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精尖儀器遇上善于發現美的科技工作者,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5月15日,“發現科學之美” 松山湖超微攝影展啟動巡展。50幅經由科研儀器觀察到的浪漫景象被定格呈現,來自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大灣區大學(籌)、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第二國小等多個園區科研機構和學校的科技工作者、學生、老師參與拍攝。
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裡,展覽将走進松山湖科學會議、通湖禮廊、園區中國小校,點燃大小朋友們對科學與藝術的熱情。其中,2024松山湖科學會議将于5月25日啟幕,本次大會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将再掀一場“AI風暴”。
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梁展鴻為優秀作品獎獲得者代表頒獎
松山湖黨建工作辦公室、松山湖宣傳教育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為優秀組織機關頒獎
《夜空綻放》《雲中藏花》《香香脆脆酥》《生命之初起源于“愛”》……一個個創意作品名的背後,蘊藏着作者對科學之美的獨特解讀,也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欣賞其中的故事。
《生命之初起源于“愛”》
大灣區大學(籌)研究員陳虎拍攝了一張锂硫電池複合正極材料的電鏡圖《鳥巢》,獲得了優秀作品獎。照片中,通過電鏡14000倍的放大,富微孔碳球形如鳥蛋,周圍被紋理豐富的含硫組分環繞着。
《鳥巢》
“我平時工作會通過儀器拍下成千上萬張圖檔,用來檢視材料的形貌排布,确認研究效果,常常就會發現微觀世界裡,很多景象和生活中的東西神似,《鳥巢》就仿佛在講述一個生命的故事。”
被稱為“超級顯微鏡”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也有作品出現在本次展覽中。散裂中子源助理研究員蔣興奮,通過高分辨中子成像探測器拍攝了色彩豐富的《松湖荔枝》和《奮鬥的小馬達》。
《松湖荔枝》
“我們可以在不拆開機械裝置的情況下,直接用中子束流觀察到裝置的内部構造,而在生物學方面,中子成像可以研究植物内部組織結構和動力學特點。希望展覽能讓更多人了解大裝置的功能,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展覽作品中還有國小生在社團課上發現的成果。《蜜裡藏針-鳳梨裡的草酸鈣結晶》來自松山湖第二國小,顯微鏡下,鳳梨制片中的“繡花針”道明了吃鳳梨“紮嘴”的原因。
《蜜裡藏針-鳳梨裡的草酸鈣結晶》
科學老師劉秋婷說:“這是學生自己制片觀察到的作品,其實探索微觀世界,年齡小并不成問題,二年級小朋友的表現也很棒,重要的是有興趣。”
本次活動由松山湖科技創新局、松山湖黨建工作辦公室、松山湖宣傳教育文體旅遊局主辦,将于六月初在通湖禮廊跟市民見面。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落日珊瑚》
《流彩》
《生長》
《雲中藏花》
《看見更深處》
出品:松山湖融媒體中心圖檔:康樂偉 松山湖科技創新局編輯:淩樂儀審校:黃少宏 陳啟亮
【創新松山湖熱點索引】▶ 松山湖财政首曬“綠色賬本”,多措并舉為高品質發展增綠添美▶聚焦生物醫藥,松山湖為“創新圈”和産業界交流合作搭橋鋪路▶院士進企“把脈開方”,工業數學變身新質生産力“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