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友好”創新創業生态圈已有千餘項目入駐 你還沒來嗎?

作者:南方都市報
“最友好”創新創業生态圈已有千餘項目入駐 你還沒來嗎?

港澳新青寓(二期)逐漸放寬港澳新青寓的申請範圍。南宣供圖

“最友好”創新創業生态圈已有千餘項目入駐 你還沒來嗎?

港澳新青寓(二期)提供更多不同戶型的房源。

2024年3月,《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對南沙管理體制機制、科技創新、産業發展、開放合作、城市發展、規則銜接等内容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條例》中提出,南沙應當制定對港澳青年創業的資金、場地等扶持措施,加強政策咨詢服務,推廣扶持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項目和案例。南沙公務員崗位、事業機關崗位可以招錄(聘)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

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是一項長遠而系統的工程,也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既需要一點一滴凝聚粵港澳三地普遍的社會共識,形成持續的工作目标;也需要守正創新,彙聚政産學研社會各界力量,全方位多元度促進粵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南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萬政東介紹,近年,南沙區圍繞港澳青創平台建設、宣傳合作機制、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協同發力,積極為港澳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提供廣闊舞台和創造更多便利條件。截至2023年12月,全區共13家港澳青創基地獲得認定,全區港澳青創基地累計入駐企業(項目)1535個,其中入駐的港澳台僑青創基企業(項目)757個,累計引入粵港澳台僑青年886人,帶動就業5000餘人。

提升政策知曉度

把更多國際友人“引進來”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賦予南沙“建立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等五大戰略任務。省、市對南沙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的新家園”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立足南沙區位優勢、政策優勢,2022年以來,南沙區先後釋出了《廣州南沙新區建構一流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灣區青年方案》)《“創享灣”港澳合作交流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創享灣”方案》)以及《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鼓勵支援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新十條”),為港澳青年來到南沙創新創業提供政策支援。

南沙區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長邱靜慧介紹,2023年随着内地與香港全面恢複通關,廣州市、南沙區通過多種方式,持續深化《南沙方案》等的宣傳力度,推動南沙區相關政策知曉度不斷提升。

過去一年裡,南沙區委統戰部多次赴港澳推介南沙政策,走訪香港科學園、香港數位港、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等地交流,不斷提升南沙青創品牌在港澳的影響力,助力南沙政策“走出去”;依托五樂中心與香港嶺南大學、香港青年學生動力、香港明彙智庫等高校、社團組織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吸引港澳青年來南沙研學交流,實作“先走出去,再引進來”的路徑閉環交流模式,積極推動粵港澳在青年創業就業、青少年人文交流等領域開展深化合作。

2023年初,香港青年李雁在朋友的推薦下将項目硯國文化(YensClass)落戶南沙區創享灣專創國際青年社群。李雁表示,“南沙從衣食住行各個層面為港澳創業青年提供幫助,讓我下定決心南下,來到南沙發展。”

擁有多年英語教培經驗的李雁曾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紐約協會實習,參與多個關于文化、教育等相關的交流活動,來到南沙前她曾在北京創過業,“南沙很宜居,青山綠水,生活節奏也相對較慢,可以讓我沉下心來打磨課程。”在李雁看來,南沙要打造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對接外企的需求很大,市場空間很廣闊。她也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立足灣區,面向世界”的高水準語言文化交流平台,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語言交流服務,讓語言交流學習變得更便捷有趣,把更多國際友人“引進來”,助力灣區青年“走出去”。

優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以實際舉措支援港澳青年融灣發展

根據《廣州南沙新區建構一流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工作方案》要求,南沙區在着力建構服務灣區青年發展的創新環境方面,要加強各青創基地自身建設,合力打造“目标一緻、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矩陣。

邱靜慧介紹,南沙區通過加強青創基地營運服務能力教育訓練。開展“港澳政務服務官”“基地首席服務官”座談沙龍活動,組織基地負責人等營運團隊開展創業就業教育訓練交流,更新服務理念和管理水準,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研究解決。

南沙區人社局在創享灣打造“就業驿站·創享灣”“樂業百事通-南沙區港澳居民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等服務平台,為求職者提供更加專業、精準的職業咨詢、教育訓練、就業推薦等服務。通過舉辦“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梳理青創基地實際營運情況,形成創業資源需求清單和空餘場地資源清單,集中向社會推介創業資源資訊,促進雙向互選,以實際舉措支援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

“這裡有對港澳人才創業的補助政策,創享灣還有專門團隊為我打造商業計劃、對接各方資源。”李雁表示,南沙港澳青創“新十條”涵蓋了創業的方方面面,從創業、住房到醫療、教育都提供了保障。

畢業于澳門大學鄭裕彤書院的譚佩詩是BioPeTech環保麥芽貓砂的創始人之一。2023年初,該項目正式落戶南沙區創享灣的OVO PLUS澳創家孵化器,落戶以來,基地向書院創業團隊提供資源、配套和優惠,幫助團隊将産品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當時看了蠻多地方的孵化器,最後選擇了入駐南沙創享灣青創基地。”在譚佩詩看來,基地的服務很實在,會幫助她和團隊适應内地的行政手續和财務體系,也減輕了她在内地創業的壓力。

“通過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可以對接到一些合适的演出機會,通過這裡也可以了解到租房子、開銀行賬戶、辦社保等生活事宜,南沙政務中心還有專門服務港澳人士的區域,配套服務給我們提供了不少便利。”澳門青年吳淦軒曾是“英皇新秀”八強,在英皇娛樂擔當唱片制作。2022年底,他第一次來到南沙,不久後便在此創辦個人工作室與音樂品牌“晨爵娛樂文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南沙在音樂方面的市場潛力很大、機會很多。”吳淦軒表示,希望未來可以立足南沙輻射灣區,大力推動多元文化産業發展,讓各界多了解澳門文化。在他看來,内地雖然競争大,但意味着更多的機遇和市場。作為香港青年聯盟執委,吳淦軒期望以醒獅等非遺傳統文化為媒,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帶領香港青年學生來到廣州南沙交流。

厚植創業沃土

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南沙樣闆”

強政策,優服務,厚植創業沃土,讓港澳青年在南沙勇逐夢。

據了解,在過去一年裡,南沙區委統戰部、區人社局深入區内港澳青創基地、港澳有關機構,對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提出科學可行措施方法參考。為發揮創享灣等青創平台特色鮮明和集聚發展的優勢,吸引各類港澳和海外創業團隊、社會機構入駐。

通過優化五樂中心理事會成員架構,更好地關聯港澳資源開展各種交流交往交融工作及對創業就業過程中痛點、堵點問題進行把脈解決。據了解,優化架構後,理事會港澳青年占比從原來的55%提升到77%,設立灣區青年彙專家智庫,聘任13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擔任智庫成員。

其間不斷加強青創基地營運服務能力教育訓練。開展“港澳政務服務官”“基地首席服務官”座談沙龍活動,組織基地負責人等營運團隊開展創業就業教育訓練交流,更新服務理念和管理水準,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研究解決。

萬政東介紹,近年,南沙區通過出台“港澳青創新十條”政策,聚焦港澳青年就業成長、實習實踐、創業發展、交流交往、安居樂業等現實需求,研制10條32項具體補貼與獎勵内容,形成一站式、全鍊條政策支撐體系,打造港澳青年安居樂業“南沙樣闆”。

在過去一年裡,“港澳青創新十條”政策推出“創業補貼與獎勵”“青創基地補貼與獎勵”等9項定制化申報指南,明确32個項目申報指引,持續暢通政策落地通道。截至目前已完成2023年獎補兌現工作,累計發放超過800萬元。

展望2024年,邱靜慧指出,未來,也将加大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部門、高校、社團組織等青年集聚度高的機構群組織深度合作,推動常态化、精準化交流合作和宣傳推介。

在優化服務方面,将加強港澳青創基地營運團隊業務教育訓練。關聯各基地定期舉辦座談沙龍、項目路演、業務教育訓練等活動,在交流中提升工作能力,發掘更多優秀項目。拓展港澳青創基地企業服務内容,延伸服務鍊條對接,更好幫助入駐企業立足南沙、紮根南沙。

采寫/南都·創享灣區記者 鄭雨楠 王美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