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AI與谷歌,或許都未亮明底牌

作者:财富中文網
OpenAI與谷歌,或許都未亮明底牌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一周,全球AI領域迎來了交鋒時刻。

當地時間5月13日,OpenAI通過直播釋出了GPT-4系列新模型GPT-4o,以及ChatGPT的桌面版本。未親臨直播現場的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在X上發帖稱:“我們的新模型:GPT-4o,是我們目前最好的模型,它智能且快速,還是原生多模态模型。”

OpenAI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介紹道,GPT-4o将面向包括免費使用者在内的所有使用者,它較上一代産品更快,改進了文本、視訊和語音功能,提高50種不同語言ChatGPT的服務品質。GPT-4o還将通過OpenAI的API提供支援,開發者可以使用新模型建構應用程式。

直播時,穆拉蒂與兩位技術人員對GPT-4o進行了現場測試。新模型減少了人機對話的遲滞感,在過程中,人們可以随時打斷GPT-4o的輸出,情緒傳達實作進步,再結合視訊功能,讓機器更像一個能看能聽的真實存在的人。

如果說之前的GPT是基于資料,在理性分析層面給人以技術跨越的震撼,那麼這次GPT-4o呈現出與人類相似的感性層面的補充,讓人感歎科幻電影情節已經發生。

OpenAI在這次疊代中,沒有滿足外界對GPT-4.5或GPT-5的期待,但“o”相較數字,更直接地表達了一種進化。據OpenAI官網介紹,這裡的“o”代表“omni”,意為“全能”,源自拉丁語。而在英語中,它常被用作詞根,可以聯想到“全知全能”和“無處不在”。

值得注意的是,GPT-4o釋出時間點卡在了谷歌I/O開發者大會的前一天。而在往後的一個月中,微軟Build年度開發者大會和蘋果WWDC也即将先後召開。

當地時間5月14日,谷歌在I/O開發者大會中公布AI新進展,在前一天OpenAI的鋪墊下,市場自然會以更高的眼光審視這家老牌巨頭的新産品。

OpenAI确實通過這次布景簡單且短暫的直播成功向谷歌施壓——開發者現場的實時對話展示,讓人不禁聯想到谷歌大模型Gemini此前釋出的展示視訊被指剪輯、誇大宣傳。該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并未達到其宣傳中的效果。對此,谷歌承認道,示範視訊經過編輯,為簡潔起見,延遲已減少,Gemini輸出也已縮短。2024年的I/O開發者大會成為谷歌的關鍵挽尊機會。

其實,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早在七八年前就在I/O開發者大會上表态,要從“移動優先”轉為“AI優先”,但在提前看清方向的條件下,谷歌并沒有延續領先優勢。在上一代網際網路時代習慣處在領先地位的谷歌,經曆過去一年圍繞AI的挑戰後,似乎變成了追趕者。它需要向外界釋放有關最新技術的積極信号。

這次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亮出了能與GPT-4o相抗衡的Project Astra,該項目展示了多模态了解和實時對話能力。通過示範能夠看出,Astra的延遲較GPT-4o更長,且情感多樣性還有待提高。

同時,谷歌還推出了對标Sora的視訊生成模型Veo。今年2月,與Gemini 1.5 Pro被幾乎同時推出的Sora搶盡風頭。

在搜尋引擎方面,谷歌主動實作自我革命,在搜尋功能中推出AI概覽(AI Overviews),歸納總結搜尋結果。谷歌稱,搜尋将具備多步驟推理能力,并支援視訊形式的解決方案搜尋。與此同時,谷歌将擁有100萬tokens長的上下文視窗的Gemini 1.5 Pro擴充至200萬tokens級别,這意味着大模型能夠處理更多資訊,擁有更全面的了解能力。

由于ChatGPT自2022年末走入大衆視野後,就對搜尋領域形成了直接威脅,是以市場曾推測,OpenAI會在這次釋出會上推出基于ChatGPT的搜尋引擎。但該公司目前并未宣布邁出這一步。

OpenAI和谷歌的研發競賽陷入膠着,這對包括蘋果和亞馬遜在内的公司形成了威脅。它們需要跟上日益加快的步伐,至少不能落後太多,否則Siri和Alexa都會陷入尴尬。由于蘋果的AI研發進度并不明朗,已經有傳言稱其正在與OpenAI談判,以求在短期内獲得技術許可,将最先進的AI技術應用于蘋果産品。

AI競争已經從基建向應用與生态搭建蔓延。

谷歌在企業應用和消費者應用方面的積累,為其建立AI生态圈提供了天然優勢。或許OpenAI注意到了這一點。今年1月,OpenAI推出個性化AI應用商店GPT Store,使用者可以通過其發現和建構GPT。目前GPT Store主要針對付費版本開放。這一功能被認為可能成為下一個Apple Store。從去年年底宣布,到今年年初問世,曆時兩個月,期間經曆了奧特曼被意外罷免再複職的風波。

截至目前,GPT Store還隻是一個管道,距離大衆通過OpenAI潛力所構想的生态建立還有很大差距。但随着GPT-4o的技術疊代,對于AI應用的想象得以進一步豐富,不能排除OpenAI正在為生态搭建架構的可能。

在OpenAI此次釋出會的最後,穆拉蒂說道:“今天我們專注于免費使用者、新模式,和新産品,但我們也非常關心下一個前沿領域。很快,我們将向大家更新下一個大事件的進展。”

這不得不使人猜測,OpenAI對于實際進展有所保留。在激烈競争之下,保留底牌或許已經成為各大巨頭的習慣。OpenAI的“下一個大事件”的官宣時間,或許在後續微軟和蘋果的釋出會之後,或許會找另外一個時間節點。畢竟奧特曼一直擅長在正确的時間釋放正确的資訊。OpenAI此前的技術曝光節奏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财富中文網)

《财富》雜志今年首度推出“《财富》中國科技50強”榜單,試圖找到這些出生在中國,正在影響世界的科技公司。它們的成功不僅在于技術和産品,更在于它們代表的創新精神和全球化視野。我們期待這些中國公司在科技創新和全球化拓展中取得更卓越的成就,為技術和商業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OpenAI與谷歌,或許都未亮明底牌

在财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檢視《歐盟稱中國車企提供資訊不足,将擡高關稅》的精彩觀點

檢視《微軟準備推出自研AI大模型》的精彩觀點

OpenAI與谷歌,或許都未亮明底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