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回“5”字頭,黃金市場上演“價格過山車”

作者:江蘇經濟報

日前,“金價跌至近一個月低點”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和讨論。據了解,在“五一”假期,受國際金價回落及假期促銷等多重因素影響,黃金市場經曆了一波“過山車”行情,多個品牌黃金報價重回“5”字頭。随着一路飙升的黃金價格“踩下刹車”,黃金市場當下的形勢如何?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市場震蕩,金價普遍下降

3月以來,國際金價一度漲勢如虹,紐約市場金價從每盎司不到2200美元升至2400美元以上。然而就在兩周前,黃金的火熱行情急轉直下。5月8日,紐約市場金價收報于每盎司2315.8美元,較4月份的曆史高點下跌5.4%。受此影響,人民币計價的黃金價格亦大幅波動。4月下旬以來,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交易較活躍的AU99.99價格持續震蕩下跌,5月9日收盤于每克543.43元,較4月每克576.99元的曆史高位下跌5.8%。

5月12日,記者走訪金店發現,受國際金價回落影響,首飾金的價格也普遍下跌,一些黃金門店的首飾金價格在疊加優惠後已經回落到每克700元以下,甚至有部分黃金珠寶品牌的首飾金克價已經來到“5”字頭。12日當天,中國黃金金價為599元/克,寶慶銀樓金價為589元/克。“我是730元/克買的金手镯,當時隻給我每克減了45元,今天來看到金價下降了不少,感覺自己可能買在了最高點,真不該那麼早下手。”消費者王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一些頭部黃金珠寶品牌的金價雖然仍在高位,但與此前相比同樣有所松動,12日當天,老鳳祥金價為722元/克,周生生金價為699元/克,六福珠寶金價為723元/克。“一般來說,品牌的金價都要比國際金價高出不少,因為其中包含店鋪的房租、員工的工資、飾品的工藝等附加費。”六福珠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相較之前來說,現在的黃金價格已經非常劃算了,六福珠寶從母親節到“520”期間有優惠,黃金每克可以減52元,到手每克隻要600多元。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暫時回落的首飾金價格引得不少消費者購買,恰逢母親節和即将到來的“520”,黃金品牌的線下門店迎來了新一波的消費熱潮。“近期門店客流較往日有不小增長,前來購買的消費者多為結婚或有着送禮需求的剛需使用者。”寶慶銀樓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正處牛市,短期内價格将上漲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近期黃金價格從曆史高點回調,但短期來看,黃金價格仍然有上漲潛力。有分析認為,全球降息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央行購金等因素都将助推黃金價格上漲。是以,即使目前黃金價格處于震蕩行情,但短期來看,黃金仍處于牛市中。

“目前黃金價格上行來自兩個方面的推動。一方面,當下國外主要經濟體仍面臨相對較高的通貨膨脹,黃金作為對沖通貨膨脹的工具,價格自然是有所上升的。另一方面,疫情結束後國外主要經濟體為應對通貨膨脹采取高利率政策,但目前又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今年下半年開始下調基準利率的可能性很大。這種情況下,黃金作為金融屬性較強的資産,是消費者投資的重要配置。基準利率下調後,黃金的持有機會成本會相對降低,消費者對黃金的需求會上升,進而推動黃金價格上行。”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經濟學博士、南京财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谌偉表示,除了這兩方面真實的黃金需求外,市場上還存在着大量希望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得交易性收益的投機性交易者,這些大量投機性交易在推動黃金價格上漲方面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釋出的資料,2024年一季度,大陸國内總體黃金需求達到了343噸,同比上升3%。一季度金條和金币成為支撐需求增長的主引擎,投資需求達110噸,同比增加68%,是自2013年以來表現最強勁的一季度。中國黃金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國黃金首飾消費量183.922噸,同比下降3%。談及分化原因,中國黃金協會分析稱,金價的上漲會導緻黃金首飾加工企業原料成本上升、出貨量下降,部分中小型加工企業甚至停工放假。相比之下,溢價相對較低的金條及金币消費則更受有實物黃金投資需求的消費者的青睐。

熱度上漲,投資仍需謹慎

進入2024年,相較于購買鑽石、玉器等貴重飾品,黃金類飾品正成為當代消費的主流,黃金相關産品的閱聽人也從“70後”“80後”拓展到“90後”“00後”。如今,消費者對于黃金的投資熱情高漲,買金賣金的管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買賣黃金不再局限于品牌門店,銀行、水貝代購、線上直播間、閑魚等交易平台皆在消費者的考慮範圍之内。

據了解,近期網絡直播間的黃金生意異常紅火,在抖音平台上,光賬号名稱包含“中國黃金”字樣和頭像為“中國黃金”Logo的賬号有近80個,其中60餘個有藍V認證辨別。此外,閑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黃金交易也正形成規模。紅布林資料顯示,最近幾個月,閑魚平台二手黃金交易漲勢明顯,特别是今年3月,銷售額環比增長62%,上架商品數環比增長118%。

當下,消費者對黃金的購買和投資熱情高漲,對此,谌偉建議,如果是将購買黃金作為家庭的理财配置,或者是饋贈親友、表達情感的寄托,在購買規模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消費者不用過于擔心價格的漲跌。如果是将購買黃金作為長期理财配置,投資者則需要關注黃金理财背後的風險。盡管 從長期來看,黃金作為對抗通貨膨脹的工具,具有穩定增值的潛力,但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是常态,投資者應對此有所預期和準備。在涉足黃金投資時需保持理性謹慎,要基于個人的風險偏好制定合理投資政策。在挑選黃金投資産品時,産品的流動性和投資門檻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但總體來說,黃金投資比股票等投資風險較小,且作為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 能夠為投資者抵抗一些市場風險。

江蘇經濟報記者 沈玉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