生活充滿了新鮮感和挑戰,麗薩特别需要适應中國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

他們在北京定居,李立三迅速投入到國内的政治活動中,而麗薩則緻力于家庭生活和學習中文,同時逐漸融入當地社群。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随着時間的推移,中蘇關系開始顯露裂痕,原本緊密的國際盟友關系逐漸出現疑慮和摩擦。蘇聯在中國的許多專家和顧問開始感受到這種政治氛圍的變化,他們的地位和工作受到影響,許多人開始考慮撤回蘇聯。

這一現象在外籍社群中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少蘇聯公民感到不安,紛紛選擇傳回自己的祖國。

在這種背景下,麗薩的處境變得尤為複雜。身為俄羅斯人,她面對着周圍同胞離開的現實,也經常接收到來自親友的關心和詢問。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然而,麗薩選擇留在中國,這個決定并非易事。她已與李立三及其家庭建立了深厚的關系,也對中國和其革命理念産生了深刻的認同。

盡管麗薩受到了外界的多方壓力,但她的日常生活依舊繼續。她在社群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也開始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比如教學和參與社群服務,這些活動讓她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國的文化和社會。

麗薩與鄰居們的關系日益密切,她學會了制作中式料理,與鄰居們共享節日和慶典,逐漸成為社群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同時,她也經常帶着孩子們參觀北京的名勝古迹,如故宮、頤和園等,教育孩子們了解和尊重他們的第二故鄉的曆史和文化。

麗薩盡力讓孩子們融入當地的環境,她帶他們去公園,參加學校的活動,確定他們能像其他中國孩子一樣成長。

在政治氛圍日益緊張的那幾年,李立三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麗薩雖然不能直接參與政治,但她通過在家中提供一個溫馨的避風港,為李立三提供支援和安慰。家成了他在激烈政治鬥争中的一個安靜的後方。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家庭的溫馨與政治的陰霾

1966年,在北京一個隐蔽而甯靜的寓所小院中,李立三一家準備拍攝一張全家福。那天天氣晴朗,院子裡的花木扶疏,陽光透過翠綠的葉片,灑在整齊的石闆路上。

李立三穿着他那件常穿的灰色中山裝,這種傳統服飾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嚴。他的眼鏡反射出溫和的光芒,雖然歲月已在他的頭發上留下了白色的痕迹,但他的站姿仍顯得堅定。

當天,攝影師是一個家庭朋友,他在院子裡的一角搭建了臨時的拍攝裝置。李立三的妻子麗薩,與兩個女兒英男和雅蘭一起忙碌着,調整着服裝,確定每個人看起來都整潔漂亮。

麗薩穿着一件簡潔優雅的連衣裙,而兩個女兒則穿着風格相似的花裙子,頭發被梳理得一絲不苟。

攝影師指導他們站在一棵大樹下,背景是密密麻麻的綠葉和一些開花的灌木。陽光從樹葉間隙中灑下,形成斑駁的光影。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李立三站在中間,麗薩輕輕地站在他的一側,兩個女兒則分别站在他們兩邊,整個家庭緊密相連,彼此間的身體接觸顯露出家人之間的親密無間。

攝影師調整了幾次鏡頭,然後用手中的相機定格了這一刻。快門的點選聲響起,一張記錄李立三家溫馨與和諧的照片就此産生。這張照片後來被精心沖洗出來,框在木質相框中,成為李家珍貴的記憶。

但是,這一年對李立三個人而言充滿了極大的挑戰。動亂的浪潮已經席卷中國,政治風暴中,李立三因過往的國際聯系和政治立場,被錯誤地指控為“裡通外敵”。

這種指控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盡管他有着光榮的革命曆史和堅定的政治信仰,但在那個時期,他幾乎無法公開為自己辯護。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在這種重壓之下,李立三的生活變得極為困難。他的公務活動被限制,個人的行動也受到嚴密的監控。

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試圖保持日常的正常,繼續支援和關心他的家人。而麗薩,在丈夫受到沖擊的這段艱難時期,仍然堅守在他的身邊,盡她所能為家庭提供支援和安慰。

終獲平反與曆史的評價

1967年對李立三來說充滿了艱難與挑戰。他經曆了持續不斷的政治壓力和社會孤立,尤其是在動亂的背景下,這種壓力變得愈發劇烈。

6月20日,深感困境的李立三決定再次向毛澤東寫信,希望能夠直接陳述自己的情況和誤解,争取一個清晰明确的解釋機會。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他在信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和對革命的忠誠,強調自己一生緻力于共産主義事業,對于被誣蔑為“裡通外敵”的指控感到深深的痛苦與不公。

信件通過特定的管道送出,李立三希望這封信能夠直達毛澤東,使自己的聲音被真正聽到。但是,沒有任何回複傳回,兩天的時間裡,局勢沒有任何轉機,反而更加緊張。

在這樣壓抑和無望的情形下,6月22日,李立三作出了極端的決定,他選擇服用大量安眠藥,結束了自己充滿磨難的一生。

在李立三的書桌上,留下了一封遺書。這封遺書清楚地表達了他的絕望和對清白的渴望。他在遺書中寫道,自己從未背叛過黨和革命,從未與外國勢力進行過非法交流,他希望黨中央能夠徹查此事,還他一個清白。

遺書中的字迹堅定而清晰,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對真相的追求和對正義的渴望。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遺書的發現震驚了李立三的家人和朋友。他的妻子麗薩和兩個女兒處于極度的悲痛中,而周圍的人對這一事件的反應也是複雜的。

有人深感同情,也有人因政治氛圍的原因保持沉默。李立三的死亡引發了一系列的讨論和調查,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真相很難完全被揭開。

直到1980年,随着政治形勢的變化,動亂的許多冤假錯案開始被重新審視。李立三的案件也被納入了審查之中。

經過徹底的調查和證據搜集,李立三被證明确實是一名忠誠的革命者,他的所有指控都被清除。那年,李立三的名譽得以恢複,他為共産主義事業付出的努力和犧牲終于得到了認可。

參考資料:[1]李莎,李英男,周逵.李立三與李莎的革命浪漫[J].今日民航,2009(Z1):104-109

1966年李立三最後時刻,含冤自盡前留下遺書:我沒有裡通外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