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作者:吉林警事

初夏時節

風暖晝長,滿目青翠

在臨江市五味子種植田地裡

村民們育苗、打藥、施肥……

一派繁忙景象

臨江市警察局

葦沙河邊境派出所

民警走進田間地頭

與群衆一起聊農忙、話安全

将一顆顆“平安”種子

播撒進群衆的“心田”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近年來,臨江市警察局葦沙河邊境派出所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目标,圍繞平安鄉村建設,緊密依托“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采取“登門入‘群’”“聯建聯評”“警民暢談”的新形式,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基礎,繪就大山裡的最美風“警”。

登門入“群” 宣傳防範“更深一步”

“張大娘,小孩的身份證到了,下片走訪時給您送過去。”“各位鄉親,警惕近期多發的百萬保障服務詐騙,無法判斷時請及時聯系我。”5月7日清晨,民警在白馬浪村警民微信群通知村民領取身份證,并進行反詐預警。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葦沙河邊境派出所按照“一群一警”的原則,組建警民微信聯系群6個,通過“織微密網、勤微宣傳、快微回應、約微服務”的“四微”警務工作模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宣傳安全防範知識,接受警務咨詢,及時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該所還建立“流動戶籍室”,組織民警走進轄區各村屯,上門幫助行動不便以及有特殊需求的群衆辦理戶籍業務,将“被動警務”變為“主動警務”,進一步延伸基層服務觸角。

聯建聯評 治理水準“提升一步”

村民老宋因翻新房屋在施工作業時,毀壞了張大哥家的院牆,雙方就修繕院牆引發糾紛,各不相讓,在鄰裡間産生不良影響。民警與村幹部多次登門與雙方當事人反複溝通協調。最終雙方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達成一緻意見,老宋将張大哥家的院牆修繕一新。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葦沙河邊境派出所牽頭搭建警、村、企關聯平台,與葦沙河鎮5個村委會、1家企事業機關簽訂了黨建聯建協定,通過“支部聯建、理論聯學、活動聯辦”的“三聯共建”黨建新模式,積極融入村、企黨支部工作。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村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到治安巡邏防控、沖突糾紛調解等工作中來,警務與政務相融合,共同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警民暢談 警民關系“貼近一步”

“早晚溫差變化較大,要注意增添衣物。”“老賀家的房頂漏雨問題解決了嗎?”“五味子進入打藥施肥期,大家白天下地幹活時把家裡門窗鎖好防止家中丢失錢物。”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這是葦沙河邊境派出所民警開啟“一個圓桌+幾排闆凳”的 “警民暢談”活動場景。茶餘飯後,民警與村民們圍坐一起唠上幾句,了解他們的近況,并對近期調處的沖突糾紛進行跟蹤回訪。這種工作方式不僅提升了沖突糾紛的閉環化解質效,更在家長裡短中加深了警民魚水情。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警地融合 警民融合】鄉村“微警務”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為了把更多的警務服務和安全知識送到群衆身邊,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近年來,葦沙河邊境派出所采用“田間警務”“團結夜話”“圍爐警務”等模式,引導民警在“身入”實際、“心至”群衆中了解百姓期盼、掌握基層實情,讓法律法規和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用更接地氣的方式推進警民共建、平安共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