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作者:酉陽釋出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近年來,酉陽堅持把打造巴渝和美鄉村樣闆地作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先導工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扣“12421”工作思路,實施強村富民綜合內建改革,全面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和人居環境舒适度,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為實作鄉村全面振興探索了新路徑、積累了新經驗。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楠木灣景區。

一棟棟百年吊腳樓蛻變成為高檔民宿,一塊塊數億年疊層石“石上生花”變知名景區,一座座農家庭院錯落有緻田園變遊園……放眼酉州大地,一幅巴渝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傳統村落煥發新活力

01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沉靜古樸的酉水河鎮河灣村。

一場春雨後,晨光穿過層層雲霧,灑向沉靜古樸的酉水河鎮河灣村。伴着袅袅炊煙,汽車的喇叭聲、木船上的劃槳聲、孩子們稚嫩的歡笑聲……緩緩地将這個山水間的傳統村落喚醒。

河灣山寨是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有中國最美土家山寨的美譽,這裡遍布傳統的土家吊腳樓。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因地制宜發展文旅産業,讓古老的村落煥發新活力,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目的地。

酉陽地處渝東南武陵山區腹地,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散布着大量儲存完好的少數民族特色村落,其中包括中國傳統村落41個、重慶市傳統村落5個,占全市總量的近四分之一。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中國傳統村落蒼嶺鎮大河口村石泉苗寨。

酉陽縣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酉陽始終堅持保護為先、利用為基、傳承為本,以傳統建築保護、文旅融合發展、非遺文化傳承、人居環境整治為主攻方向,按照“搶救保護、整治提升、融合發展”原則分類分批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一大批傳統村落得以煥發生機與活力。

截至目前,河灣山寨、何家岩村、南界村、小銀村等9個核心村落片區以及22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傳統村落格局和肌理、傳統建築風貌、曆史文化要素得到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有效傳承。

和美鄉村孕育新希望

02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豐收時節的花田鄉何家岩村。

曲徑通幽的石闆路幹淨整潔;農家樂裡,遊客們歡聲笑語、大快朵頤……初夏時節,走進花田鄉何家岩村,一幅和美的鄉村田園畫卷映入眼簾。

“建設和美鄉村,我們堅持把環境整治作為重點工作。”花田鄉黨委書記鄒藝介紹,近年來,該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弘揚鄉風文明等重點工作,通過組織開展庭院整潔、環境衛生、鄰裡和睦等文明家庭建立活動,動員群衆從小事做起、從家庭做起,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一改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髒亂差曆史,何家岩村還成功建立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事實上,花田鄉的和美鄉村建設隻是酉陽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酉陽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深化垃圾、廁所、污水“三大革命”,開展7條農村黑臭水體清零行動,農村衛生廁所抽查合格率、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覆寫率分别達100%、85%。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綠意盎然的塗市鎮地靈村。

與此同時,為鞏固和美鄉村建設成效,酉陽聚焦宜居宜業,大力實施“四進三回”行動,按需優化提升50個共富鄉村村莊規劃編制;整合财政銜接資金8.57億元、實施補短闆促發展項目389個……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巴渝和美鄉村建立名單出爐,酉陽3個村榜上有名。其中,酉水河鎮河灣村獲評五星級示範村、塗市鎮地靈村獲評四星級示範村、闆溪鎮杉樹灣村獲評三星級示範村。

共富鄉村鑄就新未來

03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銅鼓鎮興隆村的田園風光。

村莊變景點、田園變遊園。連日來,在銅鼓鎮興隆村,盡管“五一”假期已過,但鄉村旅遊熱度不減,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賞田園風光、品農家美食,放松身心。

“鄉村旅遊熱度不減的背後,是共富鄉村建設帶來的山村巨變。”興隆村黨支部書記冉思超坦言。

興隆村由兩沿、新場、花灘3個自然村落組成,這裡依山傍水,村民沿河而居,田園風光自成一派。近年來,興隆村良好的資源優勢、深厚的人文曆史底蘊,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成為全縣第一批15個共富鄉村建設村之一,于去年5月正式開啟共富鄉村探索實踐。

“共富鄉村探索伊始,我們堅持群衆主體地位,科學制定了營運模式、利益聯結、管理辦法等。”冉思超表示,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地,該村農戶實作了身份大變化和收益最大化,每戶農戶至少有2項收益,部分還實作了5項收益。

銅鼓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立足資源優勢,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自己的資源自己賺”,不斷夯實産業之基、彰顯生态之美、探尋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鄉村振興成色越來越足。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

蓄滿水的丁市鎮千氹田。

“共富鄉村建設是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堅持互助互利、共同富裕,按照‘一村探索、連片示範、全域推開’思路,于去年起在全縣15個村試點共富鄉村合作社模式。”酉陽縣農業農村委主任彭汀介紹,該模式推廣以來,第一季度實作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平均17.6萬元,同比增長78%,成效明顯。今年,已擴面推廣至50個村,并儲備鄉村CEO後備人才256名,共富鄉村新路越走越寬廣。

End

記者:文/冉 川 圖/資料圖檔 ▏編輯:趙舒婷值班:任桂容 ▏總編輯:陳 傑酉陽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遊園……酉陽多措并舉,讓鄉村增“顔值”、村民提“氣質”!