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掀開蓋頭

作者:花家地考古文博文摘

“喲!這是一枚大熊貓牙齒化石!”

5月12日下午,池州市東至縣堯渡鎮汪村村,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剛剛清理出來的紅棕色土壤堆成了一座小山。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作為發掘隊領隊,憑借專業的直覺,拿起一塊碗口大的黃褐色膠結物,從泥縫裡摳出指甲蓋大小的小塊,輕輕一拈,泥土剝落,潔白的齒狀物便露了出來。

“經國家文物局準許,今年我們開展第四次正式發掘,分成4月到6月、9月到11月兩期開展,發掘面積大概40平方米。”吳秀傑介紹,2014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東至縣文化和旅遊局組成聯合團隊,對華龍洞遺址開展發掘清理。

這是繼周口店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以及石器等人類活動證據的更新世中晚期古人類化石遺址。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掀開蓋頭

(華龍洞考古現場。 李博 攝)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這是人類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謎題。

2013年,吳秀傑第一次到華龍洞遺址考察,從學者前期發現的古人類重要線索推測,這裡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從此她便與華龍洞遺址結下不解之緣,每年都要到東至縣工作數月,并參加了曆次考古發掘。

目前,華龍洞遺址已累計發現30餘件古人類化石,其中包括迄今為止在大陸發現的唯一同時儲存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距今約30萬年,屬于古老型智人,并被命名為“東至人”。多年過去,吳秀傑對發現古人類頭骨化石的場景依然曆曆在目。

“現在,大家可以在發掘現場看到一個洞口。以前,這個地方是一塊非常巨大的石頭,能站20個人左右。我們采用爆破的方式,把石頭爆破。一周以後,在石頭的下面,就發現了古人類的頭骨化石。”吳秀傑回憶道。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掀開蓋頭

(根據古人類頭骨化石複原的“東至姑娘”頭像。李博 攝)

如今,在距離發掘現場1公裡左右的華龍洞遺址陳列館裡,這個古人類頭骨化石複制品安靜地放在展櫃裡供遊客參觀。黃色的膠結物包裹着頭骨,暴露出來幾乎完整的眼眶、大部分額骨和部分面骨。

“它的腦容量大概1150毫升,頭骨的演化地位處于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的過程。頭骨出現了明顯的下巴颏,這是智人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但是又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征,比如非常粗壯的眉弓。”吳秀傑介紹道。

2021年,科研工作者對頭骨面貌進行了雕塑法複原,清晰直覺地展示了30萬年前生活在華龍洞古人類的容貌特征,顯示這是一位年輕的與現代人相似的個體面容。

吳秀傑解釋說:“我們從牙齒的萌發順序,可以判斷這個個體年齡在13歲左右;從顱骨明顯的額結節推測,這個個體大概是一個女性。古人類生存的壽命一般在25歲到30歲之間,13歲的個體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了。”

這是一個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專家進一步指出,根據華龍洞古人類頭骨上呈現的大量現代人特征以及面貌複原所展現的現代人容貌,這件頭骨代表着東亞地區最早的現代人面部骨骼形态及容貌。這也提示,30萬年前生存在華龍洞的人群代表着東亞地區最早的“準現代人”!

遠古時期的生活場所

一手拿着小鏟子撥開泥土,一手仔細翻找“寶貝”。忽然,一個白色的小碎塊出現在眼前,劉雲霞老人頓時欣喜不已。

“這是動物牙齒,這是動物骨片。”劉雲霞指着籃筐裡的幾個小碎塊說。她是堯渡鎮汪村村人,自2014年起就進入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工地,協助考古工作隊開展初步清理工作,如今已經能熟練地從一堆泥土中尋找到古生物的遺存。

按照古人類标本資源的儲存規則,華龍洞遺址出土的頭骨化石被編為“華龍洞6号”。随着發掘工作的進展,遺址不斷發現古人類個體零零碎碎的化石。如今,古人類個體的編号已經到了13号,這意味着華龍洞遺址曾經生活着10個以上的個體。

“這是一個原生的生活場所!”吳秀傑介紹,除了古人類化石,華龍洞遺址還發現了100餘件古人類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40餘種脊椎動物化石,以及20餘種小哺乳動物化石。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掀開蓋頭

(華龍洞遺址所在的東至縣堯渡鎮汪村村龐汪村民組東約0.5公裡的梅源山南麓。李博 攝)

經整理鑒定,專家已經确定,華龍洞動物群有東方劍齒象、巨貘、大熊貓、谷氏大額牛、野豬、猕猴、棕熊、鬣狗、麂等。華龍洞出土的一些動物骨骼呈現非自然性的斷裂,大量動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迹。專家推斷,這可能是古人類宰殺食用動物的證據。

這是一幅遠古時期的複原畫面:30萬年前,華龍洞附近叢林密布、動物成群,一群古人類在洞裡生活,他們用石頭做成的簡單工具獵殺動物,然後帶回洞中食肉寝皮、敲骨吸髓。鬥轉星移,滄海桑田,這群古人類遷移或者進化,大量動物殘骸、石器工具和稀少的人類遺骨卻長埋地下。

“目前我們發掘的面積還非常小。大家可以看見,發現古人類頭骨的洞口兩側還有很多的膠結物,這裡面肯定有大量的化石,我們期待未來有更重大的發現。”吳秀傑滿懷憧憬地說。

帶不走的文化财富

去年,“東方故鄉——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豐富詳實的資料講述從猿到人的百萬年活動曆程,生動呈現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

華龍洞遺址出土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以實物和圖檔的形式參與展出,彰顯了安徽長江流域是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要區域,為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提供了科學實證。

由于在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古生物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等學科上重要的科學價值,華龍洞遺址2015年進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終評名單,發現的人類頭骨化石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2019年,華龍洞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30萬年前的“東至姑娘”掀開蓋頭

(華龍洞遺址考古展。李博 攝)

如何把豐碩考古成果呈現給普通觀衆,進一步發揮公衆教育價值?東至縣将原建新中學校址改建為華龍洞遺址陳列館,相繼建成展陳樓、專家樓、科普樓。

走進展陳樓,一幅幅圖檔、一件件化石不僅展示着華龍洞考古成果,而且向普通觀衆普及着古人類演化的科學知識。

“我們縣專門成立華龍洞遺址保護工作上司小組,在縣文旅局增設華龍洞遺址管理所,加強華龍洞遺址的機構運作和日常管理。同時,編制《華龍洞遺址保護規劃(2021-2035)》,規範華龍洞遺址的保護開發利用。”東至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1年,東至縣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簽訂合作協定,共建華龍洞遺址科研科普基地,目前初步完成了華龍洞古人類科普中心建設。

吳秀傑說:“我們期待打造一個考古遊、研學遊的科普基地,為東至留下一份帶不走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