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作者:替代視訊共享細菌

璩靜事件的大結局,将她的“導師”參哥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璩靜因短視訊風波發文道歉

近期,百度公關1号位璩靜勇闖抖音引發争議,以離職結束了她的個人IP第一次探索,有網友稱璩靜是上了參哥的課後“着魔”,動員部門所有人做短視訊。

據上遊新聞報道,璩靜曾在今年2月前往煙台,花5980元上了三天參哥的“抖音操盤手課”。随後參哥本人親自蓋章認證,發視訊稱兩人的确見過面,聊得很愉快。

不過,參哥對于網絡上流傳璩靜讓部門全體員工學習的“參哥金句”一事予以否認,并表示璩靜是被人黑了。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這位江湖代号參哥的“商業導師”,因早年做海參生意得名“海參哥”,經過電商和短視訊的幾番洗禮後,他成為了玩轉流量和變現的頭部知識付費部落客。

“參哥出品,粗暴好用”是他短視訊裡的口頭禅,追随者奉他為商界大佬,批判者認為他是純純“割韭菜”。争議之下,以參哥為代表的知識付費部落客也與抖音上演了一出相愛相殺的故事。

3月底,抖音釋出“厚黑學”“僞成功學”專項治理公告,打擊低質吸粉和引流賣課等“割韭菜”行為,參哥、dada和李一舟等部落客的相關賬号受到禁止關注和封号等處罰。

這些人到底是何方神勝?為何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的内容到底是“粗暴”還是好用?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張口閉口幾個小目标,“海參哥們”是如何走紅的?

參哥:“這項目能做多大?”

嘉賓:“我們一上來就是千億美金。”

參哥:“現在什麼規模?”

嘉賓:“最高30多個億。”

參哥 :“現在一年做多少?”

嘉賓:“不到20個億。”

參哥的視訊開頭,總是會用動辄幾個小目标的數字賺足眼球,沒做過幾個億生意的老闆似乎不配上桌。

指點江山時堅定的語氣、潇灑裡帶點不屑的态度,讓網友不禁好奇:參哥到底是什麼來頭,能讓一群老闆虛心受教?

公開資料顯示,“參哥”本名沈文君,畢業于牟平職專(後改名為“煙台工貿學校”)2002級鉗工班。他2003年開始創業,2005年開了第一個淘寶店,後來靠賣海參發迹,自稱“從開始就踩對了風口,沒有任何邏輯”。

2020年,參哥入局抖音開始打造個人IP,通過短視訊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并在直播連麥中指點各路老闆。

憑借賺錢的經曆背書、獨特的個人氣質和矩陣切片的病毒式傳播,他一躍成為全網矩陣粉絲超千萬的頭部IP。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從這些“參哥認知圈”的選題,可以窺見參哥常見的内容套路:

“運動器材中的‘勞斯萊斯’年GMV8個億,他會如何做到全球NO.1?”

“從倉庫打包員到自營十多個品牌的創始人,年營收9位數,她是如何做到的?”

“開鎖行業,年營收竟高達8位數,他能賺錢的核心是什麼?”

先用金額數字抓人眼球,用營收幾十億、利潤幾千萬等驚人成績奠定“黃金三秒”;

再介紹采訪嘉賓的履曆,全方位突出嘉賓在行業内的地位,或個人階層躍遷的經曆反差;

中間是嘉賓行業拆解和參哥建議,各行各業的老闆,都會被參哥建議做短視訊和個人IP,配合N條與“流量”相關的金句,形成一套“原來生意要這麼做”的組合拳;

最後是參哥付費項目的宣傳時間,突出參哥對嘉賓的賦能,以“有事找我”“需要資源開口”等頗具江湖氣的告别收尾。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與參哥相似,短視訊裡活躍着一批知識付費部落客,按照團隊劃分,大緻可以分為個人派和機構派兩類。

個人派有參哥、大藍、透透糖、dada和李一舟等代表人物,他們大多在2020年之前入局抖音,有着流利的口條和極強的鏡頭感,擅長包裝案例并傳遞焦慮,靠勤奮輸出和矩陣式傳播赢得潑天的流量。

上述部落客也因渲染社會焦慮并販賣“解藥”等原因被抖音處罰過。不過,這并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

無論是禁止搜尋關注還是被封号,他們總是能帶着“金句”回歸,頗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氣勢。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海參哥們”之外,以博商為代表的機構派,用MCN模式發力企業教育訓練業務,也在源源不斷地向大衆輸送商業導師。

博商全稱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2006年成立于深圳,經曆了開設針對中小民營企業的總裁班、獨立營運教育訓練企業家學員和簽約講師打造個人IP三個階段。

近幾年,博商發力抖音、視訊号和小紅書等平台,推出短視訊和流量營運課程,簽約打造了張琦、鄭翔洲和申晨等商業導師。

與個人派主要在辦公室場景拍視訊不同,博商派往往以教育訓練現場為背景,還原導師為老闆上課的狀态,時不時穿插學員現場提問,讓導師形象更立體有說服力。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比如2022年爆紅的張琦,常常穿着西裝、梳着利落的短發站在台上為企業教育訓練,針對中小企業老闆的痛點,圍繞如何線上上和線下獲客和疫情後賺錢活下去等選題強勢輸出。

據觀察,張琦矩陣賬号的内容十分統一,封面用亮色标題配上商業形象照,視訊先抛出問題再結合案例拆解,生動的表達配上雞湯金句,精準拿捏了使用者情緒。據多家媒體報道,張琦曾在2022年單月漲粉1200萬,變現超千萬元。

從付費課到私董會,到底是真本事還是割韭菜?

無論是個人派還是機構派,他們的特點之一是——不賺窮人的錢。

以參哥為例,他的業務包括付費課程、私董會和全案打造等項目:

先通過千元客單價元的抖音課觸達目标使用者(素人IP訓練營2980元;短視訊流量營運認知課5980元;短視訊全案操盤手9980元等)。

再推廣8萬元“企業家聯盟”私董會,提供1v1咨詢服務、私董會社群和行業調研等終身服務;

最後吸引客戶參與年費200萬元的IP陪跑項目,提供編導攝影支援和協助其制作視訊等全案合作服務。陪跑成功的案例又将作為5980元的招生宣傳素材,以此形成一套閉環。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機構派的産品設計思路也十分相似,比如,博商用199元和365元的商業課程為1980元三天兩晚的線下體驗課引流,還提供29800元的總裁班、10萬元的私董會和100萬元的線下咨詢服務。

老闆們心甘情願的買單,讓這些教育訓練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巨額盈利“像撿錢”,付費課到私董會,誰在為“海參哥們”買單?

圖源:上遊新聞,璩靜所上課程内容簡介

參哥曾在2023~2024年公司年會上表示,公司已經從0做到規模超過10個億,“2003年創業到現在為止,我現在一年掙之前60年的錢”。

他還透露完全不缺使用者,甚至拒絕了金額8000萬的訂單,表示公司“像撿錢”,有20個員工年入百萬,3個員工年入千萬。

參哥曾多次提到參與孵化的IP案例,比如木婉清集團創始人、抖音粉絲超百萬的女性IP“毛毛姐”,T97咖啡創始人李潇和豪車毒創始人老紀等。

這些成功的案例不僅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老闆,也讓以璩靜為代表的大廠高管們上頭。

一直以來,關于這類知識付費是否是“割韭菜”的争議不斷。

以中小企業老闆為代表的支援者認為,付費是對“導師”本人的尊重和支援,他們不僅提升了認知,還通過私董會等服務連結到了資源,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反對者則表示,這些内容是簡單粗暴的成功學,導師們全憑一張嘴“忽悠”,其真正的商業能力無從考證,更吊詭的是,動辄幾十萬的陪跑項目既不承諾傳遞結果,也沒有量化的名額。

一位買過多個短視訊陪跑課程的從業者透露,多數課程以“案例拆解+心靈雞湯+販賣焦慮”為主,有的内容聽了醍醐灌頂,但細品又經不起推敲,像是在大海裡尋找幹貨,至于課程幫助有多大,結果因人而異。

參哥曾在年會預測2024年業績比2023年還要翻倍,隻不過,平台加強的治理為他潑了一盆冷水。

一位知識付費部落客透露,抖音已經對知識付費賽道進行過多輪違規扣分治理,主要包括不當承諾、永久回看、引導加第三方社群等行為,“這幾輪治理動作的本質是部落客回歸知識付費的本質,而不是用創始人、CEO的噱頭鼓吹引流,市場回歸良性競争”。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IP也不是上完課7天速成的。

頭部财經部落客沈帥波近期在公衆号發文稱,做IP的意義是降低交易成本,擴大精準客戶,降低信任成本,提高轉化效率,靠”咋呼“短期仿佛都可以實作部分目标,但不是長久之計;而個人IP之是以有魅力,是因為他是商譽的外顯和溢出。

從雷軍和周鴻祎等大佬争相做網紅開始,預示着IP打造已經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賽道。隻不過,成功的經驗大多相似,翻車的原因各有不同。大專網紅教大廠高管做事,似乎戳破了”世界是個草台班子“的窗戶紙。

在知識付費時代結束野蠻生長後,IP打造的生意或許會回歸理性,畢竟慢慢來、比較快。

如果覺得不夠看,請登入新榜(www.newrank.cn)檢視更多新媒體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