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指揮的抗日第一戰,隻殲敵50,卻救了友軍一個軍加一個師!

作者:陳冠任

1937年9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赓為129師386旅旅長。部隊改編完畢,陳赓率部來到了抗日前線。

這時,陳赓隻知道國民黨軍對日軍畏之如虎,—觸即潰,但日軍的真實戰鬥力究竟如何,裝備怎樣,有什麼戰術,補給能力如何?一概不知。為此,他親自去正面防禦的國民黨第3軍了解情況,還聽取了偵察員的報告,但是,他說:“這些都還是紙上談兵。在實戰中,才能摸索打鬼子的規律。”

陳赓指揮的抗日第一戰,隻殲敵50,卻救了友軍一個軍加一個師!

10月21日,陳赓親自選派副團長王近山率772團,去敵後長生口夜襲日軍。

第772團是紅軍時期最有名的“夜老虎”團。王近山率部趕到長生口、才登上西山的山坡,突然發現前面開來一股日軍,約一連人,正偷偷向西進犯。王近山馬上下令:“迅速散開,選擇有利地形,伏擊他們。“

日軍進入伏擊圈後,王近山一聲令下,戰士們槍炮齊發,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連成一片。日軍當場亂了陣腳,一邊射擊,一邊後退。戰士們以四周的房屋和殘垣為掩體,向日軍發起猛攻。戰鬥持續了一個小時,除少數鬼子逃回闆橋外,其餘50餘人被擊斃。

陳赓指揮的抗日第一戰,隻殲敵50,卻救了友軍一個軍加一個師!

戰後,王近山向陳赓彙報說:

“這次夜襲長生口之敵,由于遊擊動作生疏、夜間行動不肅靜和一心想抓活的等原因,消滅了一些敵人,卻隻繳獲了4支步槍、4匹騾馬,16發炮彈……”

雖然沒有抓到俘虜,但陳赓還是表揚了王近山。

這一戰被陳赓稱作“為我對敵之處女戰”——即386旅對日第一戰。戰果不大,但影響卻不小. 陳赓後來在《我的自傳》中寫道:

“(長生口一戰使這一路從未受過襲擊的)敵軍大震,因而遲延敵人攻占娘子關,使我正面之(國民黨)曾(萬鐘)第三軍陣地,獲得暫時穩定。”

陳赓指揮的抗日第一戰,隻殲敵50,卻救了友軍一個軍加一個師!

這個“暫時穩定”,貢獻是很大的。當時國民黨孫連仲等部的數萬大軍,不能阻敵進攻,競相潰退,使國民黨第3軍和第98軍第169師,在娘子關東南的重要陣地舊關被日軍包圍。正在萬分危急時刻,日軍在後方——長生口——突然遭到八路軍第772團的襲擊,損失了約一個中隊,于是對正面的進攻暫時停了下來,整頓後方及運輸線。

日軍此舉,使受到極大壓力的國民黨在舊關的第3軍和第169師轉危為安,得到了喘息機會,用以調整部署,改善防禦陣地。

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陳赓“一戰解舊關之危”的故事。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随毛澤東》一書記述了此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經名列中國政治軍事暢銷書榜第九名(如圖)。

陳赓指揮的抗日第一戰,隻殲敵50,卻救了友軍一個軍加一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