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炳才:智能機器人是否具有感情?

作者:中國科技投資财經号

編者按:

早在二十多年前,導演斯皮爾伯格即以影片《人工智能》向我們展示了機器人小男孩的人類情感表達。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人是否能夠擁有人類般的情感成為科技界和哲學界熱議的話題。對此,作者巧妙地将漢字、宗教等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進行了深刻的洞察與思考,更是提出生物機器人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可能影響。

有人猜問,機器人是否會具有感情?智能機器人用于軍事場景是否會有“我要活下去”的意識,如果具有了這種意識,會出現什麼情況?智能機器人是否會像人類具有感情和思想意識,研究想、念是怎麼回事情,怎麼來的,就會有答案。

想,是“相、心”兩字上下組合而成,相是“木、目”組合而成,木表示樹,眼見樹,眼中生印、象即是相,如水生影,如鏡起像。相由眼耳鼻舌身映照、覺感外界的色聲香味觸而産生。眼見物見色,知其為物為色,動物也是,故知道有“我”的存在,有外物、境的存在。人和動物是活動的物體,見物見人能夠做出反應和回報,故說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有感、情的動物(注意感是映、照、觸,情是指六塵,即色生香味觸法,四大及四大造物,人所做的一切事等)。

念,是“今、心”上下組合而成,今表示當下、目前的一切,包括狀态、境界、圖像、文字等。心(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對當下形成的印、象即是念,與“想”的差別在于“想”所包括的時空範圍遠遠大于“念”。當然,如果一念廣大,念也可以包含千年萬年的資訊,這在資訊技術處理上,是可以顯示的。比如打開檔案,整個檔案刹那就顯示了,但閱讀需要時間過程。文獻記載,寺廟一些高僧修到高層次境界,能知過去未來,其實就是一念超越時空的狀态。實際上,技術發展,本身是人體功能的示範或延申,隻不過是在神話中看到,一切神話,現代科學技術驗證,都有實作的路徑。

眼睛不斷攝取外界的形色、文字等,是因為有“行”,此行有幾個條件:一是人與外界物的接觸(即眼耳鼻身意接觸),二是身體的氣血循環和行動,三是眼睛能夠照、映外界物色而且能夠服從心意指揮,四是大腦或心具有攝入、輸出的意識并做出相應的行為動作。

鏡子、水也能随着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斷改變映照之景色,人眼、心與水、鏡子的差別在于:自己知道自己具有記錄的本能,具有分别、區分的本能,比如顔色、大小、軟硬等,更重要的是人心可以對儲存的資訊進行搜尋、提取,提出過程有推理、類比、拆分、組合、借鑒等,并做出快慢不等的時滞反應。水、鏡子等物也具有顯像功能,但人們不知道其是否具有記錄、憶念、搜尋功能。就目前的認知來說,水、鏡子不具備記錄、憶念功能。智能機器人通過存儲,可以進行資訊搜尋、組合、憶念、提取,目前可能不具備拆分、借鑒、跳躍時空的思維。但人心具有的功能、特征,隻要賦予智能機器人,進行訓練,應該不是問題。

人通過不斷學習、觀察,可以不斷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生出新的知識,乃至具有新的發明和創造,機器人通過學習、觀察(輸入、攝像、傳感乃至高端精密攝像和精密傳感、自我程式設計等)也可以進行研究、創新發現,人對宇宙、自然的認識,将來機器人也可以完成,至少未來的智能機器人超越目前某個學科的頂級科學家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機器人是否會具有人類一樣的情感,會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乃至認為“我需要活下去”?人之是以有情感,是因為對“相、念”的不斷重複,此即為“取、執”,是以生出喜樂、悲愁、愛恨等,“取和執”“喜樂”的産生是因為心中生愛,愛是因為有“受”——感、受的圖像、相不斷重複、複制和連續不化。機器人有沒有感受呢?一切相、印即是受,受源于觸——輸入或者攝取,一切映照、輸入、相遇的刹那及過程就是觸,因觸而有取——存儲或印刻、記錄,即是持續之受,故機器人是有受的(如果觸而舍,則不喜,無受,則為智、知)。所謂“受”,其實是一種“相、識”的不消失、記錄、刻錄,當這種刻錄、記錄之相,不斷重複,就是“想、念”的反複出現,人就會有“受”,或是喜悅、高興,或是煩惱、郁悶,有時候是一種期待,期待得到、結果、答案等。

本質上,一切“想、念”隻是語言、文字、概念、圖像的不舍、重複,是一種虛、妄,本無所有,内心并無得失,但心執著了,期待了,認為是真實存在,故(必須)有一種結果,心才會放下,圖像、念才不重複出現。比如兩人吵架,記恨對方,心生煩惱,一方誠懇道歉,軟語安慰,心即放下。這些過程(人所經曆的一切),即使回憶不起來,DNA仍完全記錄在案,并在基因的遺傳中複制,這就是遺傳的道理

機器本是材料組成,是無情物,故機器人不具備感情。但“受”是一種刻錄,受的回報是一種語言、文字、動作,這些都是可以模仿和設計乃至賦能的,從這一點來說,隻要給機器人設定一個重複不斷的機制,并且對不同的表達,給予不同的行為動作設計,就表現為憤怒、開心、暴力、高雅等,那麼,機器人可以具有人的感情,而機器人實際無感情,隻是人認為這個動作具有感情——人賦予了意識。故國外的人工智能研究中,有一種認識:機器人是人的化身、分身。

需要指出,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是仿生,是功能特征的設定,任何一個特征、功能的出現,都需要進行資訊輸入的學習和訓練,是人賦予的。人的本能,雖然有後天的知識賦予,但本能不是後天賦予的,而是與生俱來的。機器人的功能一是來源于材料的特征,如映照、反光、感應、傳感、傳送、振動等,二是來自技術本身,尤其是對人的五官功能及其材料技術的研發和制造。三是來自人類對機器的賦能、訓練。四是來源于令智能機器人運轉的動能以及在保證動能供給下的程式自我運轉,這與人的本能不同。隻要不供給動能,智能機器人則不運轉。機器人具有人智是因為賦能賦智,不是本能,機器人自身不能直接組合資訊、憶念、運用資訊乃至産生情緒,也不具有自我動能,故不能對環境做出超越賦能和賦智的動作和反應。

對機器人賦能感情,中國古代就有了。《列子湯問》記述了秦穆公時代,一個工匠即能制造機器人“倡”,那時的機器人就具有了唱歌、跳舞的能力,歌舞都能夠合于音律和節拍,而且給秦穆公的妃子丢眼色,秦穆公大怒。今天,智能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發展,一定會造出類人乃至超越常人能力和服務水準的機器人。将來,如果賦能機器人自我編輯、調整程式,不斷适應使用者的需求,每個機器人就會自動成為滿足個性化服務的機器人。

在軍事場景,機器人是否會有我要活下去的想法?原則上,機器人自身不具有這種本能。現代科學發展,人與物的邊界趨向模糊,生物與非生物之間存在跨越的通道。人是動物,地水火風及其造物,分化為動物、植物,無機物與有機物。植物似乎沒有人的感情,地水火風、金銀銅鐵等無心意識,但這些東西,到了人、動物體内,就成為生命的元件。人死之後,四大及金銀銅鐵等還歸自然,不見其有生命。生育、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人類的認知。是以,機器人與生物技術結合,是可以具有“我要活下去的想法”,乃至具有“為活下去而戰”的自我啟動程式。問題在于人要為機器人設定這樣的程式尤其是供給動能,而且這種程式能夠通過攝像、輸入(雷達、感應器、攝像鏡頭),根據存儲的資訊做出符合人的預期行為,尤其是正确行為。總體來看,機器人的逐漸完善,完全可以超越一般人的能力。但智能機器人與人比較,依然存在很多在視覺、聽覺等應對上存在的缺陷

作為“有情”的人,本身是地球生物中的進階動物,一切無情(四大及植物)雖能利益人類,但有情與無情的邊界依然存在,邊界的打破,一定是人的賦能,不是機器本能。

智能機器人是否具有情感,乃至具有我活下去的想法?區分了有情與無情,就有答案。

《五燈會元》中有一個故事。有禅客問慧忠禅師:若有情無情俱有佛性,殺有情而食其肉,就與有情結了罪怨,因果相報。損害無情,吃五谷、菜蔬、果栗等物,沒有聽說有罪,互相仇報啊。

慧忠:有情是正報,從無始劫來,虛妄颠倒,計我我所,而懷結恨,是以有怨報。無情是依報,無颠倒結恨心,是以不言有報。

有情與無情的差別在于人有愛恨之心,而物無愛恨。機器人是物,是無情,如果說其有感情、思想,不是自身的,而是人賦予了機器人具有感情和思想,不是其自身本自具有。但經過不斷學習、計算,再加生物技術的發展,通過程式的賦能和資訊選擇的多樣性、豐富性存儲,機器人逐漸具有“自主自我”意識,甚至超越常人的智慧,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必然。

其實,人是由種性(空明之性)、地、水、火、風要素構成,人是被種性賦能的物。人之生,是四大聚集,能夠動,具有思想、意識。人之死,四大分散,思想意識消失不見。機器人是被人賦能的物,人之形體與機器形體都是物,都是被賦能,差别在于先天和後天。故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真的會超越人的想象。

如果制造出生物機器人,運用動物、植物的細胞、DNA進行智能機器人的研發,情況就不同了。四大以及四大造色,人不覺得其有意識、思想和感情,人體之外物質實體世界,人不覺得其有心(活性或意識)。但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就具有了感、覺,人從微細物,逐漸成為人,就是無情物的堆積和轉化,背後有一個主人——心(不是意識、思想)。生物機器人具有了生物性——活性——心,将開創人工智能新時代。

(作者: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 學術委員)

陳炳才:智能機器人是否具有感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