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量的“風”如何吹動城市文旅“活水”

作者:江蘇經濟報

“五一”當天銷售小龍蝦超過4000公斤的淮安盱眙,以170萬人次遊客量位列全國縣域旅遊第一名、錦溪古鎮民宿單日入住率達96%以上的蘇州昆山,因遊客數量太多沿途又一次受到交通管控的南京夫子廟……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江蘇收獲的全省接待遊客3132.43萬人次、遊客消費總額141.15億元的成績單,又一次證明了我省“網紅”城市的成色。在淄博燒烤、“爾濱”、天水麻辣燙先後走紅,引發全國旅遊熱潮的當下,城市文旅對“網紅效應”的依賴也在逐漸增長。“網紅”為城市文旅帶來了哪些變化,又存在怎樣的問題需要解決?

“網紅化”開拓城市商機

“今年肯定是越來越卷了,遊客越來越多,同行競争也更激烈,好多以前換了工作的‘大牛’也都回來重新吃這碗飯了。”在南京已經做了7年導遊的陳來告訴記者。作為江蘇老牌旅遊城市,南京素來是節假日各地遊客的“必争之地”,幾乎每個節假日都受交通管制的南京地鐵1号線三山街站便是例證。近年來,“總要來趟南京吧”的營銷出圈後,城市熱度更是有增無減。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市景區景點、文博場館、鄉村旅遊等監測點接待遊客量達1082.5萬人次,其中外地遊客占69.5%。

得益于短視訊的強大傳播力,城市的“網紅化”也帶火了很多地方小吃和民俗。南京攤主李勤原先每天淩晨在石鼓路上出攤賣炸串,最近則開始“跟風”,租了個門面賣起了網上大受追捧的雞蛋漢堡。“原先不了解雞蛋漢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遊客都是看了抖音、小紅書專門過來吃,雖然我還是不知道它好吃在哪裡,但就是賣得好。”李勤表示,節假日期間,有時顧客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能買到雞蛋漢堡,店鋪門口常常大排長龍。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因看中雞蛋漢堡的流量,南京各地已經新開了多家專門售賣雞蛋漢堡的店鋪,各類夜市和市集也不乏這一道南京舊時小吃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餐飲、購物和住宿等消費産業外,城市“網紅化”也讓許多産業找到了更廣闊的商機。如節假日在夫子廟周邊商業街、各商業中心等地幫遊客排隊代買小吃的“生意”,讓仍在南京讀大學的小郭一天能掙上數百元;在鐘山風景名勝區,電動自行車租賃更是成為附近門店的“主營業務”,一些門店假期每天租車收入可達三四千元。

熱門目的地“下沉”縣域

熱鬧的不隻有大城市,今年“五一”假期,我省縣域旅遊同樣受到青睐,宜興、溧水、昆山、溧陽的客流同比分别上漲109%、85%、74%、71%,不少縣級市已成為網絡上的熱門旅遊目的地。最早的“網紅”城市,如重慶、廈門、長沙、西安,包括我省南京和蘇州,都是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一二線城市,而如今則有越來越多的像淄博、盱眙、昆山這樣的“小”城市、縣城,以及哈爾濱等非傳統熱點旅遊城市成為現象級“網紅”,可以看到,“網紅”城市正在呈現較為明顯的“下沉”趨勢。

正如淄博燒烤和甘肅天水麻辣燙,美食的魅力依然是非傳統知名熱點旅遊城市成為“網紅”的敲門磚。如在今年“五一”期間,盱眙開展夜市特色活動,把商貿中心等開放式商業街的公共空間變成小吃夜市疏導點,經營以小龍蝦、麻辣燙、燒烤等為主的特色小吃,同時鼓勵城區7條主次幹道兩側餐飲業經營門店外擺經營小龍蝦等特色餐飲,小龍蝦不僅成為“銷冠”,更帶火了盱眙的全域旅遊。資料顯示,“五一”期間,盱眙全縣旅遊星級酒店入住率達72.54%,多家特色民宿持續滿房。

對此,南京财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澤華認為,“網紅”城市的下沉,得益于這些城市和縣級市具有的兩個共同優勢:“首先是‘松弛感’,小城市及縣域鄉村的人口密度、建築密度等相對較低,工作和生活節奏相對較慢,可以讓人放松,能夠提供現代人追求而大城市所欠缺的‘松弛感’;其次是‘成本效益’,一般來說,小城市的住宿、餐飲、娛樂等各類旅遊消費價格相對較低,遊客出遊成本得以優化。”

“熱鬧”變收益還需經曆考驗

沿着“彭城七裡”3.5公裡的曆史文脈軸線追尋沿途博物館、書局、潮店,在徐州博物館、城下城遺址博物館、戲馬台感受徐州城曆史的滄桑和厚重,在雲龍湖畔欣賞以水為媒、以島為台的大型湖島實景演出《彭城風華》,領略蘇轼在徐州任知州兩年的故事……今年“五一”假期,“網紅”城市徐州熱度愈發高漲,文旅消費規模居全省第五,而同比增速更是高居全省第一。成績的背後是當地50多名私家車車主自發組成公益車隊,免費接送外地遊客;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機關免費開放5980個泊位;當地公交集團推出22條定制旅遊美食專線,形成覆寫文旅熱門“打卡地”的公交出行網絡。種種服務,讓遊客慕名而來之後更願駐足長留。

“江蘇雖然沒有像淄博、哈爾濱、天水那樣突然成為全國矚目的‘網紅’,但文旅網絡熱度一直都不低,一直在穩步增長。”劉澤華表示,在文旅供給端方面,江蘇文旅資源的數量和品質均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并且近年來江蘇持續加強文旅産品創新,積極探索文旅消費新産品、新業态、新場景、新模式,“水韻江蘇”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同時,江蘇“交通強省”戰略的實施,使綜合交通網絡更加完善,遊客出遊更加便捷,市場監管和服務也讓遊客能夠遊得放心。

“網紅”不是終點,而是開始。流量的加持,也對城市文旅供給、城市文旅服務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如“網紅”城市爆火之時,大量相關門店開業,然而短短數月之後又大量關閉,造成資金的浪費。又如越來越多的小城市成為“網紅”後,面臨基礎設施和接待服務設施容量不足的考驗,商家的服務品質和品質是否能保持、各相關部門的監管是否能及時到位也受到挑戰。如何由“網紅”到“長紅”、由“流量”到“留量”、由“打卡”到“打錢”?劉澤華表示,首先,“網紅”的成因是資訊流,其本質是口碑,要維持住口碑并且“好上加好”,就需要繼續提供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讓口碑持續“引流”;其次,由“流量”到“留量”是客流的問題,需要有适度規模的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接待服務設施,有能力接得住“潑天的富貴”;最後,實作由“打卡”到“打錢”,要在“網紅”爆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拓展當地其他相關的特色産品和服務,讓客流進一步帶來資金流的同時,繼續傳播口碑,達成“資訊流—客流—資金流”的新一輪循環,最終實作“熱鬧”變收益。

江蘇經濟報記者 孫炜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