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之重器,青銅器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自古以來,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瑰寶,承載着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遠。《左傳》中寫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其釋義為:“國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戰争。祭祀有分祭肉之禮,戰争有受祭肉之禮,這是和神靈交往的大節。”這句話意味着祭祀和軍事是國家命脈的關鍵,而青銅器則是這兩大重要領域的代表,是以被稱為“國之重器”。

國之重器,青銅器

△後母戊大方鼎(商晚期)。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陽武官村,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重達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被譽為“鎮國之寶”。

在中國古代,祭祀是一項重要的宗教儀式和社會活動,也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的重要手段。青銅禮器作為祭祀的重要器物,象征着對神靈的崇敬和敬畏,展現了國家的統一和秩序。青銅禮器是中國古代先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征。目前中國已發現最早的青銅是甘肅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740年。而自夏、商、周至春秋和戰國早期,青銅器鼎盛發展,青銅禮器作為祭祀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扮演着重要角色。這些青銅器包括鼎、盉、爵等,制作精美,工藝精湛,承載着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敬與尊重。

國之重器,青銅器

△後母辛大方鼎(商晚期)。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現藏于殷墟博物館。此鼎是武丁時期的斷代标準器物。

國之重器,青銅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1938年出土于湖南甯鄉縣,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此尊為祭祀用品,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緻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國之重器,青銅器

△婦好鸮尊(商晚期)。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原器一對兩隻,分别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南博物院。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鳥形酒尊。

國之重器,青銅器

△父乙車衢觚 商晚期 現藏于河南安陽博物館

國之重器,青銅器

△南公鼎(西周)。出土于随州葉家山西周墓地,是早期曾國的典型禮器,現藏于湖北随州市博物館。

國之重器,青銅器

△獸面紋觥(西周)。出土于随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現藏于湖北随州市博物館。

青銅禮器不僅僅是實用工具,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們承載着豐富的曆史和文化内涵,是古代工匠智慧和藝術的結晶。青銅器的圖案紋飾和銘文内容,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和宗教情況,為後人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重要資料。即使在今天,青銅禮器仍然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它們不僅是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也是曆史與現實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