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AI奇襲,谷歌反擊

作者:經濟觀察報
OpenAI奇襲,谷歌反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中原標準時間5月15日淩晨,被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截胡”的谷歌,如期舉辦了一年一度的Google I/O 2024(2024谷歌開發者大會,下稱“谷歌I/O”)。

大會上,谷歌釋出了多個新産品、新工具、新功能,包括:最新款大模型Gemini1.5 Pro的上下文視窗從100萬tokens(最小輸入單元)更新到200萬,并推出輕量化模型Gemini 1.5 Flash;推出文生圖新模型Imagen 3、音樂創作大模型Music AI Sandbox、視訊生成模型Veo;将AI融進了搜尋功能,将在美國推出“AI概覽”(AI Overviews);釋出了AI通用智能體項目Project Astra和谷歌下一代開源模型Gemma2。

如果沒有OpenAI“截胡”的話,這将是今年科技圈的“沸點”。

在谷歌I/O前一日,中原標準時間5月14日淩晨,OpenAI召開了春季釋出會。該釋出會十分簡短,僅花了不到30分鐘,宣布了全新旗艦模型GPT-4o,以及在大模型ChatGPT中免費提供更多功能。但GPT-4o的“類人”響應速度,讓觀看者感覺VPA(虛拟個人助理)的實作指日可待。這讓科技圈提前沸騰了。

寶寶樹、米茶公社創始人王懷南熬夜觀看了OpenAI的春季釋出會。他也曾是谷歌亞太區CMO(首席營銷官)。他稱,老東家(谷歌)5月14日(美國當地時間)在美國加州召開大型産品釋出會,“一定是以AI為主線條的”。在他看來,OpenAI用看似不經意的26分鐘,挑戰了一家公司一年一度的重大釋出,“這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舉措”。

兩小時,谷歌連環回擊

相比于OpenAI不到30分鐘的春季釋出會,谷歌I/O花了近兩個小時,公布了多個新産品、新工具。

今年谷歌I/O的主舞台設在了加州海岸線湖公園内的圓形劇場。開幕前一天,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Pichai)在台側拍下一張圖檔,發出了他的第一篇LinkedIn(領英)文章,并配文,“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這些座位上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

從目前網絡上流出的大會相關圖檔來看,圓形劇場座無虛席。在大會開場,桑達爾·皮查伊也說,現在已經有超過150萬開發者正在使用谷歌的原生多模态大模型Gemini。

但這場圍繞AI的競賽,還在進行中。

大會上,谷歌宣布誕生一年的Gemini實作着能力躍升,除了1.5 Pro進階版的上下文視窗拓展至200萬個tokens,輕量級模型1.5 Flash的上下文視窗也達到了100萬個tokens。Gemini的功能方面也有不少拓展,例如移動對話體驗,交談更自然,模型也可引入安卓系統的底層,多模态的Nano版模型還包括詐騙監測等功能。

谷歌還推出Imagen 3、Music AI Sandbox、Veo三個大模型應用。其中視訊生成模型Veo可以生成超過一分鐘的視訊,更是被視為谷歌反擊OpenAI的文生視訊大模型Sora的産品。

谷歌還釋出了AI通用智能體項目Project Astra和融進了Gemini的搜尋功能AI Overviews。

谷歌DeepMind的CEO戴密斯·哈薩比斯(DemisHassabis)首次現身谷歌I/O。他展示了Project Astra(進階視覺和對話響應智能體項目,該項目代表着谷歌對人工智能助手的未來願景),在展示過程中,他一邊實時拍攝一邊與手機中的AI Agent(助手)交談,AI Agent展現出多模态了解和實時對話能力。

從大會視訊來看,Project Astra的表現不錯,雖然它的響應速度比起“與人類的響應時間相似”的GPT-4o要慢一些。如果不是OpenAI率先釋出了GPT-4o,ProjectAstra極有可能是點燃大衆對VPA暢想的那一個。

在OpenAI召開春季釋出會之前,市場曾廣傳OpenAI将推出AI搜尋功能。但本業是搜尋的谷歌,率先将AI功能放進了自己的搜尋業務。

谷歌稱,基于最新版本Gemini,使用者可以對搜尋引擎提出任何想知道的事情,或者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尋找波士頓最好的瑜伽或普拉提工作室”,除了給出搜尋結果,搜尋引擎還可以做工作室介紹,給出門店距離、工作時間等資訊;當使用者需要“建立一個飲食計劃”時,搜尋引擎也可以完成。

“我們最大的投資和創新領域之一,是我們的創始産品——搜尋。”桑達爾·皮查伊回顧了谷歌建立搜尋至今25年的曆史,重點分享了在Gemini變革下,谷歌AI搜尋實作的水準提升。

在OpenAI缺席AI搜尋賽道之後,谷歌通過AI Overview、“Circle to Secarch”畫圖即搜功能,以及視訊搜尋等多個功能的突破,讓自家支援多輪推理、規劃能力、視訊提問等功能的AI搜尋,面向市場進行展示,也給予競争對手有力的回擊。

谷歌的創新危機

盡管亮相了多項更新和多個産品,也未能完全洗去市場對谷歌創新力的質疑。

接近兩個小時的谷歌I/O,谷歌推出的新産品、新工具、新功能,甚至新基建等,總計數目多到超過二十款,也将谷歌對AI的重視和在AGI(通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發展投入展露無遺。

“(市場側)對谷歌I/O的回報都很積極。”一位在谷歌工作十餘年的人士稱。

但王懷南說:“谷歌并沒有抓到眼球。”大會上,谷歌從CEO到多個産品的總負責人都有出場介紹,OpenAI的春季釋出會僅有三個人出場介紹GPT-4o,但在王懷南看來,這三個人就“完全把背後有數百甚至上千人準備的兩個小時的谷歌I/O的光芒掩蓋掉了”。

王懷南說:“如今的谷歌像極了老微軟。”這并不是一個積極的描述。因為對王懷南這種二十多年前從矽谷走出的人來說,微軟“沒有創新,隻懂賺錢,沒有理想,沒有使命,産品混亂”。

王懷南看完谷歌I/O後稱,雖然這次谷歌釋出的新産品、新工具、新功能、新基建等數量衆多,但釋出的産品“全是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和保護搜尋的産品”。時值如此關鍵的競争時點,幾乎是“革命的關頭”,曾經被視為AI創新标杆的谷歌卻用一個保護性的想法,保護着它現有的搜尋習慣和搜尋的商業模式,這讓他想到了當年的微軟。

但如今的微軟步伐也輕快了起來。微軟不僅巨額投資OpenAI旗下的ChatGPT,還将旗下Bing搜尋的伺服器、搜尋資料甚至算力等傾斜支援OpenAI進行大模型訓練,系列投入讓微軟“跨步走上了AI革命的直通車”。

王懷南稱,他看到了一個“輕裝上陣,不靠搜尋吃飯”的微軟,甚至發現那個“老舊的、緩慢的、被動防禦的、碎片化的”微軟,變得靈活且以使用者為導向,這就像過去那個“憑借創新時不時讓大家驚豔到不可思議的老谷歌”。

這就讓谷歌的勁敵不隻是年輕的OpenAI,還有正在改變的微軟。

當下的谷歌在迸發活力的OpenAI和微軟的反襯下,“急需斷掉自己創新的原始思維。”但王懷南同時也稱,目前谷歌重投AI并進行組織調整的動作,讓他看到了想象空間。

搜尋引擎起家的谷歌,目前對AI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大會現場,谷歌也統計,桑達爾·皮查伊和戴密斯·哈薩比斯兩個小時主題演講中,提及AI多達121次,Gemini出現的頻次并不輸于Google一詞。

但桑達爾·皮查伊在大會上也稱,“目前谷歌仍處于AI平台轉型的初期”。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也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眼下的AI産業也處于早期階段,無論是技術發展還是商業競争,“離終局還很遠”。

李志飛稱,OpenAI的一些操作“越來越機會驅動”,除了有心機和谷歌搶頭條,創始人“言必AGI”的狀态也不被他看好。基于此,他也稱,在沿着慣性和順着勢能一路狂奔的路上,OpenAI也要考慮一下“如何避免成為AI時代的先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