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作者:讀書工

孟浩然是繼陶淵明、王維之後著名的田園詩人,他因為是布衣,又叫作孟山人。他年輕時發奮讀書,追求功名,40歲時遊曆京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這次應試失利對他的信心是極大的打擊,他的滿腹經綸竟無用武之地,心情十分苦悶。他猶豫不決,心情很複雜,想直接上書皇上,求得一官半職。

但還是礙于面子,最後沒有請求皇上,而是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離開長安,歸隐田園。接着他跟好朋友王維辭行,并寫下一首詩,表明自己從此不再過問政治隐居山林的心志。

《歲暮歸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這是一首五言詩,詩歌就像一首人生宣言,決定了自己的前途命運,預示着從此孟浩然與仕途無緣。此詩風格清新,韻味悠長,在決裂世俗之中又透露出一種怨悱之情。

首聯兩句“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是叙述自己停止追求仕進,準備歸隐的打算。不再向朝廷和皇上唐玄宗表述自己做官的意願,決定回到老家鹿門山去隐居。

詩中的“北阙”指朝廷,“南山”指襄陽的鹿門山或岘山。詩中北阙和敝廬對比強烈,顯示了孟浩然做出歸隐決定是出于無奈,确實心有不甘。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孟浩然是一個文人,自尊心很強,自己的滿腹文章王維等都有所了解,然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推薦。再加上科舉考試也有運氣的成分,是以孟浩然一肚子的牢騷就變成了這樣一個決定。

颔聯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是繼續說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隻怪自己沒有本事,皇上才放棄不用。隻怪自己的身體有病,朋友們才疏遠我不肯幫忙。

句中的“不才”是指自己沒有才能,實際上他這是反話,是諷喻,是憤激之詞。意思是自己的學問才能不被認識,自己沒有碰到“明主”,是懷才不遇。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多病”也是謙虛的說法,目的是在強調朋友們不肯幫忙推薦。這一聯看起來都是自責,說自己一無是處。實際上都是在怨恨别人,怨恨不為世人所用。

頸聯兩句“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感歎時光荏苒,年華虛度。頭上已經長出了白發,人逐漸進入老年。現在接近年底,眼看着一年又過去了。

“青陽”指春天,“歲除”指年終。光陰如白駒過隙,詩人一晃就到了四十歲。此時仕途無望,功不成名不就,眼看大半輩子的努力就要白費。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對于這種前功盡棄,最後以一介布衣結束此生,作者感到十分焦慮。但是人無情,時間更無情,他除了傷心憂愁,自艾自憐,沒有别的辦法。

尾聯兩句“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抒發自己的憂愁和苦悶以結束全詩。看來不能青史留名了,總是想着這些煩人的心思,翻來覆去連覺也睡不着。

從窗戶望出去,松樹搖動,月光朦胧,影子恍恍惚惚,一切都顯得是那麼虛幻沉寂。夜色如此寂靜,這給詩人更加增添了一種緊張和焦慮。

這最後一聯看是寫景,實是寫情,落腳點在一個“虛”字。夜景是虛的,樹影月光迷離,庭院空空落落。人心是虛的,決絕仕途,心神不定,煩躁不安。

孟浩然科舉落第,歸隐田園,寫下一首詩,千古流傳

總的來說,詩歌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痛苦,也暗含了對皇上埋沒人才的幽怨。此次孟浩然下定歸隐田園的決心,他寫下的這首詩,千古流傳,成為文壇上的美談。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